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尉氏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要昕光剛剛辦完殺人嫌疑人李某的報捕手續,一想到潛逃30年的嫌疑人就是被自己親手抓獲,要昕光的腳步不由得輕快起來。回想起近一個月前抓捕李某的場景,要昕光仍然心潮澎湃,「不管你跑多久,我們終會把你抓獲歸案!」
7月28日下午5時許,尉氏縣公安局赴周口市太康縣追捕命案逃犯的兩輛警車緩緩駛入大院,隨著追捕組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押下警車,一個潛逃30年之久的命案逃犯李某終於落網。
命案發生在30年前
說起李某,還要從30年前發生在尉氏縣的一起命案說起。
1990年,在登封某武校習武時結識的王某、甄某、李某、郭某四人沆瀣一氣,不務正業。王某、甄某年齡稍大,李某、郭某當時只有十七八歲,四人從武校出來後,打算到一線城市發展——開武校,為了謀取啟動資金,就動起來歪腦筋,經過一番密謀,四人決定搶劫一輛運煤車,銷贓後作為啟動資金。
1990年12月3日22時許,王某、甄某、李某、郭某四人經過周密預謀,以買煤為由到新密市將一賣煤車輛騙至尉氏縣莊頭鄉一沙崗處,四人合力將隨車的兩名貨主進行搶劫並殘忍殺害,連夜拋屍、銷贓,案發後畏罪潛逃。12月6日,尉氏縣莊頭鄉一村民路過沙崗時發現被掩埋的屍體,隨後報警。
警燈閃爍、警笛陣陣。尉氏縣警方大批刑警和技術人員風馳電掣而至......
民警經過多方排查鎖定此案件系王某、甄某、李某、郭某四人所為,隨即將四名嫌疑人上網追逃。為了抓捕這四名犯罪嫌疑人,憑藉當時並不發達的偵查手段,民警走遍了四名犯罪嫌疑人可能去的所有地點,排查了當時犯罪嫌疑人的所有人際關係,但都杳無音信,沒有任何消息。
—————
命案攻堅 倆主犯落網
鬥轉星移,涉案嫌犯這一逃竟是30年。30年來,尉氏縣警方一直沒有放鬆對嫌疑人的追捕,但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30年來,三代刑偵民警心中一直憋著這股勁兒,始終不懈的追索加上刑偵技術的進步已彌補了當年的不足,尉氏公安在屢破大案中也歷練出更強的攻堅能力。
2020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雲劍-2020」專項行動,將開展命案攻堅作為今年主要工作目標之一。尉氏縣公安局黨委抽調精幹力量開展部署此項工作,縣局以新技術新手段為支撐,對全縣已明確犯罪嫌疑人的命案積案啟動大案要案機制,對在冊命案積案逐個進行卷宗梳理、物證檢材審核鑑定,以及實行包案包人的方式,全力開展命案攻堅,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1月24日,尉氏縣警方歷經艱難險阻,最終將案犯王某抓獲歸案;隨後,警方乘勝追擊,4月17日案犯郭某到案。兩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的相繼落網,給所有參戰民警帶來更加堅定的信心,當時參與偵破的民警有的青絲變白髮,有的已退休離崗,這樁命案一直都壓在他們心頭,這塊石頭終於可以搬掉,心中的結終於可以解開。為此,尉氏警方專門成立由黨委委員馬超任組長,刑警大隊大隊長趙志陽任副組長的專案小組,抽調刑警大隊精幹警力對此案展開強力攻堅,勢必要將此案攻堅到底。
—————
縝密調查 鎖定又一嫌犯
為儘快抓獲該案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李某,消除潛在隱患,專案組民警重新翻閱物證進行檢驗,利用掌握的線索證據在全國進行搜尋,終於在周口市發現了兩名疑似李某人員,一名長期在新疆一帶活動,但是目前去向不明,兩名疑似人員都持有周口市太康縣戶籍,且二人為兄弟關係,這兩名可疑人員其中一名必定是逃犯李某。
