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11月25日,山東省首款政府指導的普惠型專屬補充醫療保險——「淄博齊惠保」投保正式結束。參保人數達121.36萬,首年參保率28.32%,這是繼「東莞市民保」實現參保人數破百萬、「淄博齊惠保」率先創立「共保體」模式、首款省級「共保體」模式普惠險「河南豫健保」上線後,騰訊微保入局惠民保險後迎來的又一突破。
騰訊微保此前宣布聯合各地政府、保險公司打造「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計劃」,創新推出「全民保」服務專區。推出三個多月以來,該計劃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落地。騰訊微保方面表示,未來三年,微保將在全國100個城市定製普惠保障,提供持續可信賴的惠民健康保障解決方案。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為「惠民保」業務發展指明方向。對於「惠民保」的運營主體來說,如何在監管指導下實現政府、保險公司及其他參與主體的共贏,是各方都在探索的答案。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監管最新要求及目前80多款落地產品來看,「惠民保」的健康發展應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一是,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督指導及增信。是否有政府背書,將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信任度甚至參保意願,最終影響產品的參保率。
二是,可持續的項目運作模式。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自願參保」的方式,在不增加地方財政支出的基礎上,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定製化、可持續的惠民保障。這就需要參與主體具有平衡好政府、保險公司、參保人等多方關係並且服務好各個環節的能力。
三是,強大的網際網路生態支持。產品設計只是「惠民保」運行的第一步,如何將保障迅速送到用戶手中也至關重要。因此,參與主體是否擁有系統化的營銷生態以及優化投保效率的能力頗為關鍵。
四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強大中臺體系支持。「惠民保」往往是以城市為單位在全國落地推行,要想高效完成大體量的產品設計運營,完善的業務中臺體系必不可少。
五是,構建健康生態圈的連接能力。「惠民保」與醫療健康的深度結合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若參與主體能夠協同行業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健康生態圈,將為其發展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騰訊微保相關負責人表示,「惠民保」為醫保與商保的融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前方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監管新規的出爐,為「惠民保」的規範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將「惠民」理念真正落實並保證可持續運營,仍需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去服務民生保障,這也對參與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騰訊的一份子,微保將依託騰訊億級用戶規模與科技能力,以及30餘座城市的實踐經驗和「微保模式」整體解決方案,從「惠民保」的操作模式、保障責任、健康服務等層面持續發力,助力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