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記】豐都:細化穩崗措施 力推就業扶貧

2020-12-17 上遊新聞

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長期堅持還可以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近年來,我縣人力社保部門上下一心,統籌推進戰疫與戰貧,認真落實就業扶貧各項政策措施,全力推動貧困群眾「願轉盡轉」「願訓盡訓」「應穩盡穩」,就業扶貧工作成效明顯。

虎威鎮大池社區五角丘扶貧車間

打造創業園推動就業脫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貧困地區往往長期存在資源匱乏、產業量小質弱、抗風險能力弱等困難和問題。近年來,我縣創新就業扶貧之路,深入謀劃文旅融合發展,打無汙染綠色牌和原生態文化牌,集中打造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太平壩鄉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

太平壩鄉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旅遊資源富集、生態環境良好,曾先後獲「全國十佳生態文化旅遊鄉」「重慶十大最美特色鄉村」等榮譽,但是貧困一直纏繞在大山深處的群眾身邊。

「經過綜合考量,我們在太平壩鄉創建重慶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以夯實平臺為支撐、整合政策為牽引、優化服務為基礎,著力構建『三位一體』的返鄉創業帶貧機制,推動外出農村勞動力回鄉發展、返鄉創業、帶動脫貧。」縣就業和人才中心主任李萬權告訴記者,太平壩鄉組織貧困農戶、返鄉創業戶成立了豐都縣太平仙境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同時整合農業、扶貧、就業、鄉村旅遊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籌集170餘萬元打造文化、生態旅遊等硬體基礎平臺,於2019年10月成功申報創建重慶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

虎威就業扶貧車間工人在生產護膝

太平壩鄉黨委書記劉元偉說,經過長期發展,合作社已經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內涵化的道路,已發展社員單位143家(其中有建卡貧困戶54家),旅遊床位8000餘個,接待場地66700餘平方米,吸納362餘人就業,解決建卡貧困勞動力132人就近就地就業,目前已全部實現脫貧。

創辦扶貧車間助農就近增收

我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下轄30個鄉鎮(街道)共330個村(社區),其中貧困村95個,深度貧困村28個,貧困人口多、脫貧任務重。近年來,我縣按照「精準扶貧」的思路,通過依託本地區產業優勢、回引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方式,積極打造了一批就業門檻低、帶貧效果好、輻射效應強的「基地型、加工型、共享型」扶貧示範車間,有效促進了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真正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疫情期間護送貧困人員赴棗莊務工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三合街道童仙寨村把發展新型現代產業作為貧困群眾實現脫貧摘帽的有力載體,依託產業優勢,打造「基地型」車間,出租流轉農戶土地,集中連片率先打造1000畝枇杷產業園,農戶除了獲得土地租金外,還可獲得務工收入。

「我家裡有兩個孩子讀書,因此被認定為貧困戶,平時在枇杷園負責除草、修枝、整形、套袋等工作,每個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一年可收入2.5萬元。」 該村一組貧困戶劉會玲說。

群眾瀏覽勞務協作招聘信息

如今,三合街道依託本地枇杷產業,為村民搭建增收平臺,常年帶動16名群眾務工就業,其中建卡貧困戶13人,車間工人月均工資超過1700元。

縣人力社保部門積極開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回引工作,打造「加工型」車間,先後回引譚小平、彭天俊、楊先兵3位致富能手,返鄉創辦了豐都縣譚小平錫箔加工廠、豐都縣高大姐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豐都縣匯金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等3個就業扶貧示範車間,常年穩定用工人數達70人,其中農村建卡貧困戶37人,每人月均工資2000元以上,輻射帶動周邊群眾零散務工超1000人。

豐都植保無人機培訓貧困人員結業

李萬權表示,為充分發揮扶貧車間的帶貧作用,我縣不斷指導車間創新工作模式,讓貧困戶共享資源、共享技術、共享合作、共享紅利,打造「共享型」車間,主要採取「專業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戶」「龍頭企業 合作社 貧困戶」「技術指導 貧困戶」「貧困戶入股 合作社分紅 保護價」等模式,不斷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就業、脫貧增收。

