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採蜜人:與幾萬隻殺人蜂群在高空鬥智鬥勇(組圖)

2020-12-20 中華網新聞

每年12月底至次年5月,小蕊和小官都會開著小貨車,從普洱,紅河,到臨滄,德宏,自南向北,在雲南西南部的大山裡尋找一種神秘又珍貴的食材——崖蜜。這種由黑大蜜蜂釀造的蜜,無法人工養殖採摘。黑大蜜蜂又叫喜馬拉雅排蜂,僅分布於尼泊爾,西藏和雲南,採深山百花,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做窩。

雲西南的傣族,傈僳族,佤族人,有飲野生蜂蜜的習俗,他們認為這種食物能讓人長壽。小蕊多年前離開傣族寨子去城市工作,卻一直貪戀兒時父親採回來的那一口野蜜,但如今父親年紀大了,已經採不動蜜了,這才促使小蕊去尋找雲南最好的蜂蜜,她稱自己為獵蜜人。而小官跟小蕊,原是工作上的甲方乙方,小官喜歡騎著摩託車到處逛,順便鑽進大山裡尋找蜂蜜、土紅糖、野生菌。兩人因蜂蜜而結緣,索性辭職創業,開了一間網店。

身披迷彩,肩挑手扛,找一次蜜就要驅車三五百公裡,成了這對兒小情侶的生活日常。一個蜜源只採一次,且留一部分蜜給崖蜂食用,這是100年前傳下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採集方式。所以找完普洱的蜜,他們就要繼續北上,到臨滄,德宏,保山,怒江去。5月是採崖蜜的最後月份,僅半年,小貨車就跑了4萬公裡路。

