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疾病控制部門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說,來自埃及的葫蘆巴種子可能是歐洲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的罪魁禍首。衛生領域專家6月30日警告,由於葫蘆巴種子銷售範圍廣泛,歐洲和其他地區可能繼續出現大腸桿菌染病病例。
位於瑞典的歐洲疾病防控中心和位於義大利的歐洲食品安全局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來自埃及的葫蘆巴種子可能是大腸桿菌疫情元兇。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先前在德國暴發,隨後在法國小規模流行。在這兩起疫情中,病菌都是以芽苗菜為載體傳播。
葫蘆巴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來培育芽苗菜。
路透社6月30日援引歐洲疾病防控中心的一份聲明報導,研究人員已展開回溯調查,「迄今為止,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或者2010年進口自埃及的葫蘆巴種子可能與疫情有關。」這次大腸桿菌疫情已致死48人。
歐洲研究人員說,葫蘆巴種子生產、銷售、運輸、包裝環節複雜,從長期來看,大腸桿菌疫情可能在任何時候,在歐盟或者其他地區再次出現。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負責人埃爾·奧斯特霍姆說,葫蘆巴種子一旦染上這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可能帶著細菌到達任何地方。」
「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病。」奧斯特霍姆說:「一旦這些種子從埃及銷售,他們將會被運往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絕對安全。」
他建議,醫療機構應該加強潛在大腸桿菌染病病例的監測、篩別工作,避免遺漏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