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費心請來專家進行學術交流,為何無人問津?

2020-12-15 迷途edu

「關注迷途edu,隨時獲取教育資訊」

前些天,迷途在學校的教學樓門口看到了一個海報,上面是關於一位很厲害的學者要來學校講座的消息,海報做得很好,很具有吸引力,但是看這個海報的人很少,甚至海報上都蒙了灰塵,有的字都看不清楚了。

在網上看到過很多這位學者的論文,很厲害,過去的履歷也很牛,能夠請到這位專家來到學校真的是很榮幸,於是迷途興致勃勃的去參加了,講座是在一個小教室裡面,聽的人也不多,請這位學者來的老師面子上很過意不去,臉色不太好看。

為什麼現在的學術交流,去的人這麼少呢?即使是這麼厲害的人,也沒有多少人喜歡聽?

首先,這要看組織者了,為什麼學者們會來到學校講座呢?肯定和學校有關係,要麼就是校友,學成之後回報母校;要麼就是和學校有交情,之前有過聯繫;要麼就是和某位老師有關係,要麼是老師在博士期間的老師,要麼就是老師在學習中認識的老師------總之不是請人家來人家就來的。

如果是學校組織的,那麼學校為了面子,也為了表示對這位學者的歡迎,往往會組織籤到啊、提問啊之類的活動,強制性的要求大家參加;如果是老師組織的,基本上就是自願,這樣來的學生肯定是不夠多的。

還有就是學生的研究方向,如果專家很厲害,那麼肯定是在自己的領域深入研究的,肯定很精,但是肯定面也很窄,學生們自從上了研究生之後,就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說對於專業之外的事情他們不是很興趣,因為這對他們沒有太多的幫助,自然聽的人會有限。

現在的學術研究的功利性不得不承認也是越來越強了,大家去聽講座,不只是為了知識,也為了這個專家本身。講座聽懂了,很好,自己能夠回去寫論文,或者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研究中;聽不懂,也要和專家多交流交流,能認識專家以後也會很多好處的。

學術研究會給大家帶來很多,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還是去聽聽吧,用不了多久的時間,一定能學到東西的!

