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人才面對面丨王永錕:「90後」CEO自研物流機器人,獲億元融資

2020-12-17 SZNEWS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瑩 邵媛媛 通訊員 劉茜瑜 梁琪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回望深圳40年,是經濟跨越式發展的40年,也是人才樂土的40年。為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激勵廣大專家人才進一步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寶安人才攜手深圳新聞網共同開設「灣區人才面對面」專欄,聚焦寶安區優秀人才代表,生動展現寶安人才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精彩故事,和瀚海揚帆、奮勇搏擊的實幹擔當、良好風貌,描畫寶安區人才工作,展示愛才、敬才、惜才的「寶安吸引力」。

人才名片

王永錕,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寶安區高層次人才,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國內首批工業級SLAM技術研發者,擁有16項發明專利,先後入選「2019胡潤Under30s創業領袖」與「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等榜單,其創辦的企業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接連榮獲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德國紅點設計獎」等榮譽獎項。

王永錕,「90後」,一個初出茅廬,但卻身經百戰的創業者。五年前,他還是一個青澀中帶著一股蠻勁,敢想、敢拼的大學生。五年後,他已經是一家產值達到過億元公司的「掌舵人」,並在前不久獲得億元融資。

然回顧五年的創業歷程,用一句詩詞來概括,就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和王永錕的第一次見面,是在斯坦德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坦德機器人」)內。彼時辦公室內熱火朝天,他正有條不紊地和同伴洽談工作。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年輕的「90後」男生,竟是這家企業的CEO,並榮登胡潤榜、福布斯榜。而此時,他不過29歲。

斯坦德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標準(Standard)機器人。該公司是一家智能柔性工業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3C、光伏等行業工廠環境中的物料運輸領域,可與控制器集成以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而這一切還要從6年前說起,彼時的王永錕正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自動化專業攻讀碩士。為了參加國內各類電子科技大賽,他和志同道合的同學臨時組建了一個團隊,聚在一起「搗鼓」機器人。該團隊也正是今日「斯坦德機器人」的雛形。

直至2015年,國家推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發布《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剛畢業的王永錕雖對未來還有著些許迷茫,但他篤定眼下正是創業的好時機。

於是他當機立斷拒絕英特爾、大疆等多家名企拋出的橄欖枝以及國外名校的offer,不顧家人反對,帶領五位小夥伴,在銀行貸款了一筆創業啟動資金,於哈爾濱正式註冊了公司。

▲斯坦德機器人亮相CeMAT ASIA亞洲國際物流展

創業維艱,尤其是在創業初期,邁出創業第一步或許依靠激情,但之後卻要面臨著資金、客戶等現實難題。

為了節約生活成本,整個團隊就租了一間簡陋的出租屋,見縫插針地擺上幾張高低床,10個人擠在一個房間,每人領著每月2000元的工資過日子。

除了資金短缺,供應周期長、運營成本高等尖銳問題也在發展中逐漸顯露出來。

公司的早期客戶大都聚集在珠三角,機械加工和電子元器件的供應商也都在深圳。遠在哈爾濱的王永錕做一件產品,需從深圳供應商處獲取原材料,產品製成後又要從哈爾濱發往珠三角。一旦遇到產品加工問題,還需返工,這一來一回就要消耗近一個月的時間。

「創業核心就是速度」,王永錕和團隊堅決果斷決定要將公司搬遷至深圳。又因機緣巧合,在一家位於寶安的供應商速加網的邀請和推薦下,王永錕一行在2016年春節大年初四乘坐飛機來到寶安考察,第二天就將公司落戶到了寶安。

搬到深圳寶安後,王永錕真切感受到深圳完善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產業聚集效應,以及寶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龐大的工業規模。令斯坦德機器人在這得天獨厚的環境中上演著「深圳速度」的傳奇,一件產品的供應周期從一個月壓縮至了三天。

「不僅生產速度快了,產品的質量也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也降低了許多,而且供應商的選擇多了,機械加工和電子元器件的供應鏈非常齊全,這就是深圳的優勢,給創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然而,資金短缺依然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讓這家剛成立沒多久的企業在寒冽的冷風中經受著「寒潮」。

但不久後舉行的「寶創賽」為斯坦德機器人吹來一股暖風。在大學時就有著豐富參賽經驗的王永錕帶領團隊憑藉著出色的「Standard Robots」項目,一舉摘得「最受園區歡迎獎」、行業賽二等獎、決賽三等獎三大獎項。

斯坦德機器人也因此拿到了一筆總計110萬元的比賽獎金,並受到了國內眾多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導,讓斯坦德機器人走進大眾眼中,王永錕說,「我們剛從學校出來什麼都不懂,不懂得如何宣傳,不懂得如何接觸融資,不懂得如何接觸客戶,但是寶安為我們創造了很多很好的條件。」

