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牛肉用煎烤的方式烹調成外熟內生來食用,可以嘗到有別於其他肉類烹調的原汁原味。也就是說牛排這種簡單的做法,可以凸顯牛肉的營養價值。
那麼怎麼做出來的牛排不止看上去高大上,味道也是一流呢?
首先:選牛排
牛排一定要吃嫩的。
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名稱及烹調方式。比如非常受歡迎的菲力是從臀肉和腰肌肉取下的一塊牛裡脊,是牛身上柔軟的部位,適合煎或炭烤,口感出了名的細膩。
一開始大家可能不知道怎麼選擇部位,但要記住不一定貴的部位就適合你,選什麼樣的部位還要取決於你的烹調方法。
常見幾種不同的部位及烹調方式:
牛小排: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帶骨腹肉)。肉質鮮美,有大理石紋。適合用以烤、煎、炸、紅燒。
沙朗:牛的後腰脊肉(外脊),肉質嫩,含油花,適用於牛排。
菲力:牛的裡脊肉,運動量少,且肉質精瘦細嫩,可用以做牛排或鐵板燒。
西冷(紐約客):牛的前腰脊肉的部位。正宗的切法,其邊緣帶一圈乳白色的油筋。
如果你喜歡嫩且瘦的牛肉,推薦選裡脊,喜歡肥瘦相間且牛肉味濃鬱的話,推薦選擇西冷。
不建議買超市提前醃漬好的薄切牛排,因為實在太難吃了!
牛排選好了後,接下來要選合適的鍋了。
鍋,儘量用有槽的那種。
牛排在加熱過程中,牛肉中的血會滲出,如果是平底鍋,牛肉就會被泡在這些肉汁中,導致不能高溫受熱,或受熱不均,這樣一下就降低了泡在醬汁中的牛排的受熱溫度。
而有槽的話,肉汁就會被引開,脫離和牛排表層的接觸。還可以燒出好看的燒烤格紋增加牛排的美感。
牛排的肉汁是非常寶貴的醬汁,高溫煎其表面讓其迅速固化,有利於把肉汁鎖住。選取的鍋加熱蓄熱能力要強,一般以鑄鐵材質為佳。
這裡推薦一款專業做牛排的機器,燦坤的烤牛排機TSK-2614R2ET。
不鏽鋼外觀,波浪凹槽,7檔調溫,對應不同熟度,高溫可達270℃,可兩面同時加熱煎烤,可上下調節空間,適用不同厚度的牛排。新手操作就可做出的牛排堪比大廚。
如果你覺得這款價格太貴,用的時候不多,買了會閒置,覺得浪費,再推薦你一款便宜小巧的,
這一款烤盤是大理石塗層,一半波浪紋凹槽,一半平板,可以一邊烤牛排一邊烤蔬菜,溫度可以調節,高達230℃,烤盤與鍋體可以分離,清洗也比較方便。
食材和鍋都準備好了,下一步就開始煎牛排了。
煎牛排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為牛排解凍。牛排從冰箱裡拿出來,一定要先恢復到室溫,避免煎牛排時過多血水釋出。
回溫後的牛排,用廚房紙擦乾水分,用刀背將牛排稍微拍幾下斷筋,抹一點黑胡椒,撒上海鹽,海鹽比平時用量稍多一點,兩面分別淋上橄欖油。
煎牛排。
想要煎出表皮焦脆的美味牛排,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鍋夠熱!
鍋大火燒到冒煙,再放入牛排。煎到牛排表面滲出肉汁,改中小火,翻面繼續煎約2分鐘,煎的過程中不要來回翻動,一面煎完後再翻面,牛排表面才能形成完美的焦化層。
兩面煎好後,用夾子夾住牛排煎側面也煎上色,就可以出鍋啦。
剛出鍋的牛排,千萬不能馬上切!一定靜置幾分鐘!將牛排放在盤中,用蓋子或者錫箔紙蓋住保溫,靜置幾分鐘,靜置好的牛排,切片的時候基本不會有過多血水流出。
如果做牛排飯或者喜歡澆汁的話自己再熬點醬汁就可以了。
牛肉的熟度辨別:
3分熟:表明滲有暗紅色血水、5分熟:滲有淡紅色血水、7分熟:滲有粉紅色血水、全熟:滲有透明色的汁液。
其實,很多時候吃牛排沒有那麼複雜,去附近的牛羊肉店或者菜市場的牛羊肉鋪,買一塊牛裡脊,讓賣肉的師傅切下一塊厚度4-5釐米的大塊。
備好蒜粒、黑胡椒(可以用孜然代替),迷迭香是西餐中肉類烹飪常用的香料,可以買一袋試試,沒有也可。
按照上面的步驟來做,做出來的牛排就非常香,口感非常棒,而且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