貧困群眾參加月嫂培訓

目前,我縣已建成就業扶貧示範車間13個,累計促進109名建卡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同時,截至今年11月底,全縣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33919人,已超過2019年的32444人;「點對點」輸送183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山東幫扶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302人,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766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結存安置貧困勞動力1730人,實現了「量」和「質」的雙提升。(記者李林)

相關焦點

  • 政策穩崗 技能促崗 基層拓崗 渝北 就業扶貧「兩手抓」 穩崗增收防...
    「十三五」以來,渝北區人力社保局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要求,通過精準摸排區內貧困勞動力情況,提供精準就業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放扶貧就業補貼、開發公益性崗位等相關就業扶貧措施,讓貧困勞動力在渝北安心就業,通過務工實現脫貧增收。
  • 各部委各省份密集出臺穩崗就業硬招
    這是各部委為貫徹落實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精神的又一舉措。一個多月以來,各部委、各省區市在此前促就業政策的基礎上密集出臺穩崗就業的硬招實招,全方位、多層次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保障。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更是各部委、各省區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 華僑城集團:多措並舉 打好穩崗擴就業「組合拳」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實施國資央企「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部署要求,華僑城集團克服文化旅遊行業受疫情影響的巨大衝擊,快速響應號召、積極有序籌備,旗下18家二級集團及所屬89家三級企業共提供
  • 激活「一池春水」——甘南州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扶貧是推動貧困家庭擺脫貧困最有力的手段。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全州上下堅持將就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下足功夫、精準施策,積極打好就業扶貧「組合拳」,確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激活全州脫貧攻堅的「一池春水」。
  • 扶貧印記丨現代投資:與客溪同行 向幸福出發
    編者按:「脫貧印記」短視頻,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湖南21地、21支國資國企扶貧工作隊的鮮活故事,真實再現湖南國企扶貧故事的「此時此地」。其他黨委班子成員先後到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各分子公司也不定期的深入扶貧一線,助力脫貧攻堅。
  • 穩扶貧固發展 綿陽江油打出扶貧就業「組合拳」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楊明 通訊員 何琪琪):為全力穩扶貧、固發展,近日,綿陽江油出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就業扶貧十一條措施。  江油永勝鎮梓江村作為國家級制種產業基地,栽種有各類水稻作物。
  • 真崗真薪「扶根源」 人行烏魯木齊中支多途徑助力新疆就業扶貧
    真崗真薪「扶根源」 人行烏魯木齊中支多途徑助力新疆就業扶貧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曹勇 通訊員 劉文琪 周潔
  • 臨澤板橋鎮:就業扶貧促增收 幸福生活有底氣
    通訊員 宋璐婷「感謝黨的扶貧政策,幫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讓我家渡過了難關!」12月11日,臨澤縣板橋鎮西灣村建檔立卡脫貧戶吳成才對前來看望他的幫扶幹部高興地說。為使其家庭有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和就業渠道,今年年初鎮村幹部主動上門向他宣傳就業扶貧政策,推送就業崗位。妻子楊潤花積極參加了鎮上組織的中國結編織技能培訓,4月又被聘用到公益性崗位在家門口「上崗」就業,遠在烏魯木齊打工的兩個兒子,也都享受到了外出務工獎補資金合計7800元,一家年收入近7萬元。
  • 湖南啟動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拓寬以工代訓範圍、儘快...
    為有效應對國內外疫情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對就業的影響,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穩就業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決定啟動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重點包括拓寬以工代訓範圍和加大穩崗返還力度兩大內容。湖南第一時間響應。
  • 脫貧後,再加一把力(扶貧印記)
    臨江村今年新修的公路。何榮軍說,「脫貧後我們還會繼續留下來,為推動鄉村振興再加一把力。」 唐 正 王萬能攝影報導
  • 湖南啟動企業穩崗擴崗專項計劃 企業每人每月發放500元補貼
    湖南啟動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企業每人每月發放500元培訓補貼近日,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制定出臺《關於做好實施企業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細化以工代訓政策,明確補貼標準,結合實際對相關工作進一步明確。
