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家公司被指搶註人大校徽 回應:商標相似

2020-12-13 福州新聞網

  微博截圖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 王逸群)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說起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徽,不少人肯定印象深刻。三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構成了人大的校徽。這三個「人」則分別代表著「人民」、「人本」、「人文」。據了解,人大的校徽Logo是由88級校友章葉青歷時七年設計而成的。但是近日有消息稱,人大用了10多年的校徽圖案竟然面臨著「易主」的危險。

  福建省有一家公司名為「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公司的法人代表近日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公司已成功註冊了與人大校徽的核心圖案非常相似的商標,並配有「人大商標期滿未續,情何以堪」「踢館」等字樣。一時間該條微博引發了廣泛關注,有部分網民批評「春回大地有限公司」存在「搶註」商標的行為。那麼,中國人民大學校徽遭遇「搶註」是否屬實?背後原因是什麼?人大還能繼續使用「三人行」的校徽嘛?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莊學恩在新浪微博發布消息稱,因為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到期沒有續展,該公司已成功註冊與人大校徽核心圖案「人人人」非常相似的商標。

相關焦點

  • 泉州一家公司搶註人大校徽? 公司:只商標相似
    在2004年11月由《中國青年報》舉辦的「公眾最喜歡的大學校徽」評選中以34%獲選率名列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商標,有效期到期後沒有及時續展,而日前泉州泉港一家公司成功註冊與之高度相似的商標。中國人民大學(以下簡稱「人大」)的校徽被泉州公司搶註了?此事引發多方關注。事件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沒續展 泉港一公司註冊相似商標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徽(Logo)由該校1988級校友章葉青歷時七年設計而成,於2002年10月1日起試用,2003年4月正式發布使用。
  • 「人大校徽商標被搶註」的警示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正陷入風波:一個名為「莊學恩」的認證微博,近日發帖稱人大校徽圖案的註冊商標有效期滿但未續展,而其微博配圖顯示,福建省一家名為「泉州市泉港區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回大地公司」)的申請人
  • 人大校徽商標被搶註或是件好事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正陷入風波:一個名為「莊學恩」的認證微博,近日發帖稱人大校徽圖案的註冊商標有效期滿但未續展,而其微博配圖顯示,福建省一家名為「泉州市泉港區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請人,已成功註冊與人大校徽的圖案非常相似的商標。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莊學恩。
  • 人大校徽商標到期被搶註 被福建一公司註冊相似圖案商標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回大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莊學恩發布微博稱,因為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到期未續展,該公司已成功註冊與人大校徽核心圖案「人人人」非常相似的商標。
  • 商標被搶註 人大校徽「惹」風波
    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正陷入風波:一個名為「莊學恩」的認證微博,近日發帖稱人大校徽圖案的註冊商標有效期滿但未續展,而其微博配圖顯示,福建省一家名為「泉州市泉港區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回大地公司」)的申請人,已成功註冊與人大校徽的圖案非常相似的商標。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莊學恩。
  • 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未續疑被搶註 人大可宣告對方商標無效
    福建省有一家公司名為「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公司的法人代表近日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公司已成功註冊了與人大校徽的核心圖案非常相似的商標,並配有「人大商標期滿未續,情何以堪」「踢館」等字樣。一時間該條微博引發了廣泛關注,有部分網民批評「春回大地有限公司」存在「搶註」商標的行為。那麼,中國人民大學校徽遭遇「搶註」是否屬實?背後原因是什麼?人大還能繼續使用「三人行」的校徽嘛?
  • 「人大校徽被搶註」當為全國高校鏡鑑
    原標題:「人大校徽被搶註」當為全國高校鏡鑑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春回大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莊學恩發布微博稱,因為中國人民大學校徽商標到期未續展,該公司已成功註冊與人大校徽核心圖案「人人人」非常相似的商標。(12月11日《法制晚報》)10年之前,我國一大批高校的校名、校徽及其重點建築、附屬學校等,紛紛成功申請了商標註冊。
  • 【芥末晚報】上海推出國內首本小學男生性別教育教材;人大校徽商標...
    【芥末晚報】上海推出國內首本小學男生性別教育教材;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未續被搶註 作者:燻燻 發布時間:
  • 商標惡意搶註如何應對?北京高院回應↓境外商標搶註風險需注意↓
