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沒頭沒尾無出處的「無在留資格外國人也能定期接種疫苗的」文章截圖在朋友圈瘋傳,很多人都在打聽外國人赴日打疫苗可行嗎?真的這麼容易嗎?短期旅遊籤證來日也可以打疫苗嗎?只要付錢就能打上嗎?
首先針對那篇火爆的文章,本報記者搜到了原文的出處:
這是一份2016年2月,由日本律師聯合會JFBA發行的一份文件,隨便谷歌一下可以下載到PDF文檔,總共8頁,標題是"針對非正規滯在外國人的行政服務」,簡而言之,這份文件的服務對象是通過非正規手段長時間滯留在日本的外國人,俗稱「黑在日本」的外國人。
為了保障這類人群的基本人權,日本政府提供一定程度上與本國國民相同的行政服務。所以在這個PDF文檔的第6頁出下了下面些內容。
的確,文章第一段說:沒有在留資格的外國人,也可以定期授受疫苗接種(根據日本預防接種法第5條1項規定,及同法施行令1條第3)。但是在第二段中,說明了為何要這麼做,那是因為「一定範圍中半數以上人接種情況下,疫苗可以發揮效果,因此不論國籍和在留資格有無,當地住民皆劃分為接種對象。」
仔細研讀這句話,不難發現,考慮到在日外國人不斷增加,長期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小孩如果不打疫苗,其實對當地傳染病發生和蔓延有潛在風險,考慮到疫苗的作用,日本政府決定推行這一政策。
反過來說,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為什麼要打疫苗?簡單的說那就是因為長期居住,預防感染日本的流行疾病。
分析完了之後,再看看上面的文章,是不是跟拿著旅遊籤證短期滯留在日的外國人又沒什麼關係了呢?到底外國人赴日打疫苗可行嗎?本報記者先後採訪了日本聖路加國際醫院內科臨床研究院非常勤醫師楊陽,居住在日本的華人和日本當地多個醫療機構。
楊醫生:國情不同,疫苗接種有差異
楊醫生對本報記者說:「打疫苗屬於國家計劃衛生事業,各個國家有自己的政策,根據各自的國情規定疫苗種類和接種周期。所以中國有的疫苗在日本不一定會打,甚至找不到這種種類,而日本也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疫苗種類,比如日本腦炎疫苗與其他國家的疫苗沒有互換性。除此之外,還比如B肝疫苗,因為B肝在我們國內是一種流行的疾病,所以B肝疫苗在新生兒的時候就定期規定接種。但是在日本B肝疫苗接種起初就是選擇性的,並不是硬性規定的。」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疫苗接種的種類和周期是不一樣的」,楊醫生指出。
中國江蘇省某地區的疫苗接種記錄小冊子:
日本東京某地區的疫苗接種小冊子:
對比中日兩國的疫苗接種小冊子之後,很容易發現兩國的疫苗種類和接種次數有一些差異。例如,國內最近風口浪尖上的「百白破」是三種混合疫苗,需要打四次。而在日本,除了「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之外,還加入了脊髓灰質炎疫苗(即預防小兒麻痺症的疫苗)為四種混合疫苗。除此之外,在中國國內,疫苗分為一類和二類,一類疫苗是免費疫苗,二類是屬於自費任意選擇疫苗。相對應地,在日本,疫苗分類定期接種疫苗和任意接種疫苗,前者是免費的,後者是自費選擇。在2017年之前,B肝疫苗並沒有出現在日本定期接種疫苗的行列,屬於任意選擇疫苗。2017年後,B肝疫苗才與中國一樣成為免費的定期接種疫苗。
日本疫苗接種時間表(0歲開始的,推薦時間表):
(此表來自http://www.wakuchin.net/schedule/baby.html)
楊醫生介紹說:「小孩打預防針周期是很長的,即便一定要去國外打針,也一定要看清楚所使用的藥有沒有互通性,因為有的藥可能在別的國家沒有互通性,這些都需要提前問好,要找正規的醫院,做好長期的計劃。」
「日本的疫苗大部分都是國家來購買的,都是按照政府預算來生產的,每年保證本國的小孩使用的量之後,並不會多餘生產很多,產生浪費,所以直白地來說的話,針對本國外的需求有多少庫存都是未知數。」楊醫生指出。
「既然庫存不充裕,那麼難免會有出現販賣假疫苗的可能。這個一定要找好醫院。除此以外,雖然是小概率問題但預防針也有副作用。在日本有國家保障、但海外患者是不是有呢?一旦出了問題怎麼對應?這些要好好考慮」,楊醫生對本報記者說道。
