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院區啟動儀式在海工樓舉行,煙臺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曉敏,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燕東,山東省海洋局海洋科技與對外合作處副處長齊士林,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以及煙臺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煙兄弟高校代表、合作企業代表、校友代表100餘人參會。校長、校黨委副書記姚鬱,黨委常委、副校長高晚欣,校長助理嚴汝建以及學校相關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出席活動,高晚欣主持活動。
王曉敏代表煙臺市委、市政府對煙臺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作為煙臺首個「雙一流」高校研究生院,哈工程研究(生)院開設的「三海一核」相關專業,與煙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藍色經濟高度契合,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開啟校地合作共建新篇章,也必將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加速崛起插上騰飛的翅膀。他表示,煙臺市委、市政府將堅定不移把科創和人才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倍加珍惜合作機遇,認真履行各項承諾,高質高效抓好院區建設管理和服務,早日把哈工程研究(生)院打造成煙臺乃至山東的人才搖籃、科創高地。
姚鬱對首批入駐煙臺研究生院的302位新生表示歡迎。他指出,煙臺研究(生)院正式投入使用,並獲批「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標誌著學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實現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學校將煙臺研究生院定位為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著力培養深度融入行業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為地方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為學校學科建設探索新增量,並努力為同學們提供優良的師資、企業資源和學習生活條件。
他對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一要信念堅定,愛國奮鬥;二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三要登高望遠,勇於創新;四要明德修身,嚴於律己。他希望同學們在研究生的學習階段,認真扣好每一顆扣子,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文化知識,更要嚴於律己,恪守學術道德,端正治學態度,特別是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主動融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中來。他希望新生們積極參與到煙臺研究生院的建設中來,用真誠與勤奮,書寫燦爛、無悔的青春詩篇。
他向煙臺市對煙臺研究生院發展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的全面支持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幫助下,學校將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好煙臺院區,「繼續做高做新」「繼續做優做美」「繼續做大做強」,把煙臺研究生院打造成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典範和標杆。
在隨後的院區啟動儀式上,王曉敏、燕東、李波、劉建民、姚鬱共同按下啟動按鈕。
儀式上,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產學研合作基地、海空光纖感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煙威校友會創新工作室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在籤約儀式上,煙臺國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學校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經略海洋」服務領域,布局「大海工」發展方向,聚合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創新合作機制、搭建合作平臺,正式成立海工產業創投基金,致力於打造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產業投資服務平臺,實現科技、產業、資本的深度融合,共同服務煙臺市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合作企業代表,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芳彥在講話中表示,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入駐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是煙臺教育事業發展的又一壯舉,是對開發區、煙臺市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賦能。哈工程的物理光電學院、信通學院等,與公司的產業發展方向完美契合。前期,雙方已在研究生聯合培養、實驗室共建、科研項目合作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對接,下一步,雙方將依託領域優勢,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校企共同發展,實現學校、企業、社會三方共贏,為推動煙臺教育事業發展、振興地區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代表曲先強教授在發言中表示,作為首批入煙教師,倍感榮幸和自豪,他從三個方面寄語研究生。一要厚植家國情懷,堅守服務國家的初心;二要秉持求真務實、知行合一的求學精神。發揚「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學風,將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學嚴謹的態度融入科研學習的各個方面,並在其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三要堅持實踐出真知的理念,把握住學習機會,從企業實習中凝練科學問題,解決企業實際需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2020級碩士新生李響代表新生發言,他表示,站在全新的起點上,要堅持求學問是、以德為先;要堅定理想,強化信念;按照學校「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價值追求,時刻牢記「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不負囑託、不辱使命、勇敢追夢。
開學典禮上,導師為學生親手佩戴校徽
校長姚鬱開講新生第一課
勇立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潮頭
下午在海工樓,姚鬱從學校輝煌的歷史、學校概況與辦學特色、煙臺研究(生)院概況、我們所處的時代、對研究生生活的認識五個方面為2020級新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姚鬱指出,作為學校首批煙臺研究(生)院入駐的學生,意義重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煙臺研究生院作為學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希望同學們搶抓產教融合發展機遇,把「小我」融入到國家這個「大我」中去,深入企業學習實踐,圍繞企業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提煉真問題、做真學問,集中精力專注於每一篇文獻、每一次調研,認真對待每一次實驗、每一次推演,腳踏實地、砥礪前行,要勤於思考,「我思故我在」,不斷擴寬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解鎖新技能,勇立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潮頭。
圖書館
煙臺研究(生)院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與煙臺市政府共建。煙臺研究院院區位於煙臺市開發區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是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省自貿區和中韓自貿區三區疊加的核心區域,是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功能於一體的示範性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毛主席訓詞牆
作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首個落地項目,也是煙臺市引進的首個「雙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項目,院區以「大海工」為主要方向,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2017年,學校先後與煙臺市政府、煙臺開發區管委籤訂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協議》, 2018年10月煙臺研究院院區破土動工,院區規劃佔地630畝,設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科創中心、宿舍及食堂等配套措施,可滿足300名教師,1500名研究生學習生活需要。2020年獲批「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學生研討室
匯知樓
新生入學教育
圍繞「產教融合」核心任務,院區創新建立的「雙師指導+課程學習+企業和校企聯合實驗室專業實踐+學位成果」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研究生新模式,已作為山東自貿試驗區首批創新案例向全省複製推廣。哈工程開設的「三海一核」相關專業,與煙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藍色經濟高度契合,現與萬華化學、中集來福士等46家知名煙企建立合作關係,其中與18家骨幹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技術攻關、試驗平臺共建等方面合作,參與省、市重點科研項目10餘項。
圖書館前興海廣場
煙臺研究(生)院實施「四位一體」全員育人的學生培養管理模式。實行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書院制、學員隊制「四位一體」全員育人的學生培養管理模式,為每名學生配備學院導師、企業導師、特聘導師、輔導員4位導師,全面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指導和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加強專業課程教育,拓展學術及文化互動,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專業互補;全體學生組成學員大隊,按專業設學員中隊,組織開展學生各項日常管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