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1876.HK)三日累漲8%,盤中市值逼近4000億港元!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格隆匯

9月30日,港股市場甚至是整個亞洲今年以來最大的一筆IPO終於塵埃落定。國慶期間,未有南下資金進入的大市表現平平,但新上市不久的百威亞太卻表現十分亮眼。

總市值突破3900億

今天是百威亞太(1876.HK)上市的第三個交易日,繼前兩日分別漲4.44%和5.32%後,今日漲勢繼續,盤中股價突破30港元至30.05港元,收報29.6港元,漲0.34%,全日成交16.68億港元,盤中總市值一度達到3979.52億港元,逼近4000億港元,但未能突破便有所回落。不過,從成交量上來看,今日百威亞太的交投卻較前兩日有大幅的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盤前,百威亞太發布公告稱,招股章程及該公告所述的超額配股權已由聯席代表於今日(10月3日)悉數行使,所涉及的217,755,000股股份相當於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全球發售最終可供認購的發售股份約15%。這意味著,公司在此前融資50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融資7.5億美元。

此外,恆指公司宣布將於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收市後將百威亞太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及恒生消費品製造及服務業指數,10月16日起生效。

據了解,百威亞太此次以27港元IPO定價,為招股價範圍下限,淨集資381.54億港元,為2019年裡繼Uber之後的全球第二大IPO項目,百威亞太現價距IPO價已溢價超過10%。

超50倍的估值

重啟上市後的百威亞太,也因業務更加集中於尚在成長期的中國市場而獲得更高估值和機構的另眼相看。

對此百威亞太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楊克(JanCraps)曾公開表示,公司於宣布暫緩來港上市後,以113億美元(881.8億港元)出售業務較成熟、增長較慢的澳洲業務,令包含東南亞及中國在內的亞太區西部業務比例,由五成提升至七成,意味目前的業務組合較首次申請上市時更具增長潛力。

百威亞太港股成功上市標誌著中國市場的華潤、青島、百威終在港股聚齊,將在中國市場最為知名的三家啤酒巨頭放在一起同臺競技。

倘若從PE-TTM的角度來看,華潤啤酒的動態市盈率大概在89倍左右,青島啤酒H股的PE-TTM大概在32倍左右,目前百威亞太的50倍PE-TTM尚處於行業內一個相對摺中的位置,看似不算太貴,不過考慮到百威亞太的體量較大,還是隱含一定高位回落的風險。

另一方面,國盛證券研報顯示,啤酒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併購頻出帶來負債,估值需考量債務影響,宜選用EV/EBITDA估值方法。目前來看,華潤啤酒的EV/EBITDA約41倍,青島啤酒的H股EV/EBITDA約20倍,而百威亞太的則約27倍,稍稍高於青啤,但依然不及華潤。

國盛證券認為,從一級市場交易的估值角度驗證,成熟啤酒市場估值低於發展中市場,成熟啤酒市場併購估值在10-15倍,亞太啤酒市場併購估值在18-25倍。百威亞太剝離澳洲業務後再次啟動港股IPO,估值水平提升,對應2018EV/EBITDA為24.4倍,高於受此IPO時估值水平(EV/EBITDA為21.2倍)。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百威亞太的散戶認購少,機構佔比高達95%,且引入了基石投資者GIC穩定股價。然而,公司國際發售佔比95%,公開發售佔比5%,其股份主要掌握在機構投資者手中,市場上相對供需失衡。

三大啤酒誰拔頭籌?

由於消費升級以及飲酒習慣正在發生改變,隨著對精緻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以及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近年來,啤酒消費者的需求明顯向「喝好點、喝少點」轉變。

目前我國啤酒行業人均銷量變化不大,而消費升級、噸價提升將是未來啤酒行業發展需求端的核心驅動力,產品結構升級較好的標的將更受益。而啤酒龍頭企業的提價、布局中高端產品以及關廠行為,將帶動行業從價格戰轉向高端競爭。

簡而言之,高端化市場已經成為了啤酒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1-7月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為2399.5萬千升,同比增長0.3%;銷售收入為1014.6億元,同比增長5.8%;利潤總額為111.8億元,同比增長19.3%。上半年行業整體呈現利潤增長快於收入增長快於產銷量增長的趨勢,高端化趨勢愈加明顯。而高端啤酒,恰恰是百威在亞太市場的定位所在。

