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建設100家智能製造工廠帶動新增10000臺機器人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機器人產業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上海是我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集聚地之一,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正成為「上海製造」新的名片。

12月19日,首屆上海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能應用大賽選拔賽決賽正式開幕。

據悉,本次大賽於5月份正式啟動,共有72名來自全市各個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與相關企業的選手報名參賽,其中教師(職工)42名、學生30名,平均年齡27歲。

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智能製造、鞏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2019年上海工業機器人產量接近5萬臺,佔全國規模近1/3,佔全球規模的1/9左右。

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均設立了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時達、新松、科大智能等紛紛擴大投資布局。

在服務機器人方面,一大批細分領域的瞪羚企業快速成長,崛起為新一代的產業生力軍與技術策源地,如小i、達闥、高仙等。目前上海機器人產業初步形成了「3+X」的空間布局。

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 2020年對於機器人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受汽車行業下滑、新冠疫情衝擊等影響,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出現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企業面臨著如何化「危」為「機」的考驗;另一方面,服務機器人異軍突起,在醫療、商業、教育以及民生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關於上海機器人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韓大東認為,一是要加速擴大機器人在各行各業推廣應用,打造工業機器人應用示範標杆項目,在全市範圍開展「10030」專項工程,藉助機器人賦能,推動建設100家智能製造工廠,帶動新增10000臺機器人。

二是要大力推進機器人產業鏈的固鏈補鏈強鏈工作,抓住疫情內循環下產業鏈重構的機遇,加大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力度,增強薄弱環節的國產替代能力。

三是要加快完善長三角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上海舉辦這場大賽是希望通過開展高質量的競賽,營造技能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相關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辦學水平,以賽代訓,培育和匯聚一批支撐工業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技術人才隊伍,為上海完成『三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建設『五個中心』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韓大東說。

據悉,賽事分為初賽與決賽兩個階段。初賽主要考察選手工業機器人編程調試、電氣維護、機械安裝與維護的水平。初賽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工業機器人基本編程與維護》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決賽採用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競賽的方式重點考察參賽選手設計、安裝、調試和操控工業機器人完成指定任務的理論和技術水平。

