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最大「產品經理」周鴻禕:聽員工「吐槽」也是一種用戶調研
2020-12-24 16:54 360 周鴻禕
近日,360慶祝成立十五周年的內部視頻公開。「被老闆催生娃」「直呼老闆姓名」「奇葩入職培訓」等員工吐槽話題,讓人看到了360少有人知的一面。
在這次內部演講活動中,「麥霸」老周(周鴻禕)沒有站上演講臺,而是坐在觀眾席,連看了幾場員工演講。臺上的這些員工,有入職時間跟360幾乎同齡的老員工,也有剛來360不到兩年的新人,有被老周耳提面命過的產品經理,也有被從To C業務線「抓到」To B業務線的白帽黑客。這是360員工前所未有的一次「吐槽」,直面老周,說出心裡話。
老周說,會把每位360員工的吐槽、意見,都當用戶調研來看。「如果把公司看成是一個產品,那我就是這個公司的產品經理,員工就是我的用戶,而做產品最重要的是有同理心,需要知道用戶怎麼想、怎麼吐槽的,我才能知道怎麼去改進。」
「剛入職就被拉進山裡打真人CS」
這場15周年演講活動在360網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錄製。老周酷愛射擊,這裡原本是他的射箭館,後來他毅然「貢獻」出來,改造成了360網絡安全應急響應中心。
射箭館與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場景,卻一樣都能讓老周戰鬥力滿格。「360安全大腦在這裡『坐鎮』,每時每刻都能看到網絡攻擊的全局,感知整體網絡態勢,哪個地方有可能被入侵,從哪裡防範,一有風吹草動,也能當機立斷派遣我們的安全運維人員進行遠程救援與運維。」老周稱。
這種戰鬥感,也「傳染」給了360員工。上臺演講的PC瀏覽器的產品經理張經緯,深有同感。他是360第97號員工。記得剛入職時,衝勁特足,他的目標,是希望找到一個像巴頓將軍那樣可以帶著他衝鋒陷陣的老闆。入職沒多久,他像所有360新入職員工都經歷過的那樣,被拉到了深山裡訓練,「往死了練,扛著圓木滿山跑,鑽鐵絲網,下面是爛泥漿,我們在裡面爬」,他調侃道,「身心承受著雙重煎熬」。
這塊訓練營掛牌「360特種兵訓練基地」,佔地500畝,完全模擬CS中的場景,有巷戰,有野戰,360的各部門都會在這裡進行團隊拓展訓練。
打真人CS時,當年新入職的張經緯見到了拿著打BB彈的槍掃射的老周。「360果然沒讓我失望」,那一刻,他認定了眼前這位頗具魄力的「巴頓將軍」,轉眼就跟隨「攻城拔寨」了14年。
這段分享,觸動了同為軍事愛好者的周鴻禕。巴頓將軍的字典裡,只有前進和勝利,「人活著就應該有戰鬥的精神」,周鴻禕把經營公司、做產品,拿下客戶,奪取市場份額,都視為一場場戰鬥。
「360的對手,從來不是友商,而是在做黑產的壞人,沒有鬥爭精神,你不可能做好網絡安全」。如今,360走過了15個年頭,五十歲的老周,仍有很多夢想尚未實現,他說,會繼續保持一顆好奇心,不斷去戰鬥。他希望自己仍能像創業公司那樣去思考,打造一個全世界最大的網絡安全大數據分析平臺,並能在隊伍中發掘一些未來的將軍,未來的巴頓。
「做兒童手錶產品項目被催生娃」
產品經理是老周常掛在嘴邊的一個Title,而在這次員工演講中,一位「同行」忍不住吐槽老周。
來自智慧生活集團的「產品經理」孫浩,今年是他在360的第6年。他的工作,本質上是用一系列的智能硬體產品守護家庭安全。他入職後做了4年的兒童手錶,但一直沒要孩子。
「老周有一次調侃我說,自己都不是產品的典型用戶,怎麼能做好產品。於是,在老闆、父母的雙重壓力下,我今年有了孩子。」孫浩「吐槽」說。看著如今6個月大的兒子,孫浩有了個新想法。他準備找出三年來的產品,挨個給兒子使用,「看看我兒子這個回歸測試集,能測出多少個bug。」
孫浩坦言,很多人吐槽,在360做產品不容易,因為老周是360最大的產品經理,產品不光要經過用戶的挑戰,也要經過一個非常嚴格挑剔的老闆的挑戰。