另一方面,百威亞太與國內啤酒企業 EBITDA 利率主要差距來自於毛利率,根據百威英博公告,其高端產品的毛利率是核心以及實惠產品的 5 倍。受益於產品矩陣中高端產品的定位,即使其投入更多的銷售費用、以及折舊攤銷更多,EBITDA 利率仍然具備優勢。

麥格理首予百威亞太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34港元;中信證券給予百威亞太目標價34港元,料受惠中國等市場消費升級。

相關焦點

  • 三季報難看 百威亞太連續第5日下跌逼近發行價
    來源:格隆匯原標題:三季報難看 百威亞太連續第5日下跌逼近發行價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0月29日丨今年9月30日以27港元IPO價格上市的百威亞太(1876.HK)近期持續下跌,今日跌勢還在繼續,現報27.7港元,跌2.81%,暫成交4.8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3668.42億港元。
  • 「港股新秀」百威亞太首份年報: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
    中國網財經2月27日訊(記者 李靜) 百威亞太(HK:01876)今日發布公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毛利34.88億美元,同比增長4.4%;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8.98億美元,同比減少6.26%;擬派末期股息每股2.63美分。
  • 恒生指數低開0.10%報26650點 百威亞太(01876)跌1.35%
    藍籌股跌幅榜中,百威亞太(01876.hk)跌1.35%,報25.6港元,成交額93.44萬港元、中國聯通(00762.hk)跌1.134%,報4.36港元,成交額0.02億港元、中信股份(00267.hk)跌1.087%,報5.46港元,成交額0.02億港元、蒙牛乳業(02319.hk)跌1.019%,報43.7港元,成交額0.08億港元、滙豐控股(00005.hk)跌0.959%,
  • 花旗:維持百威亞太買入評級 目標價29.5港元
    來源:新浪港股花旗發布報告稱,百威亞太(01876)首季業績明顯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公司公布首季業績股東應佔正常化虧損為600萬美元,原因是正常化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EBITDA)下跌(對比去年同期為純利2.59億美元),期內正常化EBITDA
  • 百威亞太發布會8大要點:為何現在上市 為何引入基投
    新浪港股訊 9月17日消息,百威亞太於周二下午5點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執行長Jan Craps、財務長Guilherme Castellan、執行董事Frank Wang出席新聞發布會。百威亞太明起公開招股:最高價30港元 預計30日上市百威英博亞太子公司重啟香港IPO計劃,目標融資至多379億港元(約48.5億美元),是7月份首次公布IPO計劃時764.47億港元目標的大約一半。百威亞太計劃以每股27-30港元的價格發行約12.6億股股票。
  • 「洗衣液大王」藍月亮今日上市,市值逾800億港元
    12月16日,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藍月亮」)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3.16港元,市值一度逼近千億港元。截至收盤,藍月亮每股報價為14.88港元,最新市值855.2億港元(合721.57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2年的藍月亮,以廚房清潔劑起家。
  • 今日盤點:亞馬遜今年股價累漲86% 市值達1.72萬億美元
    1、亞馬遜今年股價累漲86% 市值達1.72萬億美元8月27日消息,周三美股收盤,亞馬遜股價上漲2.85%,總市值達到1.72萬億美元。而就在上周,亞馬遜市值剛剛突破1.65萬億美元。相比4月中旬1.1萬億美元的市值,亞馬遜的市值在4個半月的時間裡漲了6200億美元,接近於6個拼多多。
  • 「單飛」後連受重創 百威亞太高端化賽道遇阻
    連續多日在資本市場領漲的酒業板塊,進入8月後似乎被潑了一盆冷水。其中,作為去年兩度赴港衝擊IPO的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威亞太」)(01876)而言,更是下跌嚴重。截至發稿前,百威亞太股價為26元,漲幅為-0.95%,最低觸及25.8元,總市值達3443.28億元。在資本市場遇冷的百威亞太,還不得不面臨自上市以來業績連降的窘境。
