三次工業革命,數百年的科學發展史上,我們人類文明誕生了數不勝數的科學家,他們憑藉著自身的天賦和才情,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而在這些科學家中,有兩位站在了人類科學的山峰之巔,他們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人們常用這樣的一句話來給他們排名,一牛二愛三麥。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位科學巨匠。很多人喜歡將它們放在一起比較,那麼他們兩人究竟誰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更大呢?在時間上來看,牛頓出生於1643年,比愛因斯坦早了200多年,這個時期的歐洲大陸還是教會統治的,科學的種子才剛剛開始萌芽。
17世紀的歐洲大陸,人類開始將目光從地球轉向了宇宙空間,這個時期的人類才剛剛認識到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的,他們無法理解這種公轉的作用機制,他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地球上的物質都被吸附在地表而不飄散到太空。
直到年輕的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我們才第一次睜開了愚昧的雙眼,看到了整個宇宙的表象。原來我們的宇宙中有一個普遍運行的規律,那就是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都有吸引力,這個吸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著名的平方反比定律,也叫做萬有引力定律。
除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還有著名的牛頓三大定律,牛頓第二定律更是當時解釋行星運動的神兵利器。
除此以外,別的科學家們還就此推導出了動量守恆定律。不僅如此,顏色理論,二項式定理,金本位制度,微積分計算也都是牛頓的貢獻。可以這麼說,牛頓就是一位全才,從現在來看,他的成就覆蓋了物理,數學,經濟等各個領域。
200多年後的1879年3月14號,愛因斯坦帶著π的光輝出生了。愛因斯坦的光芒如同牛頓一樣耀眼,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科研成就簡直是數不勝數,後人統計,光是他自己的研究,就至少能得5次諾獎,而從他的學說裡衍生出來的諾獎,更是能達到上百個。
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質能公式,量子糾纏,光量子,無邊界宇宙模型等等,都是愛因斯坦直接或者間接的科學成果。這些理論即使在現在,也依舊是最高端的科學問題。愛因斯坦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就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他的每一個理論學說都能對現在,甚是未來至少200年後的人類產生巨大影響。
其實不管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他們所提出的理論都是為了解釋這個宇宙的存在,告訴世人,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也正是因為這些理論,我們才得以走出地球,踏上太空,進入那些遙遠的天體。
那麼他們兩個,誰的貢獻對人類更大呢?其實這個問題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這些虛名對他們而言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的成就和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
牛頓終結了一個時代,也開創了一個時代,因為他,我們人類開始用數學來解釋世界。而愛因斯坦則是推動了整個時代的進步,因為他,我們才能認識這個宇宙的奧秘。
我們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究竟生活在怎樣一個物質宇宙中?牛頓和愛因斯坦給我們帶來了答案和更多的疑問,他們的的貢獻都很大,但是如果將他們進行比較那是毫無意義的,只希望我們人類文明能夠誕生更多像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只希望我們人類能夠快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