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前四天,全市接待遊客2153萬人次,同比增長11%;實現旅遊總收入...

2021-01-18 華龍網

  十月二日,南岸區龍門浩老街星光觀景臺,遊客爭相與國旗合影。通訊員 崔景印 攝

  10月3日,遊客在彭水蚩尤九黎城學跳竹竿舞。通訊員 趙勇 攝

  10月4日,在川美黃桷坪校區重慶當代美術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雕塑作品展現場,眾多遊客正在欣賞雕塑作品。記者 熊明 攝

  在全民同唱《我和我的祖國》美好氛圍中,山水之城、美麗之地迎來八方遊客,重慶旅遊業發展升級版迸發超強吸引力、向心力和品牌力,全域旅遊呈現紅紅火火的良好態勢。

  據市文化旅遊委消息,國慶假日前四天,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153.49萬人次,同比增長11%;實現旅遊總收入103.44億元,同比增長32.9%。遊客接待量增速和旅遊收入增速居全國前列。

  璀璨夜景點亮遊客「潮」生活

  高樓大廈為「畫布」,光影科技為「畫筆」,山水城燈交相輝映。夜景本就是重慶旅遊的一張王牌,而今年國慶假期,這張王牌更加璀璨:

  自9月21日起,重慶以「祖國萬歲」為主題,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燈光秀」,渝中、江北、南岸等多區聯動,用光影的藝術語言,祝福偉大祖國,禮讚幸福生活,抒發愛國情懷。

  與此同時,重慶適時推出「水上觀、陸地賞、空中覽」三種線路,涵蓋兩江遊、洪崖洞、大劇院、南濱路、朝天門、長江索道等經典旅遊產品,讓遊客全方位飽覽山城夜景。

  「我從南濱路乘車,登上南山一棵樹,滿城的燈光灑落江心,讓你分辨不清何處是水、何處是岸。錯落有致的渝中半島,就像一塊五彩的寶石,鑲嵌在長江和嘉陵江之間……天下夜景盡在渝州,美得確實無話可說。」在南山一棵樹觀景平臺,來自北京的遊客翟耀輝盡情地拍照,飽覽夜景,連連讚嘆「不虛此行」。

  在洪崖洞、南濱路、朝天門、千廝門大橋等地,重慶日報記者看見,操著不同口音的遊客幾乎把每一處觀景臺站滿。

  「如果說白天的3D魔幻都市,是重慶的A面孔;夜晚,城市燈火猶如漫天星河,就是重慶的B面孔。」來自浙江的遊客舒駿言讚嘆,重慶的A、B面孔,一城千面、移步換景,堪稱山地城市造景的典範。

  據市文化旅遊委初步統計測算,國慶假日前四天,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153.4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3.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2.9%。

  在主要夜景觀賞地,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遊客53.11萬人次,同比增長16.85%;磁器口古鎮接待遊客35.14萬人次,同比增長4.93%;南岸長嘉匯彈子石老街接待遊客24.26萬人次,同比增長5.8%。

  打好「山城」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讓遊客多視角分享山城美景,打造在國際上具有獨特性的山地都市旅遊品牌,重慶旅遊在這個假期交出了一張漂亮成績單。

  文旅融合釋放消費潛力

  如果說夜景是強磁場,吸引海量遊客匯聚山城,那麼文旅融合則是重慶全域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在這個假期釋放出了完美消費潛力。

  據介紹,假日前四天,全市群眾文化活動開展356場次,涵蓋折子戲表演、川劇表演、攝影展、書畫作品展等多種類型;全市文博場館推出了29個專題展覽,涵蓋重慶生活變遷物證展、油畫展、雕塑展等;全市超過400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各地非遺展演、互動活動300餘場次,涵蓋銅梁龍舞、大足鯉魚燈舞等。

  豐富的演藝節目、展覽活動和駐場演出等,深受廣大遊客和市民歡迎,全市各區縣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參觀群眾絡繹不絕。其中,國際馬戲城上演的《魔幻之都——極限快樂SHOW》場場火爆,上座率達90%以上。全市各項非遺展演,吸引市民和遊客超過150萬人次。

  鄉村遊、紅色遊成假日市場新亮點

  市文化旅遊委數據顯示,國慶假日前四天,重慶除了都市旅遊、精品景區旅遊、古鎮旅遊等搶眼外,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正在成為旅遊市場新亮點。