相關焦點

  • 洛陽中心醫院邀請臺灣專家進行學術交流
    原標題:洛陽中心醫院邀請臺灣專家進行學術交流  日前,應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邀請,臺灣高雄榮民總醫院冠心病介入專家郭風裕教授蒞臨該院進行學術交流指導,主題為複雜冠心病的介入治療。   臺灣高雄榮民總醫院冠心病介入專家郭風裕教授,擁有豐富的介入手術經驗,擅長慢性閉塞、左主幹、三支病變等複雜疑難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多次應邀在TCT、EUROPE-PCR等國際知名心血管介入大會上進行複雜介入病例報告。
  • 加拿大約克大學護理學專家到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10月19日-20日,加拿大約克大學護理學院F.Beryl Pilkington博士、Tsorng-Yeh Lee博士、季吉博士一行三人到大連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及我院進行交流訪問
  • 臺灣童綜合醫院專家與恩施市中心醫院進行學術交流
    4月14日,臺灣童綜合醫院泌尿外科、外科部主任童敏哲一行4人赴恩施市中心醫院進行學術交流。   上午,專家們分別來到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泌尿外科、普外小兒外科、ICU、手術室、信息中心等科室參觀並進行了教學查房;下午開展了學術講座,就泌尿外科新技術發展、大陸與臺灣地區醫生成長和接受的教育的差異、護理品質管制與護士長管理進行了溝通與交流。
  • 臺灣童綜合醫院專家來恩施市中心醫院進行學術交流
    護理部主任黃瑞芬在ICU進行護理查房泌尿外科、外科部主任童敏哲與泌尿外科醫務人員交流本網訊(通訊員 舒翼)4月14日,臺灣童綜合醫院泌尿外科、外科部主任童敏哲一行4人來到我院進行學術交流。上午,專家們分別來到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泌尿外科、普外小兒外科、ICU、手術室、信息中心等科室參觀,於當天下午開展了學術講座,就泌尿外科新技術發展、大陸與臺灣地區醫生成長和接受的教育的差異、護理品質管制與護士長管理進行了溝通與交流。
  • 福建、珠江水產研究所及德國專家蒞臨天馬科技進行學術交流
    福建、珠江水產研究所及德國專家蒞臨天馬科技進行學術交流2017-07-14 10:43:00  水產養殖網、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張偉妮副教授、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吳斌高級工程師齊聚天馬科技,針對近期歐洲和美洲鰻魚上所發現的嚴重皰疹病毒及脫粘敗血症病害等進行專項學術交流,共同商討防治方法。
  • 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專家與我院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代表團成員Roberto Lenton博士和William Kranz博士與我院師生進行了學術交流。 Roberto Lenton博士和William Kranz博士分別作了報告題為「The Daugherty Water for Food Institute」和「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Water Stress on Corn and Soybean Water Productivity」的學術報告,並就我院師生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加深了雙方的了解和友誼
  • 國內白內障專家張勁松等多位眼科專家到臺灣與大學眼科進行學術交流
    2月7日,國內知名眼科白內障專家張勁松、張紅、陳偉蓉、張廣斌、羅怡、黃雲貴一行六人應邀到臺灣與大學眼科(大陸稱為太學眼科集團)進行學術交流。
  • 熱烈歡迎臺灣專家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2019年07月11日唐山市第三醫院特邀臺灣汐止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逸忠教授來我院進行冠脈
  • 德州理工大學張紅教授來新疆農業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7月8日上午,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張紅教授來校,在農學院一樓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學術交流。農學院院長石書兵教授、農學院副院長陳全家教授、顧愛星教授以及各學院相關專業教授、青年老師和研究生等近一百人參加會議。
  • 通過學術交流,可以讓老師們認識一些新知識,新觀點
    年輕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是一條非常有利於自己成長的通道。首先,通過學術交流活動,你能認識一些對你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產生影響的專家、名師,也能認識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他們也許是你一生專業成長的導師和好夥伴。許多年以前我參加了在遼寧興城舉行的全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首屆年會。
  • 中外專家分享研究成果,學術交流拓寬國際視野
    嘉賓致辭作為此次會議協辦方,來自浙江海洋大學的宋付權教授與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的許子健老師在會上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致辭:此次會議的舉辦搭建了國內外專家密切學術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平臺,並表示對此次會議寄予厚望,希望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越來越頻繁,共同促進學術科研的發展。
  • 臺灣師範大學林素英教授到哲學與歷史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新聞網訊 11月16日上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學專家林素英教授受邀到哲學與歷史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學院黨政領導和教師、學生,文學院、師範學院師生共30餘人參加了交流會。會議由學院院長馬鬥成主持。林素英教授作為禮學、經學、先秦諸子思想研究方面的專家,向師生介紹了臺灣師大開展「國學」教育的整體情況,闡釋了臺師大國學教學中「四書五經」課程設置的內在關係和培養學生的具體舉措,詳細講解了臺灣師大立足紮實的「小學」基礎,培育「經史子集」乃至「琴棋書畫」兼備的人才,在時代變革中堅持中華文化傳承的教學方法。
  • 全國整脊界專家鄭州學術交流「傳經
    ,以及各地各級醫院及該院相關醫護人員等近300人,進行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鄭州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郭永昌簡要介紹了該院的歷史和現狀及取得的榮譽成績,邀請各位專家、同仁為今後中醫正骨手法治療技術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王和鳴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賀詞,並就當前形勢下中醫整脊手法的傳承與發展做了精彩的講話。
  • 王尚義教授應邀來資環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2020年12月14日下午,應班鳳梅院長邀請,山西省優勢特色學科地理學學科首席帶頭人、山西省高校城鄉統籌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汾河流域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太原師範學院王尚義教授蒞臨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導團專家來我校開展學術交流
    5月2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導團專家及優秀博士生一行7人受邀來到我校,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中醫學術文化盛宴。
  • 學術期刊論文問題多 專家:規範編審建立良好學術共同體
    學術期刊論文風波此起彼伏專家建議  規範編審建立良好學術共同體  ● 學術期刊應當成為一個鼓勵各類學術人才交流思想和觀點的地方,不應該成為少數學術精英的集聚地  ● 目前以論文為核心的學術評價體系雖然有不少弊端,但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 中加專家「心」連高原 學術交流拓寬國際視野
    人民網西寧5月18日電(楊陽)5月17日,來自加拿大白求恩醫學發展協會的六名專家來到青海省人民醫院進行國際學術交流。交流期間,中加兩國專家圍繞心血管內科開展病例討論、疑難病症分析和現場手術示教,並與廣大青年醫生開展學術交流論壇,共享前沿智慧,拓寬國際視野。
  • 臺灣地震專家到山東進行科技交流考察
    (圖片來源:山東省地震局)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濟南消息 日前,應山東省災害防禦學會會長、省地震局局長晁洪太研究員的邀請,臺灣中正大學陳朝輝教授、東華大學張文彥副教授、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呂佩玲副主任和蕭乃祺技正等,到山東進行了為期5天的地震災害防禦和監測預警技術學術交流以及臺站考察活動。
  • 中非兩國血液淨化專家舉行「雲端」學術交流
    北京時間12月12日晚七點,一場跨越國界的「雲端」學術交流在南京舉行,中國與肯亞的血液淨化專家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分享中國血液淨化技術,通過公益的形式幫助非洲國家逐步提升血液淨化水平,使非洲地區患者受益,同時展示中國人民的人類共同體理念。
  • 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到成都市新都區進行學術交流
    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到成都市新都區進行學術交流 2016年05月04日 17: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成都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