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鎮忠:彩虹山上植綠人

2021-01-09 邢臺網

10年綠化荒山6000多畝、栽種樹苗42萬株、修路21公裡

郭鎮忠:彩虹山上植綠人

本報記者楊永麗

在邢臺縣西黃村鎮北會村南有一座山,叫彩虹山。山上常年住著一位退休老人,他帶領著「育林軍」,用近乎固執的堅持,為家鄉的大山披上綠裝。他叫郭鎮忠。

郭鎮忠今年66歲,是邢臺縣林業局的一名退休幹部。10年來,他綠化荒山6000多畝,栽種樹苗42萬株,修路21公裡,憑著一股執拗勁兒,硬是把光禿禿的荒山綠化得林豐草茂,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太行「愚公」。

郭鎮忠的老家是西黃村鎮南小莊村,與北會村相鄰。2009年,他退居二線。回到家鄉後,他看到的是滿目瘡痍的彩虹山。「過去,我們這兒流傳著『南泉至北泉,彩虹天天見』的美麗傳說,說山上有兩處泉水,清泉湧流,相互映襯,天天現彩虹。如今,泉眼裡沒水,彩虹再也不見了。」老人痛心疾首。

「一定要讓荒山變綠,讓彩虹山變美。」郭鎮忠懷揣綠化家鄉荒山的夢想,承包了北會村、南會村的6000多畝山場。「剛開始的時候,真難,光禿禿的荒坡,沒有地表水,地下水也開採困難。」老人的眼裡閃著淚光。

「好在,在鄉鎮工作時,我經常上山種樹,後來到了林業局,更是經常和林木打交道,經驗豐富。」郭鎮忠說,彩虹山乾旱少雨,屬於紅砂巖和石灰巖巖層接合部,是典型的無林區和疏林區斷帶。山上條件差,水土流失嚴重,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一定要科學種樹。

他上山看地形,下坡測數據。不久,一套集雨工程創新完成。根據地理位置,結合匯水面積大小,開挖攔水渠,層層攔蓄,在匯水集中處建水窖、蓄水池,實現互聯互通,匯集自如,自流灌溉。「要讓老天的饋贈都留在山上」,解決了水源問題,他的眉頭漸漸舒展。

在山上種樹,高標準整地是關鍵。郭鎮忠踏遍山場的每一個角落,根據山場不同區域的地理條件,獨創了多種整地造林模式。比如,遇到石頭多的地方,他就在石頭層上開鑿大坑,將開挖出來的石塊圍在坑的周圍,然後再往坑內客土,他把這形象地稱為「大坑客土整地造林模式」。「石板壓草,水土不跑,枯草腐爛,變成肥料。」郭鎮忠說,山上的許多樹,就是這樣一棵一棵栽上去的,如今有些側柏已經長到兩米多高,翠綠挺拔。

5月2日,記者站在彩虹山的最高點上,舉目四望,滿眼綠意,美不勝收……「天明出徵,日落收工,一身臭汗,渾身輕鬆。」他這樣總結自己每天的治山工作。他的家在市區,可他卻和老伴常年住在山頂的望火樓裡。他常常說,「防火重於泰山,這些樹苗就像我的孩子們,我一刻也捨不得離不開他們。」

山腰處,記者看到這樣一條標語:「滴水必攔蓄,寸草必保護,寸石必利用,寸地必綠化,寸山變寸金。」這是郭鎮忠種樹治山的理念。10年來,也正是憑藉著這份執著與付出,他獲得了全國造林先進個人、全國綠化獎章、全國林業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稱號。

「榮譽屬於過去,我只有奮力前行。」郭鎮忠說,我有一個晚年的「綠色願望」,就是想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太行山綜合開發治理中,把「滴水必攔蓄、寸草必保護、寸石必利用、寸地必綠化、寸山變寸金」的治山模式推廣出去,讓更多的荒山變綠。

