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光溫室的修建,葡萄栽培的設施因地域不同和栽培的目的不同而差異很大,在南方有避雨栽培的避雨棚,在北方有反季節栽培的塑料拱棚和日光溫室。在葡萄延遲栽培中由於栽培地大多選擇在冷涼地區或者高寒山區,葡萄的生產主要以延遲栽培為主,所以葡萄延遲期對溫度和光照有特殊的要求,由於生長後期對溫度和光照的特殊要求,使得用於葡萄延遲栽培的設施必須具備蓄熱、保溫等條件。
在葡萄的延遲栽培中應用最廣的是日光溫室,節能型日光溫室是指唯一利用陽光作為熱源,冬季寒冷季節無需要加熱設備補充熱源。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磚牆體日光溫室和土牆體日光溫室。在生產實踐中除了極少數的試驗棚和觀光棚具有較高的配置外,絕大多數的日光溫室都是果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修建的,也正是這些「土溫室」成本低、保溫好、效益高,在葡萄延遲栽培中充當生產設施的生力軍,為市場提供絕大部分的葡萄延遲產品。
在葡萄延遲栽培中除了對設施要求具有一般設施生產的條件外,還應具有葡萄設施延遲栽培的特有條件,這就是設施的後期保溫性和採光性要好,這樣才能在葡萄延遲栽培中提供葡萄生長發育的適宜條件,保證葡萄的品質和產量。現就葡萄延遲生產中應用最廣的日光溫室的修建技術介紹如下:
溫室的施工和安裝,溫室地選定和成本預算後緊接著就是溫室的修建,溫室的修建要經過放線、牆體施工、鋼屋架安裝、扣棚膜等步驟。
建設參數,日光溫室的建設參數主要有跨度、高度、角度、厚度、長度。
①高度,主要有脊高度、立柱高度和後牆高度等,檁條長為2.6~2.8米,個別海拔高、大風天氣多的地方可適當增大;採用半地下式建造,室內地面下挖0.3~0.5米。後牆高度3~3.4米,包括後牆體外側的女兒牆高度0.6~0.8米,一次性能建起牆體的不再修建女兒牆。前屋面前坡垂直高度l.0米。
②角度,可依據各地地形地勢和光照條件適當調整角度,最大不超過南偏東5度和偏西10度。後屋面內側與地平面的夾角,一般為40~45度之間。
③厚度,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的松山鎮採用牆體基部厚2.0米,金強川區基部厚1.7米,天堂鄉基部厚1.6米後保溫效果良好。保護層為幹土和草土,厚10~20釐米。有條件的地方後屋面內側應用聚苯板材,外側選用複合磷美材料,並作好防水處理,可達到安裝方便,重量輕,保溫效果好的目的。海拔高且大風多的地方建溫室時,可採取多種措施適當加寬後屋面,其垂直投影寬可增至2.2米,以便增強溫室的保溫性能。
④長度,指溫室東西長。一般為50~80米,亦可按地形地勢因地制宜。最長不超過120米。溫室過長後夏季中部溫度過高不易調控,冬季遇上強降雪天氣,中部立柱和鋼屋架的支撐力有限,容易發生垮塌。
二、放線,在溫室建設地選定後,建設日光溫室前的第一步就是進行放線,也可依地形地貌適當調整角度,溫室的朝向是南北朝向,正南或者根據當地的條件向西偏5度或者向東偏5度,日光溫室的標準長度是60米,也可根據當地的地勢地塊適當的延長或縮短,但是最長不要超過120米。因為太長後對建設材料的抗雪。抗風有了新的要求,棚的跨度在7~8.5米間較為合適,線放好後用白灰或者木樁進行標記,然後按照標記進行施工。
三、施工時間,施工時間應該在本地區土壤封凍前或完全解凍後。一般在冷涼地區和高寒山區最佳的施工時間是6~10月份,這一階段平均氣溫在15℃以上,有利於泥土的夯實、混凝土的硬化和工期的進度。
蓋後屋面:先將厚4釐米木片橫鋪在模條上,用鐵釘固定,在木板上鋪上舊棚膜,然後把玉米稈、麥草等秸稈鋪在棚膜上墊滿後屋面,踩實。然後鋪3釐米厚的幹土,最後抹3釐米厚的草土,使整個後屋面成為南高北低的斜坡,坡面平整無縫。或在擦條上橫拉12~18道鐵絲,以20釐米左右的間距均勻分布,拉緊鐵絲。然後在上面鋪舊棚膜、草簾,其上再鋪幹樹枝或秸稈做成保溫層,在保溫層上抹草土做成防護層。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