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能否發一篇sci

2020-12-11 知實學術

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能否發一篇sci?當然能。多數研究生、博士發表sci論文,找專業人指導,並不意味著研究生、博士全稱不能靠自己發,只是相對來說,自己操作會因經驗不足、專業不夠,麻煩多一些、成功率低一些。

發sci的每個作者,都是從基層走過來的,沒有誰一開始就能順順利利的。只有在不斷的投稿、拒稿、修改、學習、思考中進步、成長,才更懂得如何正確的發sci論文,更了解sci期刊要的是什麼。有了從未知到了解,從了解到熟悉,從熟悉到專業的蛻變的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發sci,就變得很容易實現。

一般來說,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發sci的話,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能:

1、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sci論文的內容要體現比較高的學術價值,這也是sci論文被錄用的基本衡量標準。而高學術價值的論文,離不開做課題研究或者實驗。所以,研究生、博士想要發一篇sci,需要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比如參加導師的科研項目,在實踐過程中,多看、多學、多問、多思考。同時也能了解到

2、會寫sci論文

對於寫,每個人都很熟悉,但想要寫好一篇高質量可讀性高的sci論文並不容易。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作者,因為錯字連篇、語句不通、語言不規範等原因,導致一篇高質量的論文遲遲發不出去。研究生、博士想要靠自己發sci,就必須解決這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1)要先了解sci論文常見的格式要求,日常多閱讀深度有創新的相關領域的文獻。學習已發表的sci論文,有什麼特點,從中找出一定的規律,一些好的語言結構,作為自己寫作的參考。比如要圍繞「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變量」來展開,比較泛濫的研究範圍或對象或內容堅決不用,比較普遍的方法堅決不用,側重比較新穎或者很少有的研究內容,用的很少卻很高級的方法,等等。

(2)sci論文初稿寫完後,是要一遍一遍地讀,發現不恰當、不正確的地方,要及時的修改,直至自己發現不了錯誤,沒有可修改的地方。

3、要提高英文寫作水平

研究生、博士發sci論文,大多數期刊還是要求英文的。若自己的英文寫作水平不夠,把一篇高質量的中文稿件翻譯成英文,就會非常差勁,成為sci論文發表被拒稿的直接原因。

4、了解發表sci論文的規範和要求

sci論文發表什麼過程,投稿有什麼要求,論文達到什麼樣的排版,提交什麼資料等,都要根據目標期刊具體要求後,做全、做好、做到位。

簡單的說,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發一篇sci,得會選題、會研究、會寫作、會翻譯、會潤色、會選刊、會投稿、會修改……。這也是研究生、博士全程只靠自己發sci比較少見的原因。一些專業上的問題,委託給專業人操作,起點會更高,投稿成功發表率更高。建議大家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後,再去想「全程只靠自己」的事情。

