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很久以前學生的家長與我交流(現在那個孩子正在讀高中),悔恨自己在孩子小學階段只注重孩子語數外的學習,忽視了科學科目。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感慨呢?因為孩子選學了理化生學科。雖然自己的孩子成績也不錯,但與頂尖學生相比,不僅知識「孤陋寡聞」,而且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遜色不少。聽了他的傾訴,我也感慨很多,相信還有很多家長也有如此感受。
小學科學學科到底是怎樣一門課程呢?簡單地說,小學科學包括簡單的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自然學科的知識。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探究--用實驗證實或證偽。小學階段的實驗以定性探究為主,含有少量的定量探究,從五年級開始,對比試驗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重要實驗方法。
以我個人觀點,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目的,知識的學習是次要的,培養孩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有了學習興趣以後,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就會逐步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今天分享一份青島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期末模擬卷,檢測一下學生的學習成果吧。既然家長了解了科學這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明白了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看到孩子的考試結果時就不要太糾結分數的高低了,最好能讓孩子給家長當一下小老師,說不定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更有幫助呢!想下載這份試卷的話,可以採取「圖片另存為」的方式,後面附有答案,大家可以參考。相信有理工科潛質的學生都能得很高的分數。
下面是答案,僅供參考:
中國自古以來把人的發展路徑分為三大類:從政從商搞學問。我個人認為,搞學問是最好的選擇,搞科研應該是搞學問的一個分支吧。科教興國是國家的大戰略,並且正在下大力氣推行;經歷了疫情的影響,咱們普通老百姓也感覺到了科研的重要性;相信科研人員的待遇會越來越好,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最優秀人才跨入到科研隊伍中去。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撰文不易,歡迎給予鼓勵性評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