  • 送崗上門、專車包機、穩崗補貼——江西復工開啟「加速度」
    在疫情下,一場復工接力賽正在江西進行,通過給勞動者提供送崗上門、專車包機、穩崗補貼等政策,將有「斷點」的產業鏈儘快「補上」。找得到:送崗上門 精準連結供需端今年51歲的李三連最近心情不錯。2月下旬,她順利和家附近的三保紙業扶貧車間籤約,找到了滿意工作,「多虧了縣裡的『線上走訪』小程序」。
  • 扶貧印記丨興湘集團:翻身記
    編者按:「扶貧印記」短視頻,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湖南21地、21支國資國企扶貧工作隊的鮮活故事,真實再現湖南國企扶貧故事的「此時此地」。翻身村坐落於鳳凰縣麻衝鄉東部,是一個純苗族居住的深度貧困村。
  • 京投公司:讓扶貧工作在京畿之地落「業」生「根」
    產業實實在在落地了,扶貧工作的根才能紮下來,扶貧效益也才能更長久,更有帶動性。在項目推進中,京投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北京市委、市國資委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部署,把河北京車造車基地作為推進產業扶貧帶貧的典範,充分發揮項目優勢、產業優勢,細化分解扶貧目標,把京投公司的扶貧工作在京畿之地扎得牢靠長遠。
  • 黔西南:外輸內拓 穩崗就業促增收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黔西南州在就業扶貧上堅持外輸內拓穩崗就業,聚焦脫貧攻堅、重點困難群體和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有效推進務工人員穩崗和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促增收。浙江省寧波市是黔西南州的對口扶貧協作城市,同時也是黔西南州開展勞務輸出的重點地區。今年,兩地通過多方面溝通協調,推進勞務協作渠道全面暢通,通過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到寧波務工的黔西南籍人員達到兩萬多人,並且黔西南州在寧波市設立了多個勞務協作站,共同做好就業跟蹤服務。
  • 貴州省把穩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佔比上升,轉移性收入佔比逐年下降,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要加大就業扶貧力度,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穩崗拓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提升帶貧能力,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
  • 河北:803個復工復產扶貧企業享受一次性生產補貼
    河北省出臺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803個復工復產扶貧企業享受一次性生產補貼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貢憲雲)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扶貧企業復工復產12月1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發揮財政職能,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財政廳及時調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政策,制定了6項政策措施,支持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這些措施包括:對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的扶貧車間、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等帶貧主體,依據吸納貧困勞動力規模和帶貧效益情況,可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
  • 2020年羅源縣「穩企業,保就業,助扶貧」專場招聘會簡訊
    為做好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助力我縣轉移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者,重點是我縣就業援助幫扶對象且未實現就業的勞動者、收海失地農漁民、石材轉產轉業人員、農村貧困家庭成員、退役軍人及隨軍家屬、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及其他各類人員的實現就業,確保就業扶貧工作精準發力,進一步宣傳企業崗位信息,更好的為我縣用工企業服務。
  • 常德澧縣:扶貧車間穩崗就業 為貧困戶裝上增收馬達
    紅網時刻常德4月3日訊(通訊員 周凡晰 袁梓凌)近年來,常德市澧縣以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作為推動就業扶貧工作深入開展的重要抓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及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仿真花車間操作現場。
  • 穩就業促脫貧,扶貧車間串起群眾致富「錢袋子」
    就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穩定了就業,就穩定了貧困家庭收入的大頭,鞏固脫貧成果就有了堅實的支撐。扶貧車間作為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載體,更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他通過考察發現,汶上集鎮有大量閒置勞動力,於是在政府和村兩委的幫助下,劉海青入駐到牛老家村扶貧車間。興通果蔬有限公司主要以大蒜等農副產品收購、保鮮冷藏、加工包裝和進出口貿易為主,產品銷往國內外。因為技術含量不高,簡單易學,車間一落地,就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前來務工,其中還有不少的貧困戶。「這兩個車間能容納一百二三十個人,貧困戶得有十來個。」劉海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