邢臺日報、牛城晚報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

獨家授權邢臺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

相關焦點

  • 在百姓心中「植綠」 大興區魏善莊鎮園藝驛站建成開放
    大興區魏善莊鎮林業站站長任建峰介紹。近日,魏善莊鎮新建成的園藝驛站正式掛牌成立,又為老百姓的休閒時光增添了一個新去處。 設計、展擺、維護,在區園林綠化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建,魏善莊鎮第一家園藝驛站開始運行。
  • 【植樹】市領導及志願者等近百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百歲山上植梅花...
    【植樹】市領導及志願者等近百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百歲山上植梅花,長壽梅州再添綠 2020-04-0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七旬老人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
    中新社蘭州9月1日電 題:日本七旬老人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中新社記者 南如卓瑪這是74歲的日本老人武田英文第26次造訪甘肅。看到敦煌戈壁上的胡楊林挺拔翠綠,9月1日在返回東京前,他再次強調,一定會把綠化甘肅事業一代代做下去。
  • 昌平東小口鎮小辛莊村拆舊建新植綠 工業大院變百畝"花海"
    「家門口就能看到浪漫的薰衣草,一陣風吹過來,家裡都能聞到淡淡的香味兒,真是舒心……」時值盛夏,北京市昌平區東小口鎮小辛莊村新植的百畝薰衣草、波斯菊、鼠尾花、石竹花等花卉競相綻放,每天晚飯後,村民夏豔秋都要繞著這片「花海」溜達兩圈,賞美景、聞花香。
  • 日本七旬老人武田英文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
    中新社蘭州9月1日電題:日本七旬老人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中新社記者南如卓瑪這是74歲的日本老人武田英文第26次造訪甘肅。看到敦煌戈壁上的胡楊林挺拔翠綠,9月1日在返回東京前,他再次強調,一定會把綠化甘肅事業一代代做下去。「2004年我第一次到蘭州,下飛機後看到光禿禿的黃土山,這在日本不可想像。」
  • [最美林業故事]日本七旬老人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
    [最美林業故事]日本七旬老人植綠甘肅15載:綠化地球不分國界 2019-09-16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木材商變「植綠人」:他在沙漠風口植樹13載
    從木材商變「植綠人」:他在沙漠風口植樹13載  新華社蘭州5月13日電(記者 王朋、連振祥)每天早上,王森都會帶上一把鐵鍬,開著他的小鈴木車,沿著每個沙丘邊緣走一遍,看看他栽植的樹木,13年來從不間斷。  58歲的王森是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下雙鎮沙河村的村民。
  • 低調炫富,郭碧婷花20萬給郭爸做全口植牙,種植牙真就這麼貴?
    而上過《女兒們的戀愛》的郭爸爸,在微博上活得像是個美食家,一日三餐都不忘記錄。 為此,靠譜牙醫專門去考古了《我家小倆口》,發現原來不是郭爸太嚴肅,而是他牙齒都快掉光了,所以習慣性的嘴唇緊閉!對於熱愛美食喜歡分享一日三餐的郭爸來說,牙齒快掉光了可真不是一件好事。
  • 【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有獎徵文活動評選結果公布,114篇作品獲獎
    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通州區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了2020年通州創森「大地植綠 心中播綠」有獎徵文活動。張聖倫《大地植綠,我們播綠用行動傳遞綠色之美》張溢賢《城市綠心,精神憩園》王靖璇《運河文化洋溢綠色》楊雨沫《心中的綠》
  • 我愛瀘州忠山
    瀘醫的校園是忠山。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我愛忠山》古話說:「山川鍾靈,人文毓秀。」山川的靈氣鍾錫於人,冶煉人的素質和秉賦,提升人的品德與才華。嘉、眉二州山川秀美,就出了郭沫若,就出了「蘇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以至於今天,好些人考大學,都還幾百裡去瞻仰三蘇詞,說是可以沾一點蘇東坡的靈氣。
