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成熟季 摘梨現場
「現在果樹被『認養』了,我們就不用再為銷售發愁了!」4月21日上午,在雲和縣元和街道「不梨不棄、元和有禮」文明實踐項目啟動儀式上,該街道包山村村民張阿會感慨道。
活動現場,張阿會與公益養梨人徐曼籤訂了100斤雪梨認養協議,這意味著張阿會家的100斤雪梨在尚未成熟之前,就已經賣出去了。
元和街道是雲和雪梨種植的發源地和主產地,雪梨種植面積達1500餘畝。近年來,經過精準扶貧,街道共有20餘戶低收入戶開始種植雪梨,共計100餘畝。但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雪梨銷售成了種植戶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梨梨養成」認養券
為加快產業發展,助力低收入農戶增收,元和街道創新啟動「梨梨養成」認養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及團體加入公益養梨人隊伍,助力梨農增收致富。
據了解,「梨梨養成」認養活動以100斤雪梨為一個認養單位,公益養梨人與梨農籤訂協議後,一次性向梨農支付定金500元。被認養的雪梨仍然由梨農進行管理,工作人員在公益養梨人微信群裡定期推送梨樹「成長記錄」。
果子成熟後,公益養梨人可以帶上家人或朋友前往體驗採摘或由梨農代為採摘,並按照認養斤數以市場價支付尾款。
啟動儀式
「認養雪梨,不僅能採摘、品嘗新鮮的雪梨,節假日還能到梨園裡遊玩、欣賞梨園美景,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有意義。」公益養梨人吳浩表示,自己在線上看到元和街道推出的「梨梨養成」認養活動後,當即聯繫了街道工作人員並認養了100斤雪梨。「我們將不斷加大幫扶力度,通過各種方式為梨農們解決銷售等實際困難,讓雪梨真正成為『好種、好賣、好吃、好掙錢』的『神仙果』」。元和街道黨工委書記周世福表示。
截止目前,10餘位公益養梨人已加入「梨梨養成」認養活動,2000餘斤雪梨已被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