隨後,王永錕保持勇往直前的態勢,乘勢而上,帶領斯坦德機器人參加了「寶博會」,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室內移動無人駕駛平臺和機器人調度系統。現場,靈活敏捷穿梭在展廳的移動底盤,吸引了不少觀眾頻頻駐足詢問,與斯坦德機器人達成合作意向,其中就有華為、中興、富士康、歌爾聲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斯坦德機器人在寶安收穫的第一批客戶。

▲「寶博會」上,靈活敏捷穿梭在展廳的移動底盤

對於「草根創業者」來說最焦慮的資金問題也得到迎刃而解。根據相應政策,企業通過寶安相關職能部門「保姆式」的創業服務先後享受創業帶動就業補貼50萬元,獲得科技計劃項目補貼45萬元,研發補貼120萬元。而王永錕本人也通過深圳市後備級高層次人才認定,享受到了市區高層次人才補貼。

就這樣,王永錕一顆顆載有創新創業夢想的種子,承載著各項創業扶持、人才政策的雨露和陽光,走出困境、茁壯成長。

在他看來,寶安是人才的棲息之地、科技的蝶變之地、創新活力的豐沃之地,其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及產業、技術、人才等創新創業集聚優勢,絕非其他城市和區域可比。

因此,無論是資金鍊斷裂退租辦公室,還是擴展發展需要更換新辦公室,王永錕也從未離開過寶安,他堅信這裡就是夢想起航的地方。

有了資金的注入和客戶的青睞,斯坦德機器人宛如插上騰飛的翅膀,成功籤下一筆筆訂單,企業得到快速擴張和發展,從最初的5人團隊發展為近百人的團隊,企業業績翻了好幾番。

好景不長,2018年,美國對中興發起調查,對中興進行元器件及技術斷供,使其遭受重擊。加之美國又對華為進行制裁,令其手機晶片供應鏈陷入困境。作為華為、中興供應商的斯坦德機器人也隨之受到重挫,資金鍊斷裂,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

是清盤離場還是砥礪前行?擺在王永錕的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邊是出國讀博士的抉擇,一邊是他傾注心血打造的企業。

面對企業的生死抉擇,王永錕決定放手一搏,將原本近百人的團隊裁員到30人,並將薪酬直接砍半,退租了辦公室,整個團隊搬到又悶又熱的工廠,伴隨工廠的轟隆機械聲辦公。艱難的時候,有兩三個月開不出工資。

▲王永錕調試設備

然資金鍊像緊箍咒,緊緊束縛著斯坦德機器人的發展腳步。王永錕四處奔波尋求新一輪融資「自救」,每天不是正在融資,就是在融資的路上,忙得是焦頭爛額。但大多數融資不是被拒,就是無下文了,有時連投資人的面都見不上。

好在,經歷了大半年的無疾而終,斯坦德機器人憑藉先進的工業移動機器人核心技術及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並順利完成千萬元人民幣的逆勢融資。

「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堅持的力量。」談起讓企業「起死回生」的「秘訣」,王永錕表示其核心就是堅持,「我們堅信我們做的東西是有價值的,只是在短期內遇到一些問題,既然做的是有價值的事情,就應該堅持下去。」

而此次危機只是斯坦德機器人崎嶇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回顧其五年發展歷程,公司經歷倒閉過三次,倒閉時間長達一年。歸根結底,在這一場「創業長跑」中,讓一個初創企業存活下來的,正是那一份難能可貴的堅持。

經歷了中興、華為事件後,王永錕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無論在什麼行業領域,即使是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沒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就容易受制於人,面臨著釜底抽薪的滅頂之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永錕帶領團隊按下科技創新「加速鍵」,將斯坦德機器人打造成自主創新品牌,不斷打磨創新的尖端「利刃」,陸續推出了Oasis300C、AMR600、Gulf自動搬運叉車等廣泛應用於工業柔性物流搬運的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設備,並將自主研發的雷射SLAM導航移動機器人及工業柔性物流解決方案普及到了半導體、新能源等高新技術行業,推廣到日本、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斯坦德機器人產品展示

目前,斯坦德機器人是行業內唯一一家自研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公司。從底層的控制器的硬體到中層的作業系統、算法,再到上層的調度系統、工業軟體全部實現自主研發。「我們從成立之初就決定要自研機器人作業系統,不藉助外部的力量全部實現自主研發。」王永錕說。

同時,斯坦德機器人招納四海之才,引聚八方之智,為技術研發注入不竭動力。公司員工八成以上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院校,七成以上為碩士學歷,六成有華為、大眾等名企工作經歷。公司既有埋頭鑽研技術的技能人才,也有在行業沉澱十幾年的資深銷售,技術和行業的完美契合,為斯坦德機器人架起了一條創新發展的「高速路」。

