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攝影照片都是黑白的,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彩色攝影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普及,色彩無疑對照片的效果來說很重要,不同的色彩傳達不同的氛圍,或溫暖,或冷豔、平衡。
首先我們要認識色彩,認識色彩的最快捷方式就是通過色相環。下圖就是一張色相環,有黃、橙、紅、紫、藍、藍綠、綠、黃綠這8個主要色相,每個基本色相又分為3個部分,組成24個分割的色相環。在24色色相環中彼此相隔12個數位或者相距180度的兩個色相,都是互補色關係。
下面來講互補色與當下流行調色風格的關係,最主要的互補色有6組,分別是紅綠 、橙色青色、橙藍、橙黃紫色、黃紫、青橙洋紅。比如當下很流行的糖果色就是整體冷色都偏青,整體暖色都偏橙紅,其它雜色被大量消除,形成較為強烈的互補色對比。再比如賽博朋克風格,主色調是洋紅和青色,也是互補色的對比。
糖果色照片
賽博朋克風格照片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運用了互補色的照片,情感宣洩比較強烈,給人的感覺是不安定、躁動的,如果想達到互補色平衡的話,可以通過減弱色相對比和減小面積對比實現。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顏色是複雜多樣的,互補色、相鄰色很常見。相鄰色就是色相環上相近的顏色,比如橙色與橙紅色、亮黃色和土黃色等等。在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選擇這樣的場景,比如太陽落山後的30分鐘天空呈現藍色,與城市暖黃的燈光相輝映,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補色對比。同時後期用手機修圖軟體可以加強這種對比,切記對比不能太強烈,最好的情況是實現顏色上的平衡。
最後總結,想要秒懂手機攝影的色彩,關鍵是要對色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當不能駕馭複雜色彩時,少即是多,運用互補色、相鄰色去為照片營造一個適合的效果。要避免狂拉飽和度的誤區,飽和度不是越高越好,飽和度太高會使得照片中的畫面花裡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