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揚帆!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正式啟用

2020-09-13 哈爾濱城市通

9月11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院區啟動儀式在海工樓舉行,煙臺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曉敏,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燕東,山東省海洋局海洋科技與對外合作處副處長齊士林,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以及煙臺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煙兄弟高校代表、合作企業代表、校友代表100餘人參會。校長、校黨委副書記姚鬱,黨委常委、副校長高晚欣,校長助理嚴汝建以及學校相關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出席活動,高晚欣主持活動。

王曉敏代表煙臺市委、市政府對煙臺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作為煙臺首個「雙一流」高校研究生院,哈工程研究(生)院開設的「三海一核」相關專業,與煙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藍色經濟高度契合,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開啟校地合作共建新篇章,也必將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加速崛起插上騰飛的翅膀。他表示,煙臺市委、市政府將堅定不移把科創和人才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倍加珍惜合作機遇,認真履行各項承諾,高質高效抓好院區建設管理和服務,早日把哈工程研究(生)院打造成煙臺乃至山東的人才搖籃、科創高地

姚鬱對首批入駐煙臺研究生院的302位新生表示歡迎。他指出,煙臺研究(生)院正式投入使用,並獲批「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標誌著學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實現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學校將煙臺研究生院定位為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全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和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著力培養深度融入行業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高層次人才,為地方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為學校學科建設探索新增量,並努力為同學們提供優良的師資、企業資源和學習生活條件。


他對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一要信念堅定,愛國奮鬥;二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三要登高望遠,勇於創新;四要明德修身,嚴於律己。他希望同學們在研究生的學習階段,認真扣好每一顆扣子,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文化知識,更要嚴於律己,恪守學術道德,端正治學態度,特別是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主動融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中來。他希望新生們積極參與到煙臺研究生院的建設中來,用真誠與勤奮,書寫燦爛、無悔的青春詩篇。


他向煙臺市對煙臺研究生院發展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表示,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的全面支持下,在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幫助下,學校將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好煙臺院區,「繼續做高做新」「繼續做優做美」「繼續做大做強」,把煙臺研究生院打造成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典範和標杆。

在隨後的院區啟動儀式上,王曉敏、燕東、李波、劉建民、姚鬱共同按下啟動按鈕。

儀式上,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產學研合作基地、海空光纖感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煙威校友會創新工作室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在籤約儀式上,煙臺國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學校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經略海洋」服務領域,布局「大海工」發展方向,聚合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創新合作機制、搭建合作平臺,正式成立海工產業創投基金,致力於打造科研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產業投資服務平臺,實現科技、產業、資本的深度融合,共同服務煙臺市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合作企業代表,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芳彥在講話中表示,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入駐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是煙臺教育事業發展的又一壯舉,是對開發區、煙臺市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賦能。哈工程的物理光電學院、信通學院等,與公司的產業發展方向完美契合。前期,雙方已在研究生聯合培養、實驗室共建、科研項目合作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積極對接,下一步,雙方將依託領域優勢,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校企共同發展,實現學校、企業、社會三方共贏,為推動煙臺教育事業發展、振興地區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代表曲先強教授在發言中表示,作為首批入煙教師,倍感榮幸和自豪,他從三個方面寄語研究生。一要厚植家國情懷,堅守服務國家的初心;二要秉持求真務實、知行合一的求學精神。發揚「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學風,將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學嚴謹的態度融入科研學習的各個方面,並在其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三要堅持實踐出真知的理念,把握住學習機會,從企業實習中凝練科學問題,解決企業實際需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2020級碩士新生李響代表新生發言,他表示,站在全新的起點上,要堅持求學問是、以德為先;要堅定理想,強化信念;按照學校「以祖國需要為第一需要,以國防需求為第一使命,以人民滿意為第一標準」的價值追求,時刻牢記「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不負囑託、不辱使命、勇敢追夢。

開學典禮上,導師為學生親手佩戴校徽

校長姚鬱開講新生第一課

勇立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潮頭

下午在海工樓,姚鬱從學校輝煌的歷史、學校概況與辦學特色、煙臺研究(生)院概況、我們所處的時代、對研究生生活的認識五個方面為2020級新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姚鬱指出,作為學校首批煙臺研究(生)院入駐的學生,意義重大,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煙臺研究生院作為學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希望同學們搶抓產教融合發展機遇,把「小我」融入到國家這個「大我」中去,深入企業學習實踐,圍繞企業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提煉真問題、做真學問,集中精力專注於每一篇文獻、每一次調研,認真對待每一次實驗、每一次推演,腳踏實地、砥礪前行,要勤於思考,「我思故我在」,不斷擴寬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解鎖新技能,勇立於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潮頭。

圖書館

煙臺研究(生)院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與煙臺市政府共建。煙臺研究院院區位於煙臺市開發區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是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東省自貿區和中韓自貿區三區疊加的核心區域,是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功能於一體的示範性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毛主席訓詞牆

作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首個落地項目,也是煙臺市引進的首個「雙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項目,院區以「大海工」為主要方向,實施校企合作、產教融合。2017年,學校先後與煙臺市政府、煙臺開發區管委籤訂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協議》, 2018年10月煙臺研究院院區破土動工,院區規劃佔地630畝,設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科創中心、宿舍及食堂等配套措施,可滿足300名教師,1500名研究生學習生活需要。2020年獲批「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學生研討室