  • 融資中國:港股升起藍月亮,市值逼近900億,掌門人身價暴增500億
    今日,洗衣液一哥藍月亮登陸港交所,上市漲16.41%,報15.32港元,市值逼近900億港元。從今年6月29日,藍月亮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算起,藍月亮IPO用時半年,伴隨成功登陸港交所,藍月亮老闆羅秋平身價暴增500億。藍月亮背後的高瓴資本通過十年培養,也賺得盆滿缽滿。
  • 新股解讀|IPO重啟 募資額縮水近半 百威亞太(01876)曲折的港股上市...
    此次招股價定價於27 - 30港元,共計發行12.62億股,集資額約340.83億港元至378.69億港元,較7月份首次IPO 764.47億港元目標縮水近半。從此次公司IPO定價來看,顯然百威英博(BUD.US)並不想冒更大的風險,採取了一個較為保守的策略。在定價上所做出的巨大讓步,也給予了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 小米上市第三日收報19港元 盤中市值一度超過京東
    騰訊科技訊 小米結束赴港上市第三日的交易,收盤報19.0港元,總市值4251億港元(約542億美元)。小米今日盤中一度漲逾4%,逼近20港元,市值方面也一度超過京東(京東在周二美股收盤後,市值為550.77億美元)。
  • 2019年港股大數據出爐:市值增8萬億 產生82隻翻倍股
    2019年新上市165家,港股總市值增至38.0583萬億,比2018年港股總市值29.9094萬億增加8.1489萬億港元。其中,153隻新股共計市值1.3422萬億港元。不計入新股市值,2019年港股市值淨增6.8067億港元。11月26日,阿里巴巴登陸港交所,最新市值44469億港元,超越騰訊成為港股新股王。不過,阿里港股市值只有1191億港元。
  • inNews:周大福市值逼近千億 傳完美日記在美上市
    5、周大福市值逼近千億 創兩年來新高珠寶巨頭周大福周一盤中股價一度漲至10港元,創兩年來新高,截至收盤大漲6.09%至9.93港元,最新市值為993億港元。5、農夫山泉創始人只當了半小時首富,市值跌破4000億港元、上市前突擊分紅96億惹爭議據媒體報導,農夫山泉正式登陸港交所。農夫山泉開盤漲85.12%,報39.8港元/股,總市值達4400億港元。鍾睒睒的身價也隨之飆升,一度成為中國首富。但盤中漲幅一度收窄至65%,最新總市值趺破4000億港元。
  • 聯想稱營收、稅前利潤新高,市值逼近700億港元
    (文/觀察者網 呂棟)2月20日,聯想集團(00992.HK)發布2019/2020年第三財季(去年10-12月)財報,當季實現營收141億美元,同比增長0.5%;實現淨利潤2.58億美元,同比增長11%;當季毛利率為16.1%。
  • ...市值增加15億至137.27億港元、2017唯品會年收入漲幅29%,市值...
    據美國女裝日報2月13日最新消息,復星國際已獲得Lanvin控股權,復星國際承諾將為品牌提供1億歐元的資金,但也只是提供暫時救助,本次交易結束後,品牌原持股高達75%的大股東王效蘭,持股份額將減少至20%,同時繼續留在董事會,另一股東瑞士Ralph Bartel 將保留其持有的 25% 股份,至於1億歐元的援助資金,雙方均未做出回應。
  • 高瓴鼎暉坐鎮,「鞋王」百麗又收穫一個IPO,市值超550億港元
    投資界(ID:pedaily2012)10月10日消息,百麗國際旗下運動業務板塊「滔搏國際」成功IPO,開盤價8.5港元,開盤市值527億港元, 截至上午10點飆升至565億港元。 在滔搏體育的8千多家直營店中,98.8%為單一品牌門店,即以所售產品的品牌來冠名,如阿迪、耐克門店,根據沙利文的數據,這也是國內品牌運動鞋服產品的主要零售方式。除了單一品牌門店,滔搏體育還經營多品牌門店,這一陣地主要開闢在自有門店品牌「Topsports」和「Foss」。
  • 早報| H&M第三財季再度盈利;申洲國際市值逼近2000億
    H&M第三財季再度盈利 稅前利潤達20億瑞典克朗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8月底的三個月內,時尚零售巨頭H&M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16%至509億瑞典克朗,超過分析師預期的508億瑞典克朗,稅前利潤達20億瑞典克朗,是分析師預期的8倍。
  • 小米集團漲近8%,市值首次突波8000億港元
    證券時報e公司訊,小米集團漲近8%,市值首次突波8000億港元。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市值逼近1300億美元 美國Costco門店還有加油站
    (原標題:市值逼近1300億美元 美國Costco門店還有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