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的神話故事和古詩詞中,總少不了月亮的身影,從古至今月亮對於人類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含義,古代的文人墨客把月亮當作寄託相思之情的信物。雖然兩人相隔萬水千山,但是仰望著同一輪明月,就像是從未分開一般。
古時候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人類智能夠仰望星空,去看一看遙遠的月亮,自從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航空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類也終於脫離了地球的桎梏,去到了日思夜想的月球。月球距離地球還是非常近的,但是月球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由於月球上缺少大氣層,而且充滿著大量的宇宙輻射,人類是沒有辦法在月球長時間停留的,根據科學家的統計來看,目前只有不到600名太空人成功進入過太空,只不過這些太空人大部分都在近地軌道上飛行,是沒有辦法眺望到整顆地球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去到過月球,並且在月球上看地球的人類,只有12位。這12名太空人都是當年的阿波羅計劃中的太空人,由於它們是在月球正面登陸的,所以說在潮汐鎖定的情況下,月球的正面始終朝著地球,當太空人登陸月球後,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自己的故鄉。
我們都知道太空人的心理素質是非常強大的,他們在執行飛行任務前早已經接受了夜以繼日的嚴格訓練,但是當他們真正的站在月球上,仍然會感到深深的恐懼感,特別是在仰望我們的藍色星球時,一股無力感也會油然而生。由於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的,所以即使是在白天,月球的天空也是黑色的。太陽光不會投射到四面八方,天空顯得一片黑暗,只有數以萬計的星星圍繞其中,而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我們的藍色星球。
地球的體積還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在朝向月球的那一面被陽光照射後,地球的大小甚至是滿月的14倍,如果某一位太空人有著巨物恐懼症,那麼也會感到地球撲面而來,身體直冒冷汗,甚至呼吸不暢。在月球上,地球看起來是靜止不動的,雖然相差著38萬公裡,但是地球和月球卻是截然不同的兩顆星球。
現在有許多人認為月球上有著外星人基地,但是按照月球的環境來看,生命出現的概率還是非常低的,並且月球上的宇宙射線非常強烈,沒有氧氣和充足的液態水,晝夜溫差也是非常大的,白天的月球溫度能達到100多攝氏度,又怎麼能夠適合生命生存呢?
所以當太空人置身於寸草不生的月球當中,是當他們看到黑色天空,一顆藍色星球顯得極為耀眼,這實在讓人感到有所害怕,地球仿佛被無邊的黑暗所籠罩,或許在某個瞬間就會被完全吞噬,這樣看來地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沒有了地球的庇護,或許人類的出現也是一個未知數。
隨著人類登月計劃的成功,這麼多年來我們也向宇宙發射了許多的探測器,隨著衛星脫離了地球的桎梏,去到了遙遠的宇宙,我們也看到了真正的地球模樣,旅行者1號就曾拍攝到過這樣一張照片,在偌大的黑暗背景中,地球只是一個小藍點。雖然這個小藍點在宇宙中只算得上是滄海一粟,但是卻孕育出了世間萬物。
在看到這樣的照片後,科學家也不免感到深思,一顆小小的圓點竟然孕育出了數億人口,而地球上人類的文明發展都要在這顆小小星球上進行,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與宇宙的關係,在宇宙中人類的第1位是在太小了,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謙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