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作為一個鍵攝、器材黨和小法師,因為考慮給自己添加一臺攝影備機,以及給母上旅遊時用的考慮,入手了索尼RX100M6也就是黑卡6。不管是老法師還是小法師,只要在這個圈子裡,就肯定聽過索尼黑卡系列的大名。經過半年的使用對這臺機器使用已經較為熟練,也到了可以談談使用感受的時候。因為黑卡6上市多時網上的評測已經很多,所以我不打算過多談紙面參數,而是主要從使用體驗出發談感受,希望可以給各位一些參考。
1.最初的購買理由
作為器材黨和小法師,我平時在工作和業餘使用的基本都是各品牌單反和微單。每次出門旅行時,一般都會帶齊廣角、中焦和長焦三個焦段的大小三元鏡頭。在旅行和掃街拍攝中,我逐漸感到將相機從攝影包中取出與放回,以及頻繁更換鏡頭很不方便,有時候更是容易錯過短暫的拍攝機會。攜帶兩個機身掛不同鏡頭減少更換頻率?那和平時工作的狀態不就沒區別了。
在入手索尼A6400+18135組合後,我曾經對那種體積下所能達到的拍攝性能非常驚喜和滿意,但我逐漸發現A6400加上一隻大變焦頭的體積還是有些大,我便把目光投向專業DC方向。
在當今,小體積1英寸DC的選擇範圍並不大,理光GR不能變焦首先排除,佳能博秀系列G5X MARK2經過試用後,對焦性能讓我勸退。而索尼黑卡RX100系列目前已經7代同堂,太老的機器就不考慮,M7當時剛上市價格還較高,M5A只有2470鏡頭感覺不太夠用,因為我平時使用率最高的還是24105、18135這種大變焦頭,那麼RX100M6便成為了我的最終選擇。
2.外觀與設計
在外觀方面,7代同堂的RX100系列並沒有太大差別。黑卡6體積小巧,長和寬均遠小於當今的手機,鏡頭收回下的厚度僅相當於3到4部手機,可以輕鬆放進外套或長褲口袋內。
機身整體為鎂合金結構,表面啞光黑烤漆手感強過A6400,及其適合我這樣的器材撫摸黨把玩。機身正面右下角的蔡司小藍標,以及鏡頭上方的變焦松那標識和T*鍍膜小紅標,無不透露出一股奢侈品的高貴氣息。
屏幕採用了2段翻轉設計,可以輕鬆進行自拍,和高低角度拍攝。
索尼祖傳的小容量BX1電池,以及SD卡均需要從機身底部打開蓋板取出,旁邊就是標準腳架螺口。
3.操控與交互
在操控方面,黑卡6受限於體積,肯定不能和單反微單相比,機身上僅有背面一個波輪,不過鏡頭上的控制環可以映射變焦、光圈、快門、對焦等多種功能。機身背面波輪上還有4向按鈕作為功能快捷鍵,左右鍵、FN鍵、中間確認鍵和右下角的C鍵可以自定義功能。確認鍵默認為AFC下眼部追焦,左右和C鍵我分別映射了iso、曝光補償和對焦模式功能。
作為高端電視、專用監視器領域的巨頭,索尼相機屏幕渣是一件讓人費解的事情。與A6400相比,黑卡6的屏幕要更渣一些,和A7M3的不相上下,我作為C/S雙修黨,對這一點的感受更加強烈。這塊屏幕的對比度、色彩以及動態範圍都很差,如果你只看屏幕畫面,會經常懷疑自己拍的片子已經過曝,因為這塊屏幕完全看不清亮部細節。
好在黑卡6內置有彈出式EVF,這縮小了它和專業微單的差距,236萬像素的OLED取景器提供了優秀的畫質體驗,取景模式下120Hz刷新率與極低的延遲更是和A7RM3一個體驗水平。當然EVF的最大缺點是比屏幕要費電。
在這麼小體積的DC內塞入彈出式EVF是個考驗設計能力的工作,在關機狀態下通過側面卡扣彈出EVF後會自動聯動開機,可以一氣呵成完成抓拍。另外一點優於黑卡5A和佳能博秀的是,黑卡6的EVF目鏡在彈出過程中會自動伸縮,不需要手動拉出,關閉EVF時也不用手動按回,直接按下EVF頂部即可。
