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等於給癌細胞「開路」

2020-12-25 漫說健康

----我不過是胃有點不舒服,怎麼就成了胃癌了?

----我不過是有慢性胃病,怎麼它會變成癌呢?

這是在腫瘤科工作的醫生,經常聽到來自於患者和家屬的疑問!

在我國,胃癌是最為高發的消化道腫瘤,很多患者在確診之前,都存在了多年的慢性胃病史,所以對胃癌產生的不適,都盲目認為就是胃病作祟。

以至於在確診之際,大部分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晚期階段,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時機!

小病成癌,這真的有科學根據嗎?

癌症的病發十分複雜,截止到目前,臨床也沒有完全明確各種癌症出現的病因。不過,有大量研究和臨床數據都證實,慢性疾病反覆發作,的確是造成癌變的因素之一

越是病情控制不當、病程越長的患者,後期出現癌變的機率也就會越高,這和細胞反覆受損、免疫機能下降、影響等多個因素有關!

以下4類疾病具有癌變傾向,一旦發現應儘早治療:

1、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它通常和淺表性胃炎治療不當、反覆發作有關

當胃黏膜表面長期受損之後,就會造成黏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是消失,胃黏膜出現不同程度的變薄,繼而發展為萎縮性胃炎。

據數據調查顯示,我國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在2.55%左右,如果長期不進行治療,可發展為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而萎縮性胃炎伴隨不典型增生,在臨床上也被稱為癌前病變。

2、胃潰瘍

這是消化道潰瘍中最為常見的其中一種,胃潰瘍的出現往往和胃酸、胃蛋白酶對自身消化有關。

除此外,有大量研究證實,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等藥物、長期吸菸飲酒、飲用濃茶、喜歡吃燙食和麻辣食物,也與胃潰瘍有關。

胃潰瘍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胃黏膜反覆受損、細胞DNA受到影響複製錯誤,繼而增加癌變可能。

特別是胃潰瘍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後期癌變率會更高。

3、殘胃炎

胃大部分切除之後的患者,出現殘胃炎的風險也相對較高。而如果出現殘胃炎之後,自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在10-15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會轉化為殘胃癌。

也正因如此,在做了胃切除術後的患者,醫生都會建議每隔1-2年篩查一次胃炎。

4、胃息肉

和腸道息肉、鼻息肉等疾病比起來,胃息肉的病發率相對較低。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胃息肉的病理類型有很多,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變率相對較高,能達到25%~50%左右。

所以,只要是發現了腺瘤性胃息肉,無論大小都應按照醫生建議及時切除。而由於息肉具有復發傾向,在切除之後患者也應定期進行篩查。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任何疾病出現都應得到重視,並積極進行治療。畢竟在慢性疾病的背後,還隱藏著癌症大魔王。

