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館長主任清華科博縱論「科學博物館建設」

2021-01-14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博物館頭條現場消息: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館學會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首都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國文物報、博物館頭條、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等機構的館長、部門主任或代表20餘人參加了研討活動。


「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展廳現場


與會代表參觀了正在展出的「百年器象--清華大學科學儀器歷史展」和「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前者以世界科技史為背景,以清華百年來科技歷程為主線,展出了從清華園各歷史時期各教學科研實驗室及校外徵集而來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科學儀器;後者從古代簡單的手動計算工具,到近代複雜的機械計算裝置,再到現代先進的電子計算設備,既呈現了人類計算觀念的演進,又折射了人類生活模式和世界圖景的變遷。


研討會由祁慶國主持


在文化強國、教育強國背景下,如何推進科學博物館建設是業界關注的重要議題。在此次研討會上,與會館長專家對清華科博籌備兩年來的豐富工作實踐、創新建館定位、專業策展設計和釋展解讀方式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們就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藏品徵集、運營體系完善給予良好建議,並對我國自然科學博物館發展現狀特別是科學博物館的建設運營實務展開了深入研討。


博物館界領導及同仁對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特別期待,儘管目前舉辦的是臨展,但能看出清華科學博物館的實力。」北京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祁慶國表示。「舉辦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旨在總結清華科博的經驗,並在推進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中借鑑、推廣。」他補充說。


吳國盛(中)


博物館頭條注意到,公眾對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天文館比較熟悉,而科學博物館與科技館在定位和運營上有著明顯區別。據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教授介紹,「廣義的科學博物館包括自然博物館、科學工業博物館和科學中心三種類型,狹義的科學博物館指其中的科學工業博物館。今天我們中國大力興辦的科技館,實際上是西方國家的科學中心。它其實不是科學博物館,因為很多都沒有歷史收藏,都是互動性展品。至於收藏類科學博物館也不是沒有,我國已有很多專業博物館,但還沒有一家綜合類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目前看,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將會是國內第一家收藏型、綜合類的科學博物館。」



建築設計草案:清華科博(中)與清華藝博(右)相鄰


據了解,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於2018年4月24日正式籌建,與清華大學科學史系聯體運作。此次會議表露的最新消息顯示,從2018年開始的建築招標徵集設計方案目前已基本確定,科學博物館的永久館所地址是藝術博物館和美術學院之間的空地,建築設計效果草圖如上,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設計者義大利著名設計家博塔來設計。未來,清華科博和清華藝博比鄰而居,將便利觀眾參觀,成為清華園內科學與藝術並列的殿堂。


「未來的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首先是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為學校的多學科交叉以及科技史學科的發展服務,為在校師生開展理工文藝學科融合提供場所。其次是服務社會,做科學傳播的生力軍、引領者。科學博物館肩負著既促進科技發展,又促進公眾理解科學的艱巨使命。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文物的展示,引導觀眾思考科技與中國近現代史、科技與民族振興、科技與現代化、科技與人類未來等深刻的話題。」吳國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研討會現場


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表示,「博物館界,科學界,應該給大眾以精神的動力,要以科學的展覽手法和敘事方式展示和講述凝結在文物之上的科學人文精神」。他強調了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弘揚科學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職能。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從科學教育、人文教育、美學教育的角度切入,談了科學博物館在建設運營過程中與人文學科相結合的重要性,她就博物館在挖掘文明背後的科技進步、提高公眾科技知識素養等方面的話題做了分享。


中國地質博物館陳列部主任陳開宇表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思想的啟蒙是從科學開始的,沒有科學的啟蒙就沒有哲學思想的開化。」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宣教室遊雲認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定位很好,一出手就是高手,一入行就填補了空白,其科學研究站在了最高點,給行業帶來了一股清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陳列與信息部部長王瑞表示,「科學博物館應該做科學的啟蒙,展示科學的力量、科學的進步、科學的藝術以及科學的未來。希望博物館能立足清華,也能著眼世界。」


與會人員合影


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黃雪寅認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定位較高,以科學立館,藏品立館,使命清晰,填補了行業空白。「開館籌備和運營團隊資質優秀、展覽精彩而有特色。展覽表達不落俗套,體現了清華人對於科學的展示的語言」。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高級顧問楊玲、中國文物報報紙編輯部副主任崔波、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館長薛儉、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館長高小龍、北京天文館展覽部主任趙開羿、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部主任劉洋、中國鐵道博物館館長李春冀、中國科學技術館副館長隗京花、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唐志強、中國地質博物館科技外事處處長楊良鋒、中國電影博物館展陳部主任張樹新、博物館頭條主編折彥龍等代表先後就加強科學類博物館館際合作、藏品支持、展覽交流、展陳設計、展覽文本、數字展覽、觀眾研究、人才培養、公眾傳播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上文完,博物館頭條現場報導 鳴謝:會議記錄人裴冰惠、 攝影孫德利。)