4.對焦、變焦與連拍
索尼在相機領域最具優勢的是CMOS設計能力,黑卡6也完美地體現了這一點,315相位和25對比度對焦點基本覆蓋畫面絕大部分,0.03秒對焦也不是官方的噱頭,黑卡6在AFC模式下的追焦能力遠在5D4、RP以及A7M2之上,比A7RM3更為可靠,和A6400、A7M3屬於一個水平,甚至可以接近A9,所以黑卡6也有著口袋裡的小A9外號。在大雪中用200端抓拍快速飛行的海鷗也毫無壓力,基本能做到張張合焦準確。另外黑卡6也有最近流行的眼部對焦功能。不過和其它索尼相機不同的是,AFC模式下需要按住轉盤中間的確認鍵才能啟動眼部追焦,而不是像其它後來發布的索尼相機是半按快門。
因為採用了電動變焦,且鏡頭從24到200的變焦行程較長,所以如果需要用長焦端抓拍的話,最好在手裡預先調整好鏡頭焦距。黑卡6可以通過快門前面的扳手,或是鏡頭尾部控制環來進行變焦,如果使用控制環的話,馬達會根據轉動控制環的速度調節變焦速度。在變焦與對焦中,基本聽不到鏡頭有明先聲音,這對拍攝視頻很重要。
在連拍方面,得益於一英寸小尺寸CMOS更高的讀出速度,每秒24張的連拍速度甚至可以接近A9的體驗。當然高速連拍也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後期時選片比較累,需要在大量近似照片中選出最好的。第二就是寫卡問題,黑卡6只支持UHS-1存儲卡標準,在連拍後便是漫長的寫卡時間。好在機內緩存足夠大,不太容易遇到爆緩存,按不下快門的情況。
5、拍照畫質
對於一款固定鏡頭的相機,評價其畫質應該分成CMOS畫質和鏡頭畫質兩方面。在官網可以看到,索尼給黑卡6和黑卡7搭載的這枚大變焦蔡司鏡頭下了大本:2枚ED鏡片、4枚AA高級非球面鏡面和4枚普通非球面鏡片,加上蔡司T*鍍膜,全焦段內光圈全開都比較銳利,廣角端邊緣有輕微色散,但很容易在後其中去除。
在大部分角度直面強光源時,不會有明顯炫光,更不會起霧。
因為是一英寸CMOS,所以無法和同期的APSC或全畫幅比高感,我個人感覺iso1600以下畫質完全可用,iso3200以下後期降噪以下勉強可用,極端情況下,用黑卡6拍星空也能實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黑卡6直出JPG的塗抹比較嚴重,就算是在最低的iso125、白天室外充足光照下,放大看暗部也能感覺明顯塗抹。好在我習慣拍攝RAW用LR後期輸出JPG的流程,對我沒有影響。
6、視頻拍攝
因為我暫時沒有過多使用黑卡6的視頻功能,所以這一部分無法做過多體驗分享。不過從技術參數上看,黑卡6具有全CMOS超採樣4K、slog2和slog3、HLG等功能,和我經常用來拍攝視頻的A6400一致。
7、總結與建議
從初代開始,索尼RX100黑卡系列就具有老法師口袋備機以及旅遊高畫質卡片機的兩種受眾傾向,近幾年隨著vlog的流行,黑卡系列因為良好的視頻性能以及小體積容易上穩定器,成為了眾多普通vlog用戶的選擇。在我看來作為備機,黑卡6上200mm的鏡頭顯然比黑卡5A大半檔的光圈更有用。如果主要用途是拍照,在價格差距1000多的情況下並沒有必要選擇黑卡7,因為鏡頭並無變化,CMOS畫質和對焦性能也沒有明顯提升。
當然如果視頻需求更多,還是建議加錢上黑卡7,麥克風接口、視頻中眼部對焦和更好的防抖都是很有用的提升。
8、更多拍攝樣張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