做360智能音箱前,孫浩被老周帶到了聽音室。發燒友級別的老周,令孫浩自嘲「受到降維打擊」。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更換運放、調音、反覆測試。最終在200塊的價位上,他跟團隊做到了令老周滿意的音質。
「硬體比軟體更要講用戶體驗」,解決用戶的高頻需求,做一個有價值感的好產品,給用戶創造價值,是周鴻禕灌輸給公司產品經理們的價值觀。一天,周鴻禕發現,很多技術人員和產品經理悶頭閉門造車,於是他便強制要求他們到現場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從客戶思維看技術。
他還常會鼓勵團隊,要學會互相吐槽,要學會聽得不同意見,產品沒做好可以重頭再來,技術錯了可以修正,「把用戶的每一次謾罵,都視為一種修行和提升。
聽完「同行」的吐槽,老周對未來新員工入職培訓有了新想法:不會再滔滔不絕講上兩個小時,而是拿著真實產品去做吐槽會,並發動大家互相吐槽。
「入職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擁抱變化」
去年9月,360宣布加碼To B、To G業務。今年8月,360政企安全正式更名,服務目標也從「企業市場」變為了「政+企市場」。
「這是360年近年來最明顯的一個變化」,來自360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研究院的張建新觀察到,很多人來了網際網路公司,都會「吐槽」公司變化快,甭管是人換得快,還是業務調整得快,「但實際上想一想,這恰恰是我們這種網際網路公司最大的優勢。」
擁抱變化,就是張建新入職360後學會的第一件事。拿著手機衛士團隊offer入職僅一周,被拆分出去,後來埋頭苦幹了一年的產品,眼看功能體驗提升了,但整個團隊被通知又要「擁抱變化」。
此後不斷處在崗位、項目調整中的張建新,漸漸明白:每一次的調整,都如同打仗,「敵軍換地了,我們當然要追著打,去到另一個山頭。」
張建新所說的「敵軍換陣地」,已經成為網絡安全行業的共識。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加速到來,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打通,網絡攻擊能夠造成大面積、全局性的破壞後果。原來的小毛賊、小黑產不再是主要威脅,高級持續威脅、網絡犯罪組織、網絡恐怖主義將是最大的安全威脅。
轉型做To B,張建新欣慰地發現,公司在To C安全領域的多年積累依然好使。但與To C業務指標明確、方向清晰不同,攻克To B這個「新課題」,像鑽進了黑箱,「什麼都看不見,只能不停地調整戰術摸索。」
「面向政企客戶,確實需要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但走這條路,我很有信心」,做政企業務之初,周鴻禕就有個目標,要求團隊不走尋常路。這條路跟其他行業公司不同,360沒去賣很多普通產品,而是著力於為各個城市打造一套網絡安全大腦,即幫助大企業或者城市,打造安全基礎設施,建立安全運營能力,最終使安全變成可以自我賦能的一種公共服務能力。
這種賦能,可以讓未來的每個城市,能提供很多實網攻防的服務,比如漏洞修補,網絡情報分析等。目前,360形成了一套以網絡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體系。目前,這套安全能力體系已經在重慶、天津、青島、鶴壁、蘇州等地及一些央企落地,經過了實踐驗證。
節目最後,周鴻禕語重心長地說:「一個公司存在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給客戶、用戶解決問題,大到給社會解決問題,小到給一群人解決問題。360過去的15年已經翻篇了,未來,我們要往前看,站在現在看未來,或者站在未來看現在,我們應該想一想在未來我們怎麼樣繼續傾聽用戶和客戶的聲音,從他們的維度來發現新的需求。」
[本文作者黑馬哥,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