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18日電(記者 塗恬)以強化國際化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引進國際學術前沿、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與推廣為目標,為期一個月的2016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小學期」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據悉,在今年的「國際小學期」舉辦期間,將有來自全球各大知名高校與國際機構的112名外籍教師參與授課,各種學術講座、論壇和國際熱點問題演講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亮點紛呈。
記者了解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小學期」制度始於2012年,當時該校對教學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從原來的二學期制調整為了「16周+16周+4周」的三學期制,以4周小學期為切入,增設暑期國際學校,設立了以發展學生國際化能力為中心的「國際小學期制」。而自「國際小學期」設立以來,共有來華境外教師545人次在該校開設總計424門國際化課程,在校本科生累計修讀14341門次。開辦國際學術講座總數達到64場,參與學生近萬人次。在校本科生境外遊學交流784人次,修讀234門課程。
除了各類課程與講座外,「國際小學期」目前也已經發展成為了該校開展各類培訓學習、國際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例如,在2014年、2015年「國際小學期」期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就與史丹福大學國際發展中心共同主辦,亞洲發展銀行(ADB)、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IDE-JETRO)及清華大學協辦了二期「全球價值鏈講習班」,先後邀請了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學院及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斯坦福國際發展中心、世界銀行集團貿易與競爭力全球實踐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亞洲發展銀行等多家國際機構的頂級專家進行授課交流。
2016年7月4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五個「國際小學期」再次隆重開學,據校方介紹,本次暑期國際學校確定獨立開課112門,與國際學院聯合開設共享課程25門。其中,新增81門內容豐富的全新課程,「換新率」達到71%。外籍教師超過50%來自美國,教授、副教授授課比例達到90%。在獨立開設的精品優質課程中,包含5門數學與自然科學課程、9門社會科學與可持續發展課程、30門跨文化交流課程、10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3門語言與文學研究課程、5門藝術與美育課程、49門專業與學科前沿課程以及1門特色體育課程。
此外,學校還邀請到了哈佛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的教授及WTO組織的學者開設18場高端專題學術講座,為同學們帶來相關學科的國際前沿知識,進一步濃厚國際化學術氛圍。
另據了解,今年的「國際小學期」期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還將舉辦「第五屆UIBE國際問題暑期論壇:國際社會中的中國國家治理」、面向北京市內六所外語外貿類高校學生的暑期「創新創業實訓營」、2016全球價值鏈講習班、「澳大利亞青年領袖團暑期商務漢語體驗營」、「龍脈相傳•青春中華」第十三屆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第二屆「精算與保險國際論壇」、2016年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暑期漢語文化體驗營等各類精彩紛呈的校際合作和學生交流活動。
(編輯:陳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