目前,經過激烈的初賽角逐,共有50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此次決賽。最終獲獎選手將優先推薦參評上海市技術能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同時名列前茅的選手還將推薦參加明年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工業機器人技能應用大賽。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20家!上海首批智能工廠在嘉定授牌!
    從製造到智造,路有多遠?作為推動智能製造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智能工廠」是智能製造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12月22日,在嘉定舉辦的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上,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上海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徐洪海為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擴大智能工廠影響力
    其中,新時達年產萬臺機器人智能工廠當天啟動投產運行,該項目總投資6.9億元,將建成國內一流的機器人研發中心,具有年產能六軸工業機器人萬臺(套)以及機器人柔性工作站500套生產能力,年產值預計15億元。根據《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要求,上海三年內要完成100家智能工廠建設,其中汽車行業20家,電子信息行業20家,高端裝備行業20家,生物醫藥行業10家,航空航天行業10家,綠色化工及新材料行業10家,快銷品、節能環保等行業10家。
  • 上海市首批20家智能工廠出爐,嘉定3家企業榜上有名
    根據《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目標要求,全市三年內將完成100家智能工廠建設,其中汽車行業20家,電子信息行業20家,高端裝備行業20家,生物醫藥行業10家,航空航天行業10家,綠色化工及新材料行業
  • ABB為何選擇將全球最大機器人「未來工廠」開在浦東?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地工廠有超過27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運行,而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78.3萬臺、位居第一。2019年全球新增工業機器人37.3萬臺,中國新增數量就高達14萬臺,佔全球新增數量的37%,成為全球新增最多的國家。
  •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工業機器人技能大賽開鑼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上海是我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集聚地之一,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正成為「上海製造」新的名片。與此同時,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對相關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滬首批20家智能工廠獲牌
    圖說:20家智能工廠獲牌 主辦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在今天舉行的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上,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獲得授牌。《上海市建設100+智能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目標要求,三年內完成100家智能工廠建設,其中汽車行業20家,電子信息行業20家,高端裝備行業20家,生物醫藥行業10家,航空航天行業10家,綠色化工及新材料行業10家,快銷品、節能環保等行業10家。今年內評選認定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
  • 上海將建百家標杆性無人工廠 降本增效超20%
    其中,《上海市建設100+標杆性無人工廠2020-2022年專項行動方案》則主要圍繞智能製造相關產業,如無人工廠建設、系統集成商培育、新型基礎設施和新技術賦能、金融和人才支撐、保障體系。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在大會上表示,到2022年,上海將建設100家標杆性無人工廠、打造10家示範性智能工廠、培育10家世界一流智能製造系統集成商、搭建10家垂直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新增1萬臺機器。據了解,「10030」工程預計將直接拉動新增投資300億,生產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上海市經信委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22日電(鄭瑩瑩)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方面發布的消息,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22日授牌,智能工廠將發揮行業智能製造轉型帶動效應,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三年內將建成100家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楊潔)智能製造引領高質量發展,12月2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在嘉定區召開。大會展示了8家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階段性建設成果,並舉行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
  • 滬上首批20家智能工廠今天授牌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12月22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在嘉定區召開,大會以「智能製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會上舉行了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廠授牌儀式。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上海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徐洪海為首批智能工廠授牌。
  • 人民網:長沙工程機械勇闖智能製造「無人區」
    延鋒汽車飾件系統(長沙)公司通過新增智能物流設備,機器人集成自動化的投入使用以及AGV自動導引物流系統的建立,不僅提高工廠周轉率,降低成品庫存,單位製造成本降低23%,產品一次通過率達到98%以上,而且工序間實現了無人化搬運。行業有壁壘,思路可相通。
  • 掃地機器人、智能魚缸,你的智能家電來自「寧鄉製造」
    據了解,中國電子旗下中電工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總投資10億元,將在寧鄉建設年產50萬臺AI視覺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項目將打造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智能製造數位化示範工廠,主要生產無人售貨機、AI視覺智能冰箱等無接觸消費智能終端和智能醫藥倉、智能生鮮倉、智能辦公倉等產品。
  • 真智能工廠!護童綠色健康桌椅智能工廠獲得官方認定
    ,自動噴膠機器人已替代人力擔負起泡麵噴膠工作;擁有6000個貨位的自動化立體倉庫,能夠100%實現先進先出、100%操作精度數位化管理,讓交貨效率高出普通工廠數倍……在智能製造的浪潮中,集智能化、自動化、模塊化、數位化、精益柔性製造於一體的智能工廠給製造型企業帶來全新的可能。
  • 愛仕達旗下錢江機器人炊具智能工廠或2019年投產運營
    愛仕達(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獨家診股)11月7日,愛仕達(002403)控股子公司浙江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錢江機器人)在上海發布了10KG噴塗機器人、800KG重載機器人等產品,並展示了採用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打造的「錢江機器人——愛仕達智能工廠IH電飯煲總裝示範線」
  • 桐鄉: 「機器人+」助力智能製造
    桐鄉: 「機器人+」助力智能製造 2018年01月30日 08:32:40來源:杭州日報駐嘉興記者 陸燁   在浙江曼德麗塗料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工人只需在數控系統上進行操作,各類現代化設備就能自動進行投料、打漿、包裝、堆碼和倉儲等工序。
  • 深蘭機器人智能製造工廠開工 主產AI智能掃路機
    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29日電(王龍博 向雲瓊)12月27日,重慶經開區引入一機器人智能製造工廠,深蘭機器人智能製造工廠(以下簡稱「工廠」)正式開工。    工廠位於重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智谷(重慶)新能源產業園,佔地面積約1萬平米,總建築面積約17000平方米;於2019年3月開始籌建,目前已完成竣工驗收,正在按計劃開展設備驗證及試生產,預計2020年左右可具備商業化生產能力。    據悉,工廠主要製造和銷售AI智能掃路機、深蘭手脈識別設備、安防巡警機器人、室內清潔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
  • 新時達又一萬臺工業機器人工廠投產!今年擴增產能已超2萬臺
    該項目佔地面積6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由兩個生產車間和一棟綜合研發樓組成,用於開展工業機器人研發、創新、中試、生產製造及機器人集成應用。建成投用後,天津新松將成為以工業機器人基礎研發、性能測試、批量生產及行業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全產業價值鏈供應商,並通過工業機器人智能開發平臺、新松智能製造執行系統平臺和新松智慧遠程運維平臺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造價值,打造以天津機器人產業鏈為基礎、以先進機器人技術為核心,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基地。
  • 值得期待,多家鋰電企業上報智能製造項目!
    本次上報的新型高能鋰離子電池智能製造項目,是富朗特首條智能化生產線,包括 ABB機器人、立體倉儲、立體化成系統、自動衝載系統等前沿鋰電製造技術。此次上報的新一代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智能工廠建設項目投產後每年可新增產值超過40億元,帶動區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發展。微宏動力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著眼於解決當前電動汽車發展所面臨的的主要瓶頸,為實現電動汽車的規模化應用提供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 打響「智能製造」金名片!2020浙江省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在杭州...
    本報了解到,活動現場發布了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及培育企業名單,省級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名單,以及「未來工廠」建設導則,並成立了浙江省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高興夫,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張振豐出席發布會並致辭。浙江省經信廳廳長徐旭宣讀首批「未來工廠」及培育企業名單。
  • 各省工業機器人產量排名 上海:中國工業機器人一哥
    今年12月2日,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奠基,建成後總建築面積約為269976平方米,是現有一期、二期面積之和的4倍之多,總投資額高達15.8億元。 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中,上海新時達是其中的佼佼者,2013年開始建立生產基地,主攻工業機器人、配件以及自動化設備系統;2020年初,歷時2年4個月的新工廠竣工,年產能將達到1萬臺機器人和3500套機器人柔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