在日華人:帶娃打疫苗不易,選擇醫院需謹慎
來自上海的張女士,長期生活和工作在東京,2015年年底在東京誕下一子,她向本報記者介紹了自己孩子打疫苗的經歷。"我在東京生完孩子後就先去當地區域所給小孩辦了醫療證。不久之後,當地的區域所就會給我們發來一張疫苗接種的通知單,告訴我們可以去哪些醫院去打疫苗。日本的疫苗分定期和任意兩種,定期的就是免費的,任意就是需要自己掏錢。」張女士說道。
「我當時想去大醫院打疫苗針的,但是當時那家醫院只有周三下午提供打疫苗的服務,也要提前預約。我抽不開空,於是帶著孩子去小診所打了第一針。結果,再去大醫院的時候,大醫院說因為我第一針不是在他們那兒打的,所以之後的針也不能去他們那裡打了。」
「因為日本的醫院不同,他們使用的疫苗製造商也會不同,所以第一針用的是哪個製造商的疫苗,之後的也必須一致。」
張女士也表示,新生兒疫苗接種在剛開始的時候打針次數是非常頻繁的,最短的時候隔7天就要去打一次針。所以,有的診所為了減少打針次數,縮短周期,會把幾種疫苗合在一起打。「但是之前日本新聞就曝光過一個診所把好幾個疫苗合在一起打,結果孩子出現了不良反應。」張女士介紹道。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東京北區一所醫療機構將本來需要分開注射的麻疹・風疹疫苗,水痘疫苗和腮腺炎疫苗三種活病毒疫苗(生ワクチン)混合在一起一次性給孩子接種,導致一名一歲兒童發燒。
「我姐姐的孩子也是在日本出生和打疫苗,那時候醫生混了3個項目的疫苗一次打,孩子後來也發燒了。第一胎的媽媽都是新手,所以去打疫苗的時候,大多會聽從醫生的推薦,醫生說怎麼打就怎麼打,即便出現發燒症狀可能也會認為是疫苗本身的副作用,不會聯想到是因為混合打產生的問題。所以選擇醫院的時候要謹慎,減少打針次而混合打需要看孩子的體制」。張女士說。
日本醫院:自費看病無門檻,但不享受國民待遇
為了確認外國人是否可以到日本接種疫苗,本報記者以普通海外遊客的身份先後又諮詢了日本檢疫衛生協會,埼玉縣預防接種中心和一家位於日本新宿區的醫療診所,同時詢問了日本診所是否有「百白破」和「狂犬病」的疫苗。
日本檢疫衛生協會表示,不是在日本出生的海外兒童可以在日本接種疫苗,但是如果說在中國已經開始打疫苗了想繼續在日本接種的話,具體的情況需要與預防接種中心進行相談。其次,「百白破」的疫苗日本醫療診所也有,但是像「狂犬病」這樣的疫苗,因為狂犬病在日本不是常見的疾病,所以並不是所有醫療機構都有。
於是,本報記者又撥通了埼玉縣預防接種中心的電話,埼玉縣預防接種中心表示由於中心是介紹預約制的,外國人如果想在預防接種中心打疫苗需要所住地區的政府或醫院開的介紹信才能享受免費的疫苗接種服務。其次,旅行籤證過來的外國人,沒有日本的住民票,無法去當地醫院開介紹信,所以無法在預防接種中心打疫苗。當然,選擇自費去其它診所打是也可以。
最後本報記者諮詢了一家位於新宿區的私人小兒科診所,診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長期滯在籤證的外國人自費在日本診所打疫苗雖然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按照日本的疫苗時間表從寶寶2個月開始打,所有疫苗針的費用將非常龐大的。
「一種疫苗不是一針就能打完的,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跟診所的醫生面談一下吧。」工作人員說到。
隨後,本報記者詢問是否可以一部分疫苗在中國打完,一部分在日本打。診所工作人員說道:「中國打一部分,到日本再打別的,這樣的做法當然是可以的。但是為防止重複打針,打哪些疫苗種類,這樣的事情需要跟醫生進一步相談。」
工作人員也表示,外國人如果有住民票的情況下,可以去當地的區或市政府辦理醫療證,申請免費定期疫苗接種。「沒有國民保險證,什麼都沒有,直接去醫院的話,當然如果本人願意自費的話,只要按要求繳納醫療費用,醫療機關還是會接納的」。
針對如何調節疫苗接種的次數,診所工作人員表示,「疫苗接種次數很多,所以四種疫苗合成一次打這樣的模式也有,比如根據疫苗的種類,先把四種合成一次打完,休息一個月後,再四種疫苗一次打,有很多組合方式。具體情況還需要跟醫生面談,確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