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攝影百科之構圖篇,為大家介紹三分構圖法。
三分法是一種最簡單的構圖方法。在繪畫、攝影、設計等藝術領域中常有它的身影,這種構圖簡單穩定且直觀,可以說,遇到不會拍的風景,用三分法構圖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三分構圖法
三分構圖法有兩種應用方式,一種是豎構圖,可用於表現縱深感和空間感;一種是橫構圖可以用於表現寬廣遼闊的效果。兩種構圖都具有令畫面簡潔的作用,主體突出且不失衡,整體表現四平八穩,極具穩定性,可以更直觀地展示主體的大小。
這種構圖用兩條豎線或兩條橫線將畫面分割成三等分,強調的是畫面比例分割。
如,在拍攝外景風光時,一般來說天景佔比多,上部是多雲或色彩豔麗的天空,地景佔比少,天空佔2/3,地面佔1/3,常在落日風光中見到這樣的構圖。
當然,也有反過來的情況,當地景是主體或有許多吸引人的元素時,地面佔比多,如建築攝影,地面就比天空多,天空作為預留空間,能讓畫面更有空間感。
有些人將三分法構圖與井字構圖法、黃金分割法構圖放在一起說,大體上看的確是一樣的,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井字構圖法含有四條線四個點,線條與交叉點分別有不同的作用,主體必須要靠近點或線才能成為視覺中心,如果偏離點和線就無法強調主體的地位。
黃金分割法構圖強調是黃金分割點或點周圍的區域,主體必須出現在這裡,如果偏離黃金點,就不是黃金分割法。
三分法構圖以兩條豎實線或橫實線為主,與上面兩種構圖都不同,三分法是一個區域構圖法,以畫面比例來實現構圖,主體以佔比多的形式來直觀展示個體形狀和大小,不依賴某條線或某條點,但在使用三分法時可以加入某條線、某條點來輔助強調、強化主體的位置,突出興趣點。
構圖中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如對角線構圖法與曲線構圖法,都是通過線條引導,如果S型構圖也是以對角線的形式出現,那麼這是對角構圖?還是曲線構圖?只是相似。
所以說,構圖法之間都有區別,概念不同,用法也有不同,有些構圖只是手法相似,但存在細微差異。
三分構圖法和井字構圖法不是一種構圖,二者區別很大,如果你還分不清他們的區別,繼續往下看,通過一張照片來講解。
上面這張照片是一張室內合影人像,如果說三分法構圖是井字構圖的一種,那麼,你能看出照片中的主角是誰嗎?
如果說這張照片是井字構圖,那麼視覺中心必然是在四條線交叉點其中的某個位置或點附近,但通過下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井字構圖附近應該有主角出現,而下圖根本站不住腳,如果硬要說主角是誰,肯定是中間的C位,這裡是中心,而中心區域以外的兩邊都是陪體,井字點在這裡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上面這張照片不是井字構圖法,而是三分構圖法,因為白箭頭所指位置是室內壁爐,壁爐上面的畫面比例為1/3,壁爐下方佔2/3,人物佔畫面下方比例較多。
接著再來看下面這張照片,畫面中多了許多線條,分別為紫色、綠色和紅色,各有兩條。這些線條以對稱的形式出現且貫穿於線條交叉點,左右兩邊人物以對稱形式出現在畫面中,是同類元素,所以沒有體現出個體差異,只能做陪體,而中間人物表現出差異化,就是主體。
簡單來說,三分法構圖控制的是畫面比例,安排主體時要求做到均衡、對稱、直觀。三分構圖法中包含對稱構圖、三角構圖、黃金分割點構圖、對角線構圖等多種方法,也可以說三分法構圖可以與其他構圖組合在一起使用。
井字構圖強調是視覺主體突出,觀眾一眼就能看到照片的中心趣味點,而三分構圖法是以畫面佔比來判斷主體。
總結
三分法用於強調空間感、表現對稱性,讓觀眾直觀的就看到表現的是什麼內容,不依賴興趣點或黃金分割點來引導觀眾,一般常在大景、中景中使用,若有意突出較小的主體時,可與黃金分割點結合使用。
如果主體佔畫面比較多,很有重量感,萬萬不可將主體放在線條交叉點的某一側,會導致畫面失衡,應該安排在畫面中間,通過區域佔比來表現均衡感,這是三分法構圖要點,突出空間感和均衡感,常見於建築攝影,放在中間即可。
總的來說,三分法單獨使用時要以均衡感與空間感為主,要刻意強調某些元素的重要性時,再結合點和線來強化表現。
以上為三分構圖法所有內容,僅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