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需要的是更加多元化的人才,所以很多學校針對這樣的情況,適當調整了他們的教學方式和課後作業。
而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們也會發現,現在孩子們作業跟自己當年的作業完全不同,他們更加考察孩子對於題目的理解和孩子的邏輯思維,所以很多寶爸寶媽看到題目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自己仿佛上了個假學」的錯覺。
劉女士有個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叫涵涵,涵涵是個聰明的小男孩,再加上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其實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兒子每次考試都能考到班級的前幾名,這一直讓劉女士覺得非常驕傲。
這天,劉女士照例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但是劉女士卻發現作業本上似乎有道題被老師判錯了。
這道題的題目是:「教室裡原本有11盞燈,現在有4盞燈被拉滅了,那麼教室裡還有幾盞燈?」,而兒子的回答是「11-4=7盞,教室裡還剩下7盞燈」但是這個答案卻被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劉女士又在心裡仔細的算了一下,11-4=7明明是正確的呀!
劉女士很無語地把這一題拍了照發給了老師說:「11-4=7憑啥被判錯?難道不對嗎?」但是老師的回答卻出乎了劉女士的意料。
老師說自己並沒有判錯,這道題是涵涵理解的不對,教室裡有11盞燈,拉滅了4盞燈,但是題目最後問的是教室裡還有幾盞燈,而不是問教室裡還有幾盞亮著的燈!
如果最後是問還有幾盞燈亮著,那麼涵涵11-4=7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是題目問的是教室裡還有幾盞燈,那麼無論是亮著的燈還是被拉滅的燈都應該被算在內,所以答案是11盞燈!
老師還說這道題就是在語言邏輯上設立了一個陷阱,主要考察的就是孩子審題認不認真,邏輯思維能力好不好,而很明顯涵涵沒有繞過題目的陷阱。
聽了老師給出的解釋後劉女士這位寶媽仍是一頭霧水,劉女士不禁感嘆,現在孩子的題都這麼繞嗎?這跟腦筋急轉彎有什麼區別啊!隨後劉女士將這道題放到了網上,網友們紛紛吐槽說:「現在這題全是套路,就不能簡單出一些加減法嗎?」
現在孩子們的題目真是越來越複雜,有些題目甚至還會故意設置一些陷阱,所以無論是寫作業的孩子還是輔導作業的父母都會覺得難以應對,但是這樣的題目真的沒有好處嗎?
形式多變的題目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1.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他們日後的生活工作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個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的人不僅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序,同時在面對突發事情的時候也不會慌張,會相處比較有效的應對措施。
其實現在有些題目看起來確實會讓家長和孩子頭痛,但是想要正確完成這些題目往往需要孩子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樣的作業更是在逐漸培養孩子這種能力。
2. 讓孩子養成仔細閱讀的習慣
現在很多的題目都是在玩文字遊戲,所以孩子為了得分就必須要認真閱讀這些文字,避免自己掉入陷阱,而孩子長時間這樣做就會養成一種習慣,漸漸地孩子在做別的事情的時候也會仔細閱讀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
3. 讓孩子可以舉一反三
家長會發現雖然現在孩子作業的題型比較多變,但是最終考察孩子的知識點並沒有發生改變,而這樣的題目往往可以給孩子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讓孩子了解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還可以這樣用,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