  隨著我市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國慶假日期間,我市鄉村文旅活動豐富多彩。其中,主城片區的沙坪垻區歌樂山森林公園、江北區鐵山坪森林公園分別接待遊客2.03萬人次、4.9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2.03%、11.11%;渝西片區的大足區荷花山莊、南川區生態大觀園分別接待遊客6.75萬人次、9.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8.21%、10.71%;渝東北片區的梁平區百裡竹海景區接待遊客11.96萬人次,同比增長42.72%;渝東南片區的黔江芭拉胡景區接待遊客9.2萬人次,同比增長15%。

  紅色旅遊持續走紅。假日期間,全市紅色景點表現強勁,各景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全市20處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以及市級評定授牌的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33.87萬人次。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楊闇公故裡、趙世炎烈士故居、劉伯承同志紀念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陳獨秀舊居陳列館、建川博物館等接待總人次持續升溫,接待遊客量佔全市紅色旅遊景區遊客量的94.37%。

相關焦點

  • 豬年新春,英德共接待遊客29.7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91億元!
    2019年春節期間(2月4日至2月10日,年三十至年初六),前五天天氣晴朗,氣候適宜,適合民眾出遊。據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英德市共接待遊客29.78萬人次,同比增長10.2%;旅遊總收入1.91億元,同比增長10.8%,英德旅遊業取得了持續穩定的增長。
  • 郊野休閒遛娃 古鎮懷舊體驗 上海假日8天接待遊客883萬人次
    【新民晚報·新民網】防疫進入常態化,國慶中秋假日是第一個長假。上海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旅遊)大數據監測顯示,假日8天,上海市接待遊客883萬人次,同比恢復75%;實現旅遊收入135億元,同比恢復80%。
  • 2019國慶假期上海共接待遊客1037萬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115億元,同比...
    東方網記者曹磊10月7日報導:市文旅局消息,國慶假日7天,上海市共接待遊客103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1.8%,出入境總數為79.73萬人次。此外,全市16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累計接待遊客729萬人次。
  • 春節假期北京接待遊客770.7萬人次 什剎海景區遊客人數居首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春節7天長假接近尾聲。記者今日(2月21日)從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2018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達到770.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2.6億元。各類旅遊投訴36件,同比減少61%。
  • 廣東省國慶中秋假期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
    2017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廣東省共接待遊客4820.8萬人次,同比增長10.8%(按7天可比口徑,下同),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247.3萬人次,同比增長6.6%,接待一日遊遊客3573.5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境外遊客460.4萬人次(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外國內遊客1563.0萬人次(不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省內遊客2797.4萬人次。
  • 春節假日湖南旅遊實現開門紅
    長沙一大批高品質的特色旅遊產品,從灰湯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瀏陽大圍山和瑞翔滑雪等旅遊區(點)春節期間獻給遊客和市民的各種「遊樂大禮包」、火宮殿傳統廟會到銅官窯的制陶體驗,再到大圍山室外滑雪,各種各樣的旅遊活動精彩紛呈。今日長沙市共接待遊客39.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7億元,全市旅遊賓館平均出租率達到82.1%。
  • 春節假期前五天 泰山景區接待遊客3.87萬人次
    春節假期前五天,天氣寒冷,瑞雪輕飄,遊客的出遊熱情依舊高漲。記者從泰安假日旅遊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2月7日14時至2月8日14時,納入監測的19個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共接待遊客18.3萬人次,實現收入1247.86萬元。
  • 全國假日辦發布春節假日旅遊信息通報(1-7號)
    一、假日旅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假日旅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拉動消費作用明顯,民俗節慶活動豐富多彩,出境遊、自駕遊、自助遊持續火熱。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假日7天,預計全國各地接待遊客量和旅遊總收入的情況分別如下:北京共接待遊客827萬人次,同比增長2%;旅遊總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9.3%。
  • 春節假期臨沂接待遊客253.2萬人次旅遊消費總額達13.9億元