隨後,趙志陽帶領專案組民警立即趕赴周口太康進行摸底排查。通過走訪得知,此二人家中無其他兄弟姐妹,其中一人常年不在家,經常在新疆活動,且名字也有更改,這就引起了偵查員的注意,專案組著重對此人開展調查研判,最終鎖定此人就是潛逃了30年之久的命案逃犯李某。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專案組分析在新疆的李某極有可能已經返回周口。經過偵查員晝夜不息的偵查,終於發現李某在周口太康一帶活動,尉氏警方立即安排專案組民警和巡特警大隊隊員趕赴太康實施抓捕行動。
勇擒兇頑 緝捕歸案
7月28日,尉氏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接縣局緊急指令,配合刑警大隊抓捕命案逃犯。副大隊長馬黨威接到指令後帶領巡特警隊員甕天航、李洋、馬珂配合刑警大隊教導員張威、副大隊長要昕光等前往周口市太康縣緝捕命案逃犯李某歸案。由於案犯身負命案,窮兇極惡。針對嫌疑人可能出現的情況,抓捕組民警全副武裝,荷槍實彈,制定相應的抓捕對策,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下午17時許,位於周口市太康縣的一處魚塘處附近,兩輛轎車悄然而至,7名便衣迅速下車,立即進入臨戰狀態。5時許,驕陽似火,民警汗流浹背,7名便衣立即由外到內展開搜尋。根據警方獲得線索,一名殺人在逃犯就隱藏在此處的一個農家院。此時未到飯點,有垂釣者在魚塘周圍忙著釣魚,幾名便衣警察頂著烈日突然走進了逃犯李某的藏身之處——農家院,甚是扎眼,農家院內門可羅雀,所幸院內既沒有食客,也不見店主。
尉氏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馬黨威,是這次抓捕小組巡特警大隊的負責人,由於提供的兇手照片和現在的變化較大,給抓捕組帶來很大的困難。馬黨威一馬當先,火速突進,當其快行至農家樂最深處的廚房時,一聲聲菜刀剁肉的響聲從廚房內傳來......
「廚房有人!」馬黨威一邊跟隊員打著靠攏手勢,一邊迅速向廚房逼近,剛走到距離廚房門口兩三米時,恰巧一名身材壯實的人光著膀子,穿著大褲衩,從廚房出來。兩人一個照面,雖然此人與逃犯李某照片差距甚大,但馬黨威還是從該人的嘴型上一眼就判斷出,他正是逃犯李某。
「師傅,咱這都有啥主食呀?」為了打消逃犯李某戒備,馬黨威喬裝食客,一邊向李某搭訕,一邊迅速向其靠近。能夠潛逃30年之久,李某早已是驚弓之鳥,憑藉著敏銳的嗅覺,顛沛流離,東躲西藏,遠離人群,任何風吹草動必會逃之夭夭,一次次躲避著警方的追捕。飯店突然出現的幾名陌生食客,既不像垂釣者,也不是本地口音,顯然引起了李某的警覺。
「你們是幹什麼的?」逃犯李某一邊大聲詢問,一邊立即轉身準備返回廚房。
「不好,廚房有刀,李某有拒捕跡象。」為了避免李某狗急跳牆,持刀拒捕,馬黨威稍加思索,奮不顧身,飛身撲向了李某。在李某轉身返回的一瞬間,馬黨威運用嫻熟的徒手別臂控制動作,牢牢地控制住了李某的雙手。
「你們幹啥嘞?」李某一邊掙扎,一邊大聲呼喊,希望有人來解救。「我們是尉氏縣公安局的!」當得知是尉氏縣公安局的民警,李某頓時如洩氣的皮球,停止了掙扎,束手就擒。
1972年出生的李某,18歲潛逃,48歲落網,一頭青絲不在,30年歲月已經把他變成謝頂中年。被抓那一刻,李某如釋重負:「我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卻一直不敢面對,現在終於解脫了,再也不用提心弔膽地過日子了!」
30年前發生在尉氏縣的這起命案中的三名命案逃犯已經落網,案情水落石出,案發後案犯分開潛逃,相互不曾聯繫,至今犯罪嫌疑人甄某還沒有落網,警方已全力投入繼續緝捕甄某,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逃到哪裡,正義的審判遲早都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