而且,慢性胃病反覆發作,也會影響到食物消化、產生疼痛感。所以,只要是確診慢性胃病,就應配合醫生開始治療、定期複查。

相關焦點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導語:只是胃有點難受,怎麼會得胃癌呢?只是有慢性胃病,為什麼會發展成癌症?在醫院的腫瘤科,我們經常聽到患者和家屬有這樣的疑問!一、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1、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還有日常飲食結構的變化,萎縮性胃炎發生率出現上升趨勢。
  • 明明就是胃不舒服,怎麼查出胃癌?3個小毛病,久拖不治易惡變
    小的胃病人們有時也不會太注意,隨便吃點藥有好轉就忽視了,有時甚至是自己扛扛就過去了,導致許多人就掉以輕心,不會特意去醫院進行專業的醫治,錯過了最佳的時期,最後導致病情惡化,演變成了胃癌。有位患者就是如此,小胃病故忽視了,最後被查出胃癌,其實患有以下幾種胃病的人群,請不要覺得麻煩,及時的治療,以免病情嚴重。
  • 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不去檢查治療,可能胃炎就會是胃癌的癌前病變。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身體發出4種「信號」,及時篩查癌細胞
    ,引起胃癌的原因有很多,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愛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尤其是長期食用醃製的食物以及高溫油炸的食物,長期不健康的飲食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嚴重損傷,時間久了很有可能導致胃癌的發生。胃癌的早期大多沒有什麼症狀,或者症狀與胃病有點相似,就容易被忽略。但是胃癌早期只要細心觀察,還會發現一些異常症狀的。
  • 胃炎到胃癌只有4步?胃不舒服,或許不是吃點藥就沒事了
    在胃部功能下降的時候身體會發出信號,感覺到胃不舒服應該了解具體的原因,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只有恢復胃部健康狀態,胃不舒服這種表現才會好轉。很多人在胃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服用藥物來緩解,那麼,胃不舒服的時候是否吃點藥就能好呢?
  • 七成老人常備胃藥 滬社區胃腸病公益普查啟動
    【新民網·最新報導】不吃胃藥吃不下飯,多年吃胃藥猶如「家常便飯」。胃腸病已成為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用藥不當問題也尤為突出。今天,由上海市老年基金會主辦,上海天倫醫院承辦,上海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協會支持的「上海社區老人胃腸疾病公益普查」項目正式啟動。
  • 癌細胞是「狡猾」的,為了不讓發現,它會「偽裝」成3種小病
    其實很多疾病都有「戲精」屬性,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一直不怎麼舒服,當成尋常小病去治療,卻怎麼都治不好,後來沒辦法只能去大醫院檢查,這才發現是其他疾病導致的,很多疾病都會使用這種
  • 這裡不舒服,可能是胃癌的徵兆!忽視會出大問題!
    這裡不舒服,可能是胃癌的徵兆!忽視會出大問題!現代人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壓力較大,如果沒有調節好心情,再加上飲食不科學,很有可能會有胃部疾病。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胃癌在早期都有哪些徵兆。我們日常該如何進行胃部的調理。【胃癌簡介】
  • 不想拖成胃癌晚期,要留心這4個症狀,及時就醫,防患於「胃」然
    事實上,只要及時發現,及時就醫,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高達90%。 所以,學會接收身體的求救信號,識別胃癌早期的蛛絲馬跡,及時就醫,就能防患「胃」然,提高胃癌治癒率。那麼胃癌有哪些早期症狀呢?這4個症狀,你注意到了嗎?
  • 毀掉一個胃需要多久?從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俗話說「十胃九病」,你知道快節奏的生活、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毀掉一個胃需要多長時間嗎? 在媒體的相關報導中,20多歲慢性胃炎,甚至胃癌的年輕人並不少見。 年輕人的胃,大多不好了!
  • 當身體出現這些暗號,不要再簡單地認為是胃不舒服,應該去檢查
    導語:胃如果有一些症狀,一定要去檢查,如果錯過了診斷的時機,就會轉移成胃癌,胃癌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病,胃癌在早期是難以被發現的,只有在平時的檢查當中多多注意,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體中的一些症狀來判斷胃癌是否在身體上發生。
  • 胃癌是「拖」出來的?飯後若出現3種「怪像」,可能胃撐不住了
    殊不知絕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是要經過胃鏡篩選出來的,所以導致很多病情一拖再拖,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這也是導致癌細胞不斷擴散的原因。我國每年大約有67.9萬人成為新確診的胃癌患者,並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上漲,所以被稱為「胃癌大國」。歸根結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腸胃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胃癌喜歡「纏上」三類人!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胃脹、胃痛、胃酸等都是「小毛病」,自己買點胃藥吃吃就行了。 殊不知,良性的胃病和胃癌,在症狀上是難以劃清的。 尤其是長期有胃不舒服、生活習慣又不好、年紀又大於40歲的人,一定不要自以為是,以免耽誤病情。
  • 胃癌早期悄無聲息,若是身體出現4個「信號」,應引以重視
    胃癌早期悄無聲息,若是身出現4個「信號」,應引以重視1、大便有血有的人在大便的時候出伴隨著有一點點的血出來,這可能是由於癌細胞的破壞對血管造成了傷害,使的胃黏膜受到了損傷,就很容易讓消化腸道出血。有的人會認為這是痔瘡造成的出血,沒往深處想,結果得到嚴重了癌變已經擴散反胃很快廣了,後悔也來不及!
  • 胃病早期不痛不癢,若出現4種「信號」,可能是胃亮起了「紅燈」
    患上胃癌的患病率是很高的,但是這樣的一種疾病也並不是說突然就是換上的,剛出現這樣的一種疾病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幾部來進行一個演變的過程,分別就是胃黏膜炎症導致胃黏膜變薄,從而出現萎縮,進一步的惡化出現癌細胞,胃癌。
  • 吃飯時,出現這4種信號,說明是胃不舒服了!要警惕
    胃潰瘍是一種說嚴重卻能自愈、說不嚴重卻會導致胃癌的「雞肋」病!不過,患了胃潰瘍,還是非常難受的,那種疼痛,真的受不了。胃潰瘍多由胃酸分泌過多、感染幽門螺桿菌、胃黏膜屏障受損、精神情志因素影響,以及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感染藥物所引起的。
  • 胃癌不可怕,3種病因7個症狀,可以幫助你及時發現和有效預防胃癌
    不健康的飲食會大幅度增加胃癌的患病率。在美國一項長達30年的研究跟蹤發現,環境因素在胃癌發生中起重要作用,某些環境因素,如火山巖地帶、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鹽過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調或化學汙染可直接或間接經飲食途徑參與胃癌的發生。
  • 胃癌來臨得不知不覺,飯後若出現3種情況,也許是胃癌變的信號
    胃癌來臨不痛不癢,飯後若出現3種"異常",可能是胃癌變的信號! 1、容易消化不良 現在很多人總是長期坐在辦公室裡,或者是坐在一個地方不動彈,就容易引起我們的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而且尤其是消化不良,腹脹都容易讓我們的腸胃不舒服。
  •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只要經常這個時間打嗝,說明體內有癌細胞了
    在我國,胃癌是各種癌症中的第二大殺手,發病率僅次於肺癌。胃癌的發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因為長期的不良習慣引起的。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引發胃癌的原因有兩種,一方面是經常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是沒有一個規律的作息習慣。這些都是引發胃癌的無形殺手,如果不好好克制自己,就會導致身體患上胃癌。
  • 4次胃鏡都是良性,最後確診胃癌晚期——一例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
    後,在術中發現:胃體、胃底、賁門部呈瀰漫性惡性腫瘤改變(皮革胃),且與胰腺體尾部分界不清;體尾部胰腺被膜可見多發癌結節。從分期上看,已是胃癌晚期,預後很不樂觀。儘管胃鏡及病理活檢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但並非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