如今的斯坦德機器人在王永錕帶領下,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累計申請專利181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國際PCT專利7項,是國內申請發明專利最多的雷射AGV (AMR)企業之一,並於今年7月獲得光速中國、源碼資本領投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斯坦德機器人產品展示

王永錕總是時刻提醒自己和團隊,證書獎盃不過是創業路上的一個紀念。它們存在的意義是激勵團隊更有信心攀上更高峻的山峰。越往高處行進,越能看到天空的浩瀚無垠。

面對眼下取得的成就,王永錕認為自己遠遠談不上成功,如果非說成功,那麼唯一的成功就是讓初創企業存活了5年。未來他希望將斯坦德機器人打造成為一家在國際上受尊重的機器人的品牌,在寶安「智創高地」的創新之潮中,為「中國智造」走出國門貢獻力量和智慧。

一直以來,寶安把好產業、好企業、好企業家當作「心肝寶貝」,用心服務、貼心關懷,讓寶安成為企業成長的沃土。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寶安人才政策、創業扶持政策就如同「陽光雨露」,是「創業種子」「創新幼苗」茁壯成長的豐厚養分。有了這樣精心的呵護和關懷,企業終將枝繁葉茂、蓊鬱蔥蘢。

相關焦點

  • 螞蟻金服持續布局物流,「中交興路」獲7億元融資
    12 月 4 日,綜合物流服務商「中交興路」宣布完成 7 億元 A 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北京車聯網產業發展基金跟投。慧財稅獲 2000 萬元 Pre-A 輪融資 慧財稅是一家智能財稅服務提供商,致力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財稅服務,旗下擁有智能開票、智能驗票、智能報銷、智能憑證、智能報稅、智能審計、智能託管等產品,並提出「財稅機器人」概念。近日,慧財稅獲 2000 萬元 Pre-A 輪融資,資方尚未披露。 3.
  • 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完成C+輪融資,凱傲集團進場
    此次融資前,已獲得包括天使輪在內的4輪融資。本次C+輪融資完成後,其融資輪次共達5輪。其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17-2019年營業收入累計增長近10倍,2020年全年訂單量預計為去年全年的300%以上。此前曾有消息稱,快倉將於明年啟動科創板上市計劃,這也意味著它有望衝刺物流AMR第一股。
  • ...獲8.3億美元B輪融資;電影主題酒店獲1.75億元B輪融資丨IT桔子周報
    哪些公司獲投 1 億元以上?以下投融資併購事件值得關注:京東健康完成 8.3 億美元 B 輪融資。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 B 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額超過 8.3 億美元。
  • 京東健康獲8.3億美元B輪融資;電影主題酒店獲1.75億元B輪融資丨IT...
    哪些公司獲投 1 億元以上?以下投融資併購事件值得關注:京東健康完成 8.3 億美元 B 輪融資。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 B 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額超過 8.3 億美元。
  • 「未來機器人」獲億元B1輪融資,加速無人駕駛工業車輛剛需場景突破
    本輪融資,所融資金將用於工業無人車輛視覺控制、感知技術的持續研發、剛需場景突破及規模化複製。編輯|佳敏近日36氪獲悉,「未來機器人」已完成1億元人民幣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聯想創投領投、飛圖創投跟投,老股東鐘鼎資本持續跟投。所融資金將用於工業無人車輛視覺控制、感知技術的持續研發、剛需場景突破及規模化複製。
  • ...美元E輪融資;美團獨家投資,室內配送機器人獲B輪融資丨IT桔子周報
    哪些公司獲投 1 億元以上?以下投融資併購事件值得關注:6 月 29 日,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已完成 7.5 億美元 E 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方源資本、Tiger Global 領投,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軟銀願景基金一期、天圖投資、襄禾資本等新老股東跟投。泰合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36氪首發 | 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紅杉...
    編輯:石亞瓊 配圖來源:Pexels 36氪獲悉,室內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於8月19日宣布完成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近億元B+輪融資,美團、長盈鑫投資、啟創資本、程鉑瀚基金等老股東悉數跟投。這是兩個月內普渡科技完成的第二輪融資,今年7月1日普渡剛剛完成了由美團獨家投資的過億元B輪融資。
  • 美團投資,室內配送機器人公司獲過億元B輪融資;翻譯公司完成D輪...
    普渡科技是一家集機器人研發、製造和銷售為一體的行業領先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及低速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商。普渡科技核心技術為低速自動駕駛、機器人電機驅動與運動控制,其團隊自研了多項技術,截至目前已申請數百項核心專利。此次投資,有利於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結合,共同促進對本地生活服務和配送機器人產業的探索。