  • 濱海區:科技植綠鹽鹼灘 四季青翠滿家園
    濱海區:科技植綠鹽鹼灘 四季青翠滿家園 2020-12-15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榆林市三年植綠大行動實施方案
    為了進一步加快塞上生態名市建設進程,推進全市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森林資源穩定增長,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建設生態榆林、和諧榆林,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開展「綠染山川、花滿古城,美駐沙漠」三年植綠大行動。
  • 走,我們種樹去——呼和浩特掀起春季植綠護綠熱潮
    穀雨過後的青城大地,春風吐綠,生機勃勃,正是植樹好時節。連日來,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群眾與社會志願者團體一起,加入植綠、護綠、愛綠的行列中,揮鍬培土,用勤勞的汗水為山川大地披上綠裝。
  • 秘魯的丹霞地貌彩虹山,五彩斑斕美不勝收,比甘肅丹霞地貌還美?
    秘魯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山地佔其總面積的3分之1,經濟不是很發達,很多人對這個國家沒什麼印象,相信來到這個國家的中國遊客也不是很多。甘肅有中國很漂亮的丹霞地貌,秘魯也有丹霞地貌彩虹山,兩者相比較,你覺得哪裡最美?
  • 往事越千年,從忠山到忠山公園,瀘州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但是還有另外一些事情,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在瀘州的忠山,也是這一年諸葛亮曾經屯兵此地,當時它的名字叫「寶山」。有一個傳說,亦真亦假,相傳當年諸葛亮屯兵江陽(今瀘州),在忠山上訓練士兵,以備南徵。當時,江陽一帶瘟疫流行,諸葛亮便叫人採集草藥百味,製成曲藥,合南城營溝頭龍泉之水釀製成酒取名蜀朝老窖。
  • 京郊四季花海,這個擁有彩虹步道、泳池、滑梯房的山上雲下民宿開業...
    鄉間民宿,解鎖花海田園的嚮往提起民宿,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洋氣的小樓、超大的落地窗、無邊的泳池...但是一提到鄉村,腦海中跳出來的可能就是設計土、設施差、毫無規劃等傳統的印象。然而,這個鄉村民宿,卻透過簡潔的設計,完善的規劃,融入當地村民的理念,傳達出品質感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民宿新理念。
  • 為了北山那一抹綠
    本可以安度晚年的他,因為心心念念著自己曾揮汗植綠的北山,加之其他人對這片山頭情況不熟悉,又再次毅然決然重回到這片傾注著他的汗水和希望的大山,他立志要讓北山充滿綠色……王寧軍所在的西寧市北山泮子山綠化區,海拔2220-2670米,綠化面積共247公頃,這片山頭遍地是石頭,在這種地帶種樹,談何容易。王寧軍和他的造林隊沒少碰壁。
  • 莒縣小店:國家級農業強鎮的「綠」姿態
    而在4月20日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公示公告》中,小店鎮榜上有名,成為全國259個擬列入本年度農業產業建設強鎮的鎮鄉之一。在這份含金量頗高的「成績單」裡,承載的是一份殊榮,一份鼓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 興化戴南、張郭、茅山三鎮合併!
    戴南、張郭、茅山三個鎮,人緣相親、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產業相似,三鎮合併,既有規劃的引領、園區的支撐,又能夠拓展發展空間,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集聚,真正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打造區域性中心小城市。就做好具體工作,葉冬華強調,要落實責任,把控節點。
  • 中國甘肅和日本秋田結好37年:從荒山植綠到守望相助
    中國甘肅和日本秋田結好37年:從荒山植綠到守望相助 2019-0830年前參與蘭州雁灘公園植綠的秋田縣造園協會會長加藤薰感慨道。  今年是甘肅省和日本秋田縣締結友城的第37年。8月28日至9月1日,秋田縣政府代表和民間友好人士受邀訪問甘肅,考察中日友好項目,研討接下來友城交流合作內容,並參加敦煌文博會閉幕式。28日下午,雙方籤署了進一步發展兩省縣友好關係的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