    01.官方對商標搶註問題作出回應9月25日,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京召開,對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同仁堂1989年,北京市藥材公司發現其「同仁堂」商標在日本被搶註。該公司遂以「同仁堂」為公眾熟知的馳名商標為由,請求日本特許廳撤銷該不當註冊的商標,日本要求提交「同仁堂」系我國馳名商標的證明文件。
  • 原標題:家長搶註校徽LOGO反訴學校侵權 這樣的「奇聞」以後不再有
    東城百餘中小學集體註冊「商標」      本報訊(記者李莉)從今天起,東城區百餘所中小學和民辦教育機構都將擁有自己的「商標」。根據我國商標法規定,教育系統涉及的「校名、校名的簡稱、校徽、其他標記等」均可作為服務商標予以保護。校名、校徽是學校的無形資產,將校名、校徽註冊成服務商標是保護學校名譽和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手段之一。   近幾年,嚴重的侵權行為屢見不鮮。我國知名院校的商標被搶註、侵權的事例頻頻發生,使學校的聲譽蒙受了很大的損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東城區的部分學校也曾經遭遇過侵權事件。
  • 中國人民大學差點失去校徽!
    人大校徽商標到期未續展被搶註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將校徽圖案-3個並列的篆書「人」字圖形申請為商標,主要申請類別為41類(教育;提供培訓;娛樂)、第35類(廣告;商業經營;商業管理;辦公事務2004年,該商標獲得註冊,專用期限為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  2014年,校徽圖案商標專用期限到期時,令人意外的是,人大未對此商標申請續展,6個月寬展期過去後也未提出續展申請。
  • 小豬佩奇商標搶註 小豬佩奇原創公司是哪一家
    不少商家看到佩奇的火熱,都紛紛開始註冊商標。  據了解,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家庭和品牌業務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Niall Trainor)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根據侵權銷售的絕對數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僅在中國,我們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 秦皇島一公司搶註商標敲詐牟利
    而投訴者是一家經營範圍與情趣用品無關、專賣骨灰盒的公司。 這家公司曾申請註冊100多個諸如「DIESEL」等國外大牌及「自衛」之類情趣用品店常用的商品描述詞彙,並且對被投訴的網店揚言「要撤訴,給五千,而且只免費使用到年底」。
  • 「毛不易」商標被搶註?有公司申請「毛不易掉」商標生產牙刷
    近日,有媒體報導,有關毛不易的多個相關商標被搶註,甚至有公司申請的商標叫「毛不易掉」。↑歌手毛不易(資料圖)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這些商標中有16項申請已經被認定為無效,還有20項商標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其中一個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的商標為「毛不易掉」,是西安一家酒店管理公司將商標申請用於牙刷等商品。
  • 北京多所中小學名校校名、校徽被惡意搶註
    多所中小學名校校名、校徽被惡意搶註 防禦性佔位築起商標防護牆  □事件回放  在越來越講究品牌效應的市場面前,很多知名學校「躺著也中槍」,學校名氣越大,校名、校徽就越容易被搶註。一些商業培訓機構魚目混珠,打著名校的名頭進行虛假宣傳,在無償佔有名校品牌帶來的附加價值的同時,也給學校形象抹了黑。
  • 少林寺回應註冊666個商標:保護商標利益毫不含糊
    原標題:指森馬侵權的嵩山少林寺註冊了666個商標,含東西南北少林嵩山少林寺的知產侵權聲明隨後,森馬服飾方面回應稱,得知此事後很驚訝,森馬是通過少林寺所屬單位的合作公司獲得授權,正在和合作公司進一步溝通中。但截至9月13日,森馬方面再未對外有過公開回應。而記者檢索多個電商平臺發現,被指侵權的系列服裝已下架。澎湃新聞向客服詢問下架原因,但未獲回應。
  • 丁真商標遭惡意註冊、搶註者開價18.8萬元?國家知識產權局有回應
    時隔僅20幾天之後,近日,「丁真等商標遭惡意註冊」「國知局回應惡意註冊囤積商標」兩則消息同時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不僅如此,有媒體披露,湖南一家申請註冊「丁真」商標的公司,商標尚未獲準註冊,便開出高達18.8萬元一件的商標轉讓價格。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類似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張家輝和貪玩藍月公司因為「渣渣輝」商標搞得不愉快,B站著名UP主敬漢卿的名字去年被一家名叫鏡湖區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的公司搶註了商標,對方要求「敬漢卿」停止使用自己的名字,立即停止在各個平臺發布作品,並要求他對於侵害商標使用權的行為進行賠償。嗅到熟悉的味道了麼?
  • 外資化妝品頻遭「山寨」,政府發文整肅惡意搶註商標
    相似商標帶來了尷尬,2016年5月的第21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兩個3CE竟然同時亮相,「韓國版3CE」和「中國版3CE」商標之爭也被正式端上檯面。 韓國3CE的對手還不止一家。
  • 搶註李文亮商標被駁背後:搶註成功高價轉售
    在他去世後,兩家公司申請將「李文亮」註冊為商標。隨著輿論發酵,兩家公司公開致歉,並申請撤回。3月5日,事件有了新的進展,一批「李文亮」商標註冊申請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駁回。不只這些,一天前,「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等一批商標註冊申請也被駁回。在這背後,是一條蟄伏於智慧財產權領域甚久的「商標搶註」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