相關焦點

  • 懸崖上的採蜜人 與幾萬隻殺人蜂群在高空鬥智鬥勇
    黑大蜜蜂又叫喜馬拉雅排蜂,僅分布於尼泊爾,西藏和雲南,採深山百花,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做窩。身披迷彩,肩挑手扛,找一次蜜就要驅車三五百公裡,成了這對兒小情侶的生活日常。一個蜜源只採一次,且留一部分蜜給崖蜂食用,這是100年前傳下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採集方式。在崖頂,2人在崖底,1人負責點火放煙,3人負責割蜜收蜂蛹。
  • 實拍千米懸崖上的採蜜人:與幾萬隻殺人蜂共舞 收穫一份甜蜜事業
    原始森林裡,千米懸崖峭壁上,在上萬隻殺人蜂眼皮下採蜜……在中國西南的滇藏邊境,活躍著一群充滿智慧和膽識的獵蜜人,他們在深山絕壁上尋找神秘而珍貴的食材——崖蜜,以此謀生。5月20日是我國第一屆「世界蜜蜂日」,攝影師和獵蜜人小蕊、小官一起,深入雲南西部深山,拍攝了人類和蜜蜂之間,延續了上百年的採蜜故事。小蕊在傣族寨子長大,從小便貪戀父親從山裡帶回來的那一口野蜜。後來,她遠離家鄉到城市去工作,因為吃不慣市場上廉價、摻假的蜂蜜,加上在外漂泊的艱辛,索性和對象小官一起回到老家創業,開起「老農夫山貨」的網店,成為職業「獵蜜人」,尋找記憶中的野蜜。
  • 懸崖上的採蜜人:懸掛在百米高空之上,用生命換取蜂蜜卻堅決不賣
    02喜馬拉雅山的懸崖採蜜人尼泊爾境內的喜馬拉雅山懸崖採蜜人,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山脈的地理特性尼泊爾的採蜜人與中國不同,這裡懸崖上的蜂蜜一年只能採一到兩次,大部分都是一年一次,並且只有喜馬拉雅黑大蜜蜂才能在高原雪山的懸崖下築巢,所產蜂蜜被稱為雪蜜、巖蜜,這種蜂蜜產量極低。
  • 懸崖上的採蜜人,百米高空拿命採蜂蜜,為何五倍價格還堅決不賣
    蜂蜜雖說不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卻非常的重要,每天起床後喝上一杯蜂蜜水,感覺全身都會非常的自在,有些人平時喝茶喝水的時候也比較喜歡喝蜂蜜水,那麼小夥伴們知道我們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採蜜是什麼時候嗎?
  • 實拍雲南大山懸崖採蜜人,將命拴在繩索上,與成千上萬殺人蜂鬥勇
    2019年7月4日消息,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傈僳族採蜜人爬上懸崖採集野生蜂蜜。圖為傈傈族採蜜人董海發(音譯,上)和米喬雲(音譯)站在臨時搭建的繩梯上採集野生崖蜜,密密麻麻的蜜蜂圍繞在他們周圍。這個工作不適合膽小之人,為了採到蜜,他們要做好被成群的蜜蜂蟄傷的心理準備。
  • 尼泊爾懸崖上的「採蜜人」,蜂蜜價格昂貴卻不為錢財!這是為何?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並不是什麼奇異風景,而是採蜜人。但是這一類採蜜人卻不同於普通的採蜜人,那她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採蜜是一種職業,採蜜就是為了賣蜜從而謀取利益。但是,今天介紹的這些採蜜人不僅採蜜地點特殊,而且不為錢財,這聽起來就有點奇怪了,採蜜地點不是有花苞有蜜蜂就行了嗎?這還能有什麼特殊呢?況且不為錢財那是為了什麼呢?
  • 蜂群的蜂齡結構對採蜜量的影響及應用
    採集蜂把運回的大部分花蜜轉交給2~4隻內勤蜂,花蜜的濃度低時,轉交的時間較短,花蜜的濃度較高時,轉交的時間較長,在轉交過程中,短則2~3秒,長則40~50秒,採集蜂排空蜜囊平均需要花費3分鐘時間,而大部分時間消耗在了採集蜂與內勤蜂相遇的過程中。
  • 剛抓捕的蜂群,蜜蜂多久會開始採蜜?影響蜜蜂採蜜的條件多種多樣
    導讀:關於剛誘來的蜂多長時間開始採蜜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需要根據我們誘捕的蜂群中的蜂王的情況來看,還有就是外界的蜜源條件以及我們誘捕蜜蜂后的天氣變化來綜合判斷。中蜂分蜂性比較強,根據蜂部落的觀察,中蜂不但分蜂性強,更是容易出現連續分蜂,所以誘捕的中蜂蜂群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採蜜,什麼時間開始採粉,這都是有區別的。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提高蜂群採蜜量,可以分為3個步驟,改掉工蜂採蜜偷懶的習慣,讓工蜂立馬變得勤勞肯幹養蜂人常用的「繁蜂採蜜法」,讓蜂群哺育出充足的採集蜂,才能在流蜜期採收更多的蜂蜜和花粉,蜂群群勢沒有發展起來,就算養蜂人再高超的技術,外界蜜源再好,也是白搭。
  • 尼泊爾採蜂人 喜馬拉雅峭壁上的生命舞者 吃蜜容易採蜜難
    在近一萬兩千年裡,尼泊爾中部的古隆族部落的人每年會進行兩次採蜂活動,他們在喜馬拉雅山麓的採蜂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祖輩們傳下來的從危險峭壁獲取蜂蜜的經驗和知識,幫助族人順利採集到蜂蜜。勇敢的採蜜人用繩子和竹子製成的軟梯,登上近百米高的懸崖,在峭壁上尋找黑大蜜蜂的蜂巢。祖輩們傳下來的從危險峭壁獲取蜂蜜的經驗和知識,幫助族人順利採集到蜂蜜。勇敢的採蜜人用繩子和竹子製成的軟梯,登上近百米高的懸崖,在峭壁上尋找黑大蜜蜂的蜂巢。
  • 蜂群失王,蜜蜂還會正常採蜜嗎?老蜂農告訴你答案