內容來源:博物館頭條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對話|清華為何建設科學博物館,這個時代為何需要科學博物館
    12月17日,由北京博物館學會與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神機妙算--計算器具歷史展」與科學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清華科博臨時展出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樓舉辦。研討會上,與會者對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備兩年來的實踐、專業策展設計等展開探討,並對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發展現狀、特別是科學博物館的建設展開研討。
  • 館長吳國盛教授告訴你,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未來的樣子
    2018年4月24日,清華大學第14屆黨委第31次常委會決定成立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同日,吳國盛教授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館長。籌建中的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是中國綜合性大學開設的第一個綜合類收藏型科學博物館。
  • 走近籌建中的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
    2018年4月24日,清華大學正式決定籌建科學博物館,以展現清華在中國近代科技史上的成就,促進科學傳播、激勵科技創新,推動科學與人文的交叉融合。這將是中國綜合性大學開設的第一個科學博物館,也是目前中國大陸第一個綜合類科學博物館。
  • 大學如何圓博物館之夢
    2013年,58歲的蓋茨在美國西雅圖計算機博物館與離開微軟30年的艾倫重聚,兩人想重現1981年的經典合影,找遍博物館,只有4臺老照片中的同款計算機。「背景板上兩張經典合影中所有8臺同型號古董計算機都在這了,這是展覽的打卡地。」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系主任、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介紹說。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暢通科普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千龍網北京2月26日訊 2月25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中國科技館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出席大會。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2月25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中國科技館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出席大會。懷進鵬充分肯定了科博學會五年來的工作。
  • 高雄科學博物館館長陳訓祥到開封參訪
    3月25日,臺灣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教育學博士陳訓祥等一行5人到開封參觀交流。開封市臺辦主任張志剛、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金秋玲、市博物館館長曾廣慶、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校長李克鋮陪同參觀。   在開封市博物館舉行的座談會上,曾廣慶向陳訓祥一行介紹了八朝古都開封的歷史文化和博物館規劃、建設、文物布局以及開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等情況;張志剛向客人介紹了開封市與臺灣在經貿、文化、教育、健康養老、休閒農業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情況
  • 【簡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2019年聯絡員工作會議暨新時代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展覽教育活動策劃與實踐專題培訓班在浙江嘉興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主辦、嘉興市科協及嘉興市科技館承辦,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餘名聯絡員參加。     聯絡員工作會議於25日上午召開,浙江省科技館黨總支書記、館長季良綱,嘉興市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加庚,嘉興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徐偉根以及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秘書長陳靜瑛等領導出席聯絡員工作會議。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裁員 20%,館長:「心如刀絞,被逼無奈」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5 月 6 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人員調整計劃,約 200 名全職員工被解僱,另有 250 名全職員工無限期無薪休假。博物館共有員工約 1100 人,此次人員調整比例接近 20%。博物館發聲明說,這 200 名員工裡有 68 人是優化掉的、70 人是自願退休的、其他的是合同到期的。據說,選擇自願退休的人裡有好幾位策展人(Curator)。
  • 全球博物館館長將齊聚中國 共論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記者近日從中國國家博物館通氣會上知悉,國博計劃於2019年4月11日至12日舉辦主題為「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的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來自全球五大洲的知名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館長齊聚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商全球博物館未來發展大計。
  • 上海博物館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11名社會賢達組成理事會
    上海博物館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9月14日,上海博物館理事會正式成立。據上海博物館官網介紹,上海博物館是國內最早開展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工作的博物館之一。新成立的上海博物館第一屆理事會在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與指導下,甄選11名熱心社會公益,熱愛文博事業的行業專家、社會賢達作為理事會成員。
  • 廣東三大文化場館館長履新 肖海明任省博物館館長
    記者梳理發現,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四大文化場館中,已有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博物館等三大文化場館在近期調整領導班子,新館長已到任履新。今年7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率先調整領導班子。該館官網顯示,王惠君擔任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原館長劉洪輝擔任首席研究館員。此前,王惠君為廣東省文化館館長。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000平米大展即將啟幕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原副主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出席發布會。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副館長楊冬江分別就博物館總體情況、開館首展情況進行了發布。發布會由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張佐主持。
  • 清華成立數學科學中心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任主任
    清華成立數學科學中心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任主任 此舉旨在促進清華數學學科建設達到一流水平,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團隊,加強清華拔尖人才的培養。  清華數學科學中心邀請了一批在當今數學科研領域最活躍、代表當今數學科學領域最高水平的海內外著名數學家組建成專家委員會,其中包括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院士等。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圖片來源:魯臺港澳交流服務中心)  中國臺灣網5月5日濟南訊 近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山東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5.18相約「疫情防控與科技場館開放」2020科學教育館館長高峰...
    5.18相約「疫情防控與科技場館開放」2020科學教育館館長高峰對話~ 2020-05-17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阜新市福宇博物館館長到渤海大學交流洽談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7月17日,阜新市福宇博物館館長陳洪福、副館長王國紅等一行到渤海大學交流洽談,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趙暉,歷史文化學院名譽院長崔向東、院長溫榮剛等分別會見了來訪客人並就合作共建等事宜進行了座談。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9月開門 11項開館展穿越古今中西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清華美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原副主任、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明旨、清華美院院長曉波、副院長張敢、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尚剛、原副院長盧新華、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館長範寶龍、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員黃一等策展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貴祥教授、出圖文獻研究中心劉國忠教授等策展顧問出席會議。
  • 臺灣高雄市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一行赴黔南州參觀考察
    近日,臺灣高雄市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陳訓祥聯合馬來西亞圓頂科學館館長鄺雲龍一行8人赴黔南州平塘縣、惠水縣參觀考察,平塘縣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莫治西、惠水縣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羅繼剛陪同參觀考察。  考察團先後參觀考察了平塘縣國際天文體驗館和惠水縣盛華職業學院、百鳥河數字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