  • 柏惠維康完成4.3億元D輪融資,率先推出口腔種植機器人產品
    柏惠維康創始人兼CEO劉達先生表示,此輪獲得的充裕資本將會夯實柏惠維康在醫療手術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接下來,公司會持續研發新產品,完善產品矩陣,提供精準、高效、微創的醫療手術機器人產品和服務。未來,公司投入到用於「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市場推廣和產業鏈上下遊布局方面的資金至少3億元,對於公司新產品口腔種植機器人的推廣與合作方面的投入至少1億元。
  • ...新能源汽車充電公司;騰訊參投,猿輔導獲10億美元融資丨IT桔子周報
    公司依託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的人才優勢,在固定收益領域精耕細作,擁有獨特業務優勢和行業經驗。在線教育行業的融資紀錄,在疫情尚未結束之際被猿輔導刷新。近日,在線教育平臺猿輔導宣布完成 10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騰訊、博裕資本和 IDG 資本跟投,猿輔導投後估值為 78 億美元。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3期:聯想發布自研工業機器人:5G遠程...
    工業機器人打造智慧物流中心 效率提升4倍近日,自主移動機器人製造商極智嘉Geek 近日與澳大利亞最大的第三方電商物流公司eStore Logistics達成合作,為其兩座全新訂單履行中心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 二手奢侈品電商獲1.75億元B輪融資
    炬星科技獲得逾千萬美元A+輪融資炬星科技是一家無人物流機器人研發商,炬星科技的機器人主要以單線短距離雷射雷達,單色攝像頭和 MEMS 慣性測量器作為傳感器。炬星科技自研了一套基於「線程間通訊」的框架來完成機器人各個組件之間的交互。
  • ...海融易品牌升級樂賺金服 獲國資2億元A輪融資;Geek+完成B輪6000...
    海融易品牌升級樂賺金服 獲國資2億元A輪融資7月11日,海爾金控成員企業海融易平臺品牌主體升級樂賺金服暨A輪融資發布會在滬舉行。  海爾金控副總裁、樂賺金服創始人及總裁王偉在發布會上宣布,樂賺金服運營主體青島易樂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得由青島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並開啟品牌戰略升級。
  • ...億美元戰略投資;AI獨角獸思必馳獲 4.1 億元 E 輪融資丨IT桔子...
    (點擊查看上期周報→螞蟻金服戰略投資新能源汽車充電公司;騰訊參投,猿輔導獲 10 億美元融資丨 IT 桔子周報)從行業分布來看,金融以 24 起投資併購事件成為上周國內外最熱行業,佔比 18%;企業服務排列第二,發生 18 起融資併購事件,佔比約 14%;醫療健康行業位列第三,發生 17 起融資併購事件,佔比 13%。
  • 創投日報|「珞石機器人」獲1億元C1輪融資,「普渡科技」完成近億元...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
  • 驛公裡獲3000萬美元C3輪融資;手遊公司獲約3億元B輪融資 | 投資速遞
    公司依託於歷經十年磨礪的B2B國際推廣平臺ECVV.COM,為中小外貿企業提供集外貿推廣、物流通關、收匯結匯、退稅融資等相關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近日宣布完成 B+輪融資,本輪由長潤資本獨家投資。10.
  • 賣好車獲微光創投領投2億元新一輪融資;共享雨傘「漂流傘」獲千萬...
    今日快訊1. 54.5億元!中國外運擬收購招商局物流集團股權   8月23日消息,昨日晚間,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國外運)公布公告稱,公司已與招商局訂立收購協議,擬以人民幣54.5億元,收購招商局物流集團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以資產淨值計算,溢價約29.09%。
  • 創投日報|「捍宇醫療」獲5億元D輪融資,「中天安馳」獲億元人民幣C...
    (查看更多請點這裡)企業服務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智能化招聘管理系統「Moka」獲過億元 B+ 輪融資,將加大 BI 及 AI 解決方案投入36氪獲悉,「Moka」近日完成B+輪過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知名風險投資基金領投。
  • 威馬汽車獲100億D輪融資;充電樁運營商獲8.55億元A輪融資丨IT桔子...
    江小白完成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Baillie Gifford、正心谷資本、招銀國際資本、坤言資本及溫氏國際跟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 130 億人民幣。江小白一家集高粱育種、生態農業種植、技術研發、釀造蒸餾、分裝生產、品牌管理、市場銷售、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擁有完整產業鏈布局的綜合性酒業公司。
  • 2020,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甲子光年
    參展的工業柔性物流服務商斯坦德機器人的CEO王永錕已做好了展臺會相對冷清的準備,但現場的盛況卻出乎王永錕的預料,前來諮詢的客戶非常多,熱度不減反增。機器人智能化公司梅卡曼德創始人兼CEO邵天蘭也有相同的感受,他們為工博會準備了5000份公司產品宣傳冊,結果第一天就「見底」,被拿走了450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