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子問阿底峽尊者:
一切道之法中,哪一法最殊勝?
阿底峽尊者說:……
行為裡,與世人相反為最殊勝……
釋義
現在很多人學佛修行都是這種情況:「我這樣做,怕家人不理解,別人也會笑話。」這都是正常的。行為就是要和世人相反。我們在修大乘佛法,為什麼說「大乘佛法裡要恆順眾生呢」?因為自己修持佛法,調伏自心的時候,很多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和世人相反的。佛法裡講的都是超越言思的,若是按照佛法去做,行為肯定與世人的行為相反。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裡,為什麼有一願「恆順眾生」呢?因為恆順眾生不容易啊!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人,要和世人一起生活,恆順他們,是很難的。比如,你今天受持八關齋戒了,過午是不能吃飯的,但是家人回來了,要陪他吃飯,怎麼辦?你寧可捨棄戒體,也要陪他吃飯,這叫恆順眾生!若是自己對八關齋戒的修法有特別堅定的信心,真心想受戒,特別想受戒,自己有特別堅定的信念,要改變是很難的。現在很多人對於戒律都沒有那麼堅信和誠信。也許說得容易,「沒事,恆順眾生嘛!」然後就做很多好吃的,說要陪家人、陪眾生吃飯,其實這都是找藉口的。再如,今天特別想出去看電影,或者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你不是一般的想去,而是特別想去,不是去或不去都行的心態,此時,有位親人或者朋友來了,就要恆順他。
現在我們很多人受戒時,是受也行、不受也行的心態,對這種人而言,沒有難度。若是特別重要、特別喜歡做或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讓你放棄,而去陪家人、朋友,你說難不難?非常難,你根本不可能放棄,不可能恆順。「沒事,不去了,我就陪你吃飯,陪你聊天。」不可能吧?若是你把受戒也看得這麼重,自己又特別喜歡,在這種情況下,讓你放棄,一定很困難。所以,自己必須要放下自私心,恆順眾生。
很多人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和世人的思想行為是相反的。但是,現在我們作為大乘行者,不能自私,要恆順眾生,真正為了眾生。為什麼大乘佛法裡講了那麼多方便法門?就是這個意思。現在有的人怕別人笑話自己,怕別人說自己。沒有事,這都是別人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別人說你或誹謗你,若是你為了守護他的相續,不讓他造業,因此而不去做、不去說,這叫恆順眾生。這樣也可以。若不是這樣,而是怕別人說,怕別人對自己有看法,於是就放棄了,這是錯誤的,這不是恆順眾生。
在漢地,很多人也開始信佛學佛了,世人可能有不理解的或有看法的,但這都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是我們學佛人的問題。所以,「行為裡,與世人相反為最殊勝。」
摘自達真堪布《噶當教言》講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