    對於很多新養蜂的朋友來說,很多朋友總認為一個蜂群中蜂王主宰著一切,有蜂王的蜂群一切正常,沒有蜂王的蜂群蜜蜂很快就會亂套,停止一切活動。對於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來說,蜜蜂的活動會在短時間發生很大的變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是不是說蜂王失蹤以後蜂群就會停止一切活動呢?
  • 下雨天蜜蜂還出去採蜜,是蜂群內出現什麼情況了嗎?老蜂農這樣說
    關於下雨天蜜蜂還出去採蜜,說明蜂箱內出現了什麼情況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蜂群正常的一種體現。蜜蜂的採蜜行為與蜂種有關,有的蜜蜂是可以在雨天採蜜的,而且根據雨天的不同特點,蜜蜂雨天採蜜的行為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
  • 喜馬拉雅懸崖絕壁上,那些冒死的採蜂人!
    挑戰懸崖和易怒會蜇人的懸崖蜂,可並非易事。可以說,採蜂人是用生命在致敬。只是這種珍貴的資源數量有限,在尼泊爾,這種蜜蜂只屬於當地人所有,不許外人隨便取蜜,且有專門的採蜜團隊。採蜜的過程可謂驚心動魄, 採蜜人用特製的幾十米長的繩梯從峭壁上爬下, 用帶著刺激味道的植物扎在一起,點燃它們,從而散發出煙霧,將巢裡的懸崖蜂趕跑。隨著烏泱烏泱的蜂群四散,金色的蜂巢就逐漸顯露出來。
  • 和孩子鬥智鬥勇
    結果他帶過來個智慧型手機給倆孩子玩耍(也是醉了,拿手機當哄孩子的工具)老大人大賊精的,把手機哄騙到手,開始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道具,吃飯不出來,上課遲到,打電話掛掉不接(由於我在外地上班,婆婆過來給我帶孩子),我就猜測肯定有原因,一追查罪魁禍首是手機,<1>叫吃飯不開門,好,讓我老公把她臥室的鎖芯取掉了,鎖不住了,隨時可以進房間叫她,<2>給女兒打電話她有電話手錶的,她不接,打她奶奶手機上,
  • 與主人、物業鬥智鬥勇,母雞下鍋前成功越獄,23樓外牆安家7天!
    導語:與主人、物業鬥智鬥勇,母雞下鍋前成功越獄,23樓外牆安家7天!浙江杭州一小區樓23層的玻璃幕牆外,一隻「硬核老母雞」來回踱步。它在此處已安家7天,母雞和主人、物業工作人員鬥智鬥勇整整7天。最終,在執法人員的努力下母雞被主人帶回家成功處理。
  • 38年前的今天,公開報導的第一起劫機事件,萬米高空上的鬥智鬥勇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辰星)38年前的今天,中國公開報導的第一起劫機事件,萬米高空上的鬥智鬥勇電影《中國機長》中,「四川8633,成都,聽到請講!」,「四川8633,成都呼叫你!」駕駛艙不能有這麼多人,你們有什麼要求,就和副駕駛去後艙慢慢談。」副駕駛閻文華,明白機長的意圖,便起身向後艙走出。這個動作,立刻讓歹徒非常不安,一刀刺向閻文華。頃刻間,鮮血直流,閻文華受了重傷,暈倒了過去。「你給我接著往香港開!要不然咱們就一塊死!」楊繼海不敢再說話,控制飛機繼續在上海虹橋機場上空盤旋。
  • 蜂群春繁蜂巢脾上雄蜂巢房增多,養蜂人:預防蜂群出現分蜂熱!
    春季是蜂群繁殖發展的旺季,同時,春季也是蜂群產生分蜂熱的旺季,所以,蜂群在春繁的過程中,隨著流蜜期的到來,養蜂人還需要預防蜂群出現分蜂熱,避免自然分蜂影響蜂群春繁。蜂群產生分蜂熱的2個條件,蜂群內出現自然王臺,蜂群開始大量建造雄蜂巢脾,養蜂人如何進行預防蜂群產生分蜂熱,做好這些管理工作。
  • 蜂群失王后,工蜂還會採蜜嗎?
    說到養蜂,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蜂群失王。我們很多新養蜂的朋友由於沒有飼養過蜜蜂,不知道蜂群失王后工蜂會不會採蜜,甚至有的朋友把失王蜂群中工蜂正常採蜜當成了蜂群完整的標誌。那麼究竟蜂群失王以後工蜂是不是還會進行採蜜採粉活動呢?
  • 蜜源植物開花後,為什麼不見蜂群採蜜?養蜂人需要反思!
    前段時間走在山中,發現有很多蜜源植物明明都開花了,為啥沒有蜜蜂採蜜?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養蜂人,養蜂人需要反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過這句詩,我們可以理解為山下的花朵開始凋謝時,山上寺廟中的桃花才開始盛開。不同蜜源植物是有不同花期的,而由於地理、氣候等因素,實際花期也會存在差異。特別在秦嶺地區,山麓和山頂的溫度、環境條件是存在差異的,因此花期也會存在不同,很可能我們看到的蜜源植物只是剛剛開花,蜜蜂還沒有來得及採集。
  • 千萬別和孩子「鬥智鬥勇」!孩子從來不是我們的「對手」
    聊天時,不少家長說自己每天都在跟孩子「鬥智鬥勇」!他們說,孩子小的時候還製得住,大了可真是越來越不好管了!於是,有些熱心腸的家長就常常分享自家的「制娃絕招」,別說,還挺受歡迎的。但是,如果家長每天忙著和孩子「鬥智鬥勇」,那麼在這場親子關係裡,家長可能是弄錯了角色——因為孩子從來不是我們的敵人,也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贏得孩子認可的是愛,不是計謀在管教孩子方面,常有家長分享心得:比如,怎樣讓孩子一回家就乖乖地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