匯知樓

新生入學教育

圍繞「產教融合」核心任務,院區創新建立的「雙師指導+課程學習+企業和校企聯合實驗室專業實踐+學位成果」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研究生新模式,已作為山東自貿試驗區首批創新案例向全省複製推廣。哈工程開設的「三海一核」相關專業,與煙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藍色經濟高度契合,現與萬華化學、中集來福士等46家知名煙企建立合作關係,其中與18家骨幹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技術攻關、試驗平臺共建等方面合作,參與省、市重點科研項目10餘項。

圖書館前興海廣場

煙臺研究(生)院實施「四位一體」全員育人的學生培養管理模式。實行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書院制、學員隊制「四位一體」全員育人的學生培養管理模式,為每名學生配備學院導師、企業導師、特聘導師、輔導員4位導師,全面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指導和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加強專業課程教育,拓展學術及文化互動,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專業互補;全體學生組成學員大隊,按專業設學員中隊,組織開展學生各項日常管理活動。

相關焦點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
    水母網9月1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馬雙軍 王聰 由大為 攝影報導)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舉行。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鬱表示,經過多方努力,學校最終牽手煙臺市政府聯合共建煙臺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啟用標誌著學校邁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作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首個落地項目,也是煙臺市引進的首個「雙一流」名校研究(生)院項目,2017年,哈爾濱工程大學先後與煙臺市政府、煙臺開發區管委籤訂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協議》。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深耕產教融合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儀式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隆重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深耕產教融合
    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隆重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 正式啟動!煙臺也有「雙一流」名校研究(生)院啦
    9月11日上午,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 深耕產教融合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9月11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 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啟用!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深耕產教融合
    9月11日,在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投用儀式上,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鬱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方不懈努力,學校與煙臺市政府聯合共建的煙臺研究(生)院今天正式投入使用,學校向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實現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快訊: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正式啟用,迎來302名新生!
    王曉敏代表煙臺市委、市政府對煙臺研究(生)院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作為煙臺首個「雙一流」高校研究生院,哈工程研究(生)院開設的「三海一核」相關專業,與煙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藍色經濟高度契合,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開啟校地合作共建新篇章,也必將為煙臺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加速崛起插上騰飛的翅膀。
  • 陳飛到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宣講五中全會精神並作形勢政策報告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 12月14日上午,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到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作形勢政策報告。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姚鬱主持報告會。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確保全會精神在哈工程煙臺研究(生)院落地落實,凝心聚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陳飛在形勢政策報告中介紹了煙臺市總體情況和發展成就。
  • 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紛紛落子青煙威
    且慢,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山東都將有校區,不出山東上名校不再是夢想。隨著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今年9月啟用,600多名研究生入駐,意味著哈爾濱工程大學在煙臺的棋子落定。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
  • 山東省多所高校新校區今秋啟用
    該項目一期工程(理工院系)含學生公寓1—5#樓、理工院系東西教學樓及食堂,總面積18萬平方米。理工院繫於2019年8月份開工建設,2019年11月份全部實現主體封頂,2020開始進行室內安裝和裝飾裝修工程,2020年7月18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目前,教育內配施工隊伍已進場,計劃8月中旬完成教育內配工作。
  • 西電廣研院-廣哈通信共建「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學科負責人、西安市智能軟體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青山教授任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業全任中心聯合主任。本次儀式由廣研院執行院長沈八中主持。石光明在致辭中表示,這次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標誌西電廣研院在產教融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一次探索,是西電與廣哈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和廣州市戰略產業發展規劃,統籌校企科研力量服務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希望廣研院成為連結大灣區校友的紐帶,凝心聚力建設起產、學、研、用的「西電基地」,為大灣區建設築牢科技屏障。
  • 冀以小康 揚帆逐夢
    今日頭條網8月8日電(通訊員 常宇航 趙叢曉 金怡鋌)光輝歲月彈指揮間,中華大地滄桑巨變。為進一步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歷史、探尋先輩的光榮奮鬥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洛陽師範學院食品與藥品學院「冀以小康,揚帆逐夢」暑期實踐團隊特於7月31日展開了為期3天的線上主題宣傳活動。
  • 煙臺港客運總公司火車站售票處正式啟用
    煙臺大眾網12月27日訊 (通訊員 王琰 宋敬娜 記者 於偉偉) 12月25日,煙臺港客運總公司火車站售票窗口正式啟動,早晨8:55售出了第一張船票。
  •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即將完工,八月底將投入使用
    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70年,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幹部教師為基礎,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
  • 這所高校獲得煙臺大力支持
    並且,70多所本科院校中煙臺僅佔據5所,這充分說明煙臺在名校上的欠缺。,除了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就是濱州醫學院,而且本科院校少之又少。作為九大工程的八角大學城已經開始慢慢匯聚人才,而自貿區則成為「學霸」施展才能的地方。
  • 山東第3經濟城市煙臺,引進重慶大學和哈工程落地,學生:給力
    青島也同樣擁有優質的資源,比如中國海洋大和中國石油大,這兩所的水平一點也不差,另外還擁有很多知名院校的異地分校區,比如知名的哈工程大、山東大、北京航空航天。魯東大學和山東工商學院這三所而已,有學生感嘆這幾所學校實力都躋身不到全省前十,甚至這三所大學還不具有博士授權,也就是說它不是研究性的大學,這怎麼能對煙臺經濟做出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