相關焦點

  • sci到底難發不難發,有什麼玄妙招數?
    要知道90年代,很多畢業的博士都沒聽說這高科技,很多院士都沒發過sci。等中國高校都意識到這個法寶後,紛紛要求博士畢業都得發sci。基本上可以說現在只要是985頂級博士,發論文水平都超過了七八十年代的院士了。不發表個十篇八篇sc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優秀博士。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因此,本科只是大學教育的起點,多數學生從邁進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就把考研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尤其是到了大三,學生不管自己能否考上,先報上名考一下再說。讀完碩士,連博士都省了。因為他所在的學院提議要給他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為什麼這個碩士這麼香,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究竟牛在哪裡,有什麼突出的貢獻或者表現呢?我們都知道,研究生畢業的一個門檻,就是要發表一篇甚至幾篇重量級的論文。這名學霸碩士在讀研的3年期間,竟然破天荒地發表了16篇sci論文。有的人覺得發表16篇論文沒什麼,也就是平均1年發表5篇而已。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因為其3年發了16篇SCI,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消息上了熱搜。該消息引起極大的爭議,主要集中在3點。首先是,碩士生能否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其次是碩士期間論文發表多,能否被授予博士學位?
  • 核心和SCI一樣嗎?
    無論是核心期刊還是SCI期刊,都是學術界頗為認可的檢索工具,作者無論想要發表哪一個都是不容易的,難度可以說都比較大,作者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了,一般國內評職發表核心期刊就夠了,不需要發表SCI,如果作者是博士畢業或是研究生畢業,又或者是醫務工作者,那麼發表SCI就很有必要了,如何發表SCI需要掌握一定寫作技巧,也需要作者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 西交碩士孫光宇,3年發表16篇SCI,能否破格授予博士學位,不能
    近日,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因為其3年發了16篇SCI,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消息上了熱搜。 該消息引起極大的爭議,主要集中在3點。首先是,碩士生能否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其次是碩士期間論文發表多,能否被授予博士學位?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相對來說獎勵力度不是很大,學霸姐姐在廈門大學的某同學表示她的一篇一區論文只獎勵了8K,還有很多同學表示啥也木有。。。。
  • 博士都學什麼,好不好畢業啊
    但是評價一個博士是否厲害,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標準就是看發布的論文,因為博士論文其實也是n篇高質量論文彙編而成的,有了高質量的論文,寫博士論文很簡單,假如沒有高質量的論文做支撐,哪文章基本都是廢話博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發論文,發高質量的論文,像普通的核心期刊對於博士來說都是耽誤時間,一定要儘早發sci,對於生物,材料物理類學科
  • 研二學子「訴苦」:碩士發「SCI」?Nature附體也不好使!
    直博要5分以上單獨一作sci,一般就是3分以上單獨一作。你以為那論文都是乾貨嗎?c刊上一次需要多少錢?發論文都成體系了 當然也有學霸博士反駁:不發表論文難道以交捲來論英雄嗎?那本碩畢業更水了。現在咱們已經在強化本科教育,要求嚴進嚴出,對研究生也應該這樣,特別是碩士研究生應該強化科研能力。如果沒有畢業論文卡 越來越多的翟博士!但是發論文似乎已經成了一套商業體系!
  • 清華大學已不要求博士畢業前必須發表論文,其他高校能否跟上?
    在目前各個高校中,博士畢業之前必須發表幾篇論文是硬性的規定,比如一些雙一流大學一般會要求文科博士發表兩篇cssci,而理工科博士要求發表sci等論文,而日前清華大學已經發布新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規定,其中要求博士期間不需要發表論文,這在目前各個高校中可以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社會公眾的討論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因為不同類型的SCI撰寫難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樣,綜合來看,三年一作發46篇SCI是一個可以做到的事情。網友爭議的點主要集中在鄧博士發表的文章類型和文章質量。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給大家分享sci思維、寫作、投稿等方面的經驗,希望能夠讓沒有sci的同學,也能夠有機會發表sci,至少能夠不為畢業而焦頭爛額。在這裡給大家談幾點自己的想法:第一,我是華西臨床醫學院的8年制本碩博連讀專業的學生(2011年入學)。華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華北大錄取線少20分左右吧。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應屆碩士被破格授予博士學位——可行!這位研究生到底有多厲害?
    西安交通大學的應屆碩士研究生孫光宇,被其所在的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這一消息瞬間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碩士生看了羨慕,博士生看了嫉妒,門外漢看了紛紛點讚刷屏。但有一說一,這位碩士研究生所取得的成果——16篇sci論文,這是大部分博士都很難完成的事情,甚至相關領域的資深學者也未必有這樣的成果。所以說,這個「破格」實屬應該!
  • 賣掉兩篇論文就是一輛車 副教授的生意經 背後是研究生的不景氣
    即Q1區是影響因子最靠前25%的期刊,Q4區是最靠後的25%的期刊。Q1區的期刊質量最高,Q4區期刊質量最低。在國內,中科院的劃分方式:劃分依據相同,但四部分比例不同,Q1區(前5%),Q2區(6%—25%),Q3區(26%—50%),Q4區(51%—100%)。此外,SCI官方的劃分方式的認可度更高,也更加通用。
  • 一篇sci論文多少錢
    發表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sci期刊,分為了開源期刊和非開源期刊。由於開源期刊是收費的,且佔比較高,意味著不少作者要付費發表sci論文。那麼,一篇sci論文多少錢?一篇sci論文從投稿到見刊多少錢,與實際情況有關,主要涉及到的收費項目,分別是版面費、翻譯潤色費和指導服務費。1、sci論文版面費sci論文版面費由sci期刊收費,期刊不同,收費標準不同。對於非開源期刊來說,是不收任何費用的,對於開源期刊來說,有的幾千元,有的幾萬元,甚至更高。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博士發英文頂級文章可畢業?不行!這個985博士點還鬚髮一篇中文
    「從今年入學的博士生開始,必須發一篇中文文章或論文才能畢業,哪怕在媒體或雜誌上發一篇科普文章,甚至科技新聞報導都可以,但你不能沒有。即使發再多很好的英文論文,也不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規定。
  •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但是,讀博士和博士畢業可是兩碼事,現在博士難畢業也是一大問題,延期博士越來越多,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選擇放棄博士學位或者只拿畢業證或者無限延期。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博士,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從性格來講,博士需要踏實肯幹,沉穩認真,耐得住寂寞,思維活躍,樂觀積極,熱愛科研的人。
  • 研究生不發論文就能畢業,是否意味著培養質量「放水」?
    例如此前清華大學已於去年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由此可見,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申請、學位資格脫鉤已是大勢所趨。而在脫鉤後,要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健全導師制,強調教師對研究生的過程指導、教育與管理。
  • 2篇sci什麼水平?可能就研畢水平!只談sci數目簡直是「耍流氓」
    如果你是計算機、機械學科,可能2篇sci可以達到博士的中等水平了。如果你是經管類,2篇sci加上博士學位足以讓你進入非熱門城市211大學任教了。如果你是生物、環境、材料、化學以及物理數學之類,可能你的2篇sci僅僅達到碩士生的畢業水平而已。所以一定要看學科。
  • 復旦女博士「騙來」的5篇SCI有多值錢?可以在清華博士畢業5次!
    網傳復旦女博士照片這位自殺未遂的研究員曾發文稱自己曾送5篇SCI論文給該名女博士,同時為其拋妻棄子。我們先看網友在復旦大學官文下面的評論:竟然是真的......五篇sci,羨慕了!有人說:5篇sci,我碩士熬了多少個通宵才1篇等等。SCI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