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每次我算年化收益率,都跟平臺公布的數據不一樣?是我算錯了還是被忽悠了?!」
一些長期理財、又對數字精準度特別較真的朋友,如果公布的年化收益率跟自己的驗算不一致,就認為平臺公布的收益率有問題。
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
上一期,數學達人孫老師用一個超級簡單的「神奇72法則」,搞定了如何計算收益率的問題。
本期《理財100問》,針對有數字潔癖、總算不準年化收益率的朋友們,再上一節數學課,教會大家如何正確計算和看待年化收益率。
音頻版:
文字版:
上一期《理財100問》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跟大家探討了如何計算收益率的問題。對於長期理財、又對數字精準度懷有「潔癖」的朋友們,對年化收益率這個數字可能更為執著,總覺得沒有辦法用一個直觀清晰的方式,把年化收益率完全看懂看透。
計算年化收益率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事實上,要算清楚年化收益率是極為複雜的一件事。
在開始學金融理財時,大家都覺得算年化收益率挺簡單。可在全世界金融集團內部,想算清年化收益率一點都不容易。
大家以為年化收益率是這樣算的——
一個期限之內的收益 ÷ 一定時間之內的本金 = 收益率
看起來簡單,可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不同的人投資的節奏是不一樣的,用這麼簡單的方式算出來的收益率通常不準確。
比如說基金定投,如果每次定投的時間點不一樣,就沒辦法算出每一筆錢一年或一天的收益是多少。再說得極端一點,很可能你看到的投資收益和某個基金公布的年化收益相差極遠,但是你怎麼也算不出公布的年化收益數據。
舉個簡單的例子——
去年你基金定投了1000元(10個月),到了年底本金加收益是1050元,那麼常規的收益率算法是:50 ÷ 1000 =0.05
很簡單嘛!
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每個月定投100元,那第一個月投的100元足以產生一年的收益,可是你最後一個月所投的100元,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產生收益。
也就是說最終增值的50元並沒有用足1000元本金產生收益。那如何告訴你這1000元的資金年化收益呢?所以你怎麼看,都覺得這50元跟平臺公布的年化收益不一樣。
還不明白?再舉個例子你肯定懂!
當我們去投資一支基金時,就好比是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行的速度有時快有時慢,有時甚至會往後倒退。你頻繁地在這艘船上下,最終你在這個船上走了多少公裡,跟你上下船的節奏有直接關係。
船本身公布它的平均速度或者今年總共走了多少公裡,不會因為你上船下船有任何變化,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今天坐船了,還經常上上下下,最後發現你所走的公裡數,跟船本身航行的公裡數相差挺大。
(終於講明白了,孫老師口乾舌燥去喝了杯水........
)
用簡單方法計算年化收益率
可以估算 不可能精確
有沒有一個簡單的辦法計算年化收益率呢?
答案是,簡單的辦法可以去估算,但絕不可能精確。因為你拆解開一筆筆的投資,核算成每個時間單位的收益後再年化,那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數學方程。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式去估算。
假如你在過去的一年裡,年頭的時候你的帳戶是0,然後每個月投了1000元,到年底就是12000元,而且都投資在某一艘船上,就是某一個基金上。你想驗算這個基金的收益率跟你看到的是否一致,但又不想用這麼複雜的數學工具,那我們可以這樣驗算:
你投了12000,全年獲得的收益一共是500元。你可以設定一個近似值,在1-6月份,你投了6000元,以後再也沒有定投過,用半年的時間得到了500塊錢的收益。那麼500÷6000=8%,全年大概就是18%-19%。
你再看這支基金所公布的實際收益,如果兩個數據相差不多,這就算是一次驗算了。
不要糾結於一點點的數值偏差
選對一艘船才能走向財務自由
如果期望絕對精確的數值驗算,那所需要的數學工具就會極為複雜(複雜到基本沒什麼人能看得懂),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糾結於一點點的數值偏差,我們需要花時間慎重考慮的一件事就是:選對一艘船。
只要這艘船的大方向跟我們的人生目標是一致的,我們按照自己的節奏,該上船的時候上船,該下船的時候就下船,再時不時找一個結算期限,估算一下最近的收益,就OK了。
如果「理財潔癖」小達人們非要鑽牛角尖,去驗算那些精確到小數點以後幾位的數值,那只能通過專門的金融計算工具,通過很複雜的編程技巧,才有可能驗算出完全一致的年化收益率。
我認為,那麼大費周章去驗算一個絕對精確的數值,違背了我們理財的初衷。
我們理財的初衷就是返璞歸真。學了一堆理財原理之後,我們的生活方式跟原來並沒有改變,但是我們的人生卻邁向了財務自由。
本文編輯:曉章
本公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產品廣告
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