    21日,記者從臨沂旅發委了解到,春節假期期間,臨沂市共接待遊客253.2萬人次,同比增長16.2%,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3.9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蒙山旅遊區、經開區臨沂動植物園、費縣雲瀑洞天、天蒙景區、河東觀唐溫泉、沂南紅石寨、竹泉村旅遊區、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沂水地下大峽谷、泉莊鎮天地合休閒莊園10個省級旅遊監測景區共接待遊客118.14萬人次,實現旅遊門票收入3873.96萬元;蒙山旅遊區、費縣天蒙景區、沂水院東頭四門洞村、雪山風情街、地下大峽谷、蒙陰沂蒙商城、岱崮地貌旅遊區、河東觀唐溫泉、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壓油溝景區、沂南竹泉村11
  • 長假期間,青島接待遊客447萬人次,收入超46億元
    記者從山東省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2020年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青島市共接待遊客447.58萬人次,旅遊總消費46.45億元。受疫情影響,青島市市區主要以近山、親海等形式為主,周邊自駕為主的家庭出遊成為假日出遊的重要方式,近郊採摘、親自體驗等特色旅遊備受歡迎。
  • 雲南接待遊客1192.8萬人次!
    在地方,四川共接待遊客人次增長40.35%,江西接待遊客人次增長17.71%。為了更好地享受假期,很多人選擇「帶薪休年假+小長假」模式。途牛數據顯示,26%的遊客行程時間為5-6天,行程在7天及以上的遊客人次佔比達到29%,只有45%的遊客行程時間在4天及以下。在飛豬預訂平臺上,「五一」出行人數同比增長51%。
  • 2019年端午節三天假日湖南共接待遊客1580.72萬人次
    星辰在線6月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星辰全媒體記者從湖南省文旅廳了解到,6月7日至6月9日端午節假日期間,湖南全省旅遊接待人次和旅遊收入均有一定增長,旅遊市場秩序總體良好,無旅遊安全事故和重大旅遊投訴,實現了假日旅遊「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的工作目標。
  •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結束 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10月8日,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其中,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262.76萬人次;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78.5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6%;鐵路、民航、公路累計發送旅客16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前7天累計進出337.41萬輛次,同比增長44.2%。
  • 春節4700多萬人次遊客來重慶過年 泡溫泉受追捧
    央廣網重慶2月11日消息(記者吳新偉)重慶市文旅委今公布,初步統計測算,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4725.98萬人次,同比增長10.26%;實現旅遊總收入180.29億元,同比增長34.82%。
  • 「五一」假期汕頭市接待遊客148.91萬人次
    汕頭日報訊 (記者周敏、許玉璇、楊錦東)「五一」假期,我市旅遊接待、出遊兩旺。據市旅遊局初步統計,全市共接待旅遊者148.91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1%,其中接待過夜遊客18.6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1%)、一日遊遊客130.25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1%);實現旅遊總收入11.14億元,同比增長約25%。據市旅遊局發布,今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很紅火。
  • 常州76家景點接待遊客超659萬人次 營收5.42億
    旅遊接待量與總收入同比均兩位數增長記者在市旅遊局獲悉,七天長假,全市納入統計的76家景點共接待遊客659.61萬人次,同比增長10.98%,實現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13.67%。全市重點監測的7家國家4A級以上封閉式景區接待情況如下:環球恐龍城接待遊客66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8%,實現營收7542萬元;天目湖旅遊景區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24%,實現營收超過7660萬元;春秋淹城旅遊區接待遊客32.3萬人次,同比增長12.82%,營收超4288萬元;嬉戲谷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同比增長40.15%,實現營業收入1486.3
  • 長假前4天,上海這些景點人氣最旺
    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是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首個長假。市文化旅遊系統做到「限量、預約、錯峰、有序開放」,國慶中秋假期前四天本市接待遊客528萬人次。全市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419萬人次,同比增長3%。
  • 2016年國慶假日旅遊市場信息(10月1日-7日總結)
    665億元,同比增長13.3%;10月6日接待遊客0.6億人次,同比增長11.1%,旅遊收入475億元,同比增長12.8%;10月7日接待遊客0.36億人次,同比增長12.5%,旅遊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13.4%。
  • 接待遊客168萬人次,住宿率全市第一!越夜越集美,夜宴不落幕
    作為旅遊勝地的廈門 人氣也不是一般的旺 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55.62萬人次 實現旅遊總收入32.24億元
  • 廣州躋身黃金周熱門客源地TOP10;廣東國慶假期共接待遊客4998萬人次
    廣東國慶假期共接待遊客4998萬人次 同比恢復八成 據悉,國慶中秋假期廣東全省共接待遊客4998.0萬人次,同比恢復81.2%(按可比口徑,下同),旅遊總收入356.7億元,同比恢復68.6%;納入監測的150家重點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327.6萬人次,同比恢復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