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男《大衛》被打馬賽克

2020-12-15 溫州日報甌網

裸男《大衛》被打馬賽克

2012/07/12 12:05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5232

  J

  交鋒

  新聞背景

  7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打馬賽克不尊重藝術品,質疑「誰在遮誰的醜」,更有網友發起給世界名畫名雕塑穿衣服運動,以此回應裸男大衛被央視打馬賽克事件。昨天下午,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新聞官表示,央視或是為保護最敏感的觀眾群體,可以理解。至於為何考慮為雕像打馬賽克,央視未給出官方解釋。

  (溫州晚報綜合)

  正方

  苗蠻子:遮蔽大衛像的文化自負與虛弱

  為何要給大衛的下體打馬賽克?儘管央視官方目前未作任何解釋,但除了南京電視臺一製片人所說的「播出內容可能影響美觀、有傷風化或對觀眾造成嚴重的負面情緒」,恐怕也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當然,央視如果還想再鬧笑話的話,也可以歸之於「臨時工」「技術故障」之類的理由,或者「藝術再創造」這樣「高雅」的說辭……

  對於人體藝術中性器官的遮蔽,當然並非央視首創,也難說是中國的傳統——儘管歷來中國的「正人君子」和「衛道士」就有這種嗜好。「屏蔽」性器官背後的性敏感,無關古今中外,實則是人性使然。其實,大衛像早在歐洲也曾被強行穿上28片銅製無花果樹葉來遮羞;而在1994年,香港淫褻物品審裁處把雕像大衛像評為不雅,理由是該雕像裸露男性性器官。

  大衛雕像當年的遭遇,顯然與彼時的社會氛圍趨於保守不無關係,這可以理解。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性觀念已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體藝術作為審美對象,已為人們所普遍認可,尤其是大衛雕像這些經過時間洗滌、世所公認的經典藝術作品,早已沒有了爭論的空間。而且也應看到,即便剝離開「藝術」而談「性認知」,這在中國雖然尚處於啟蒙階段,但畢竟那個「談性色變」的時代已然遠去了。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每當大衛像被一小撮人「屏蔽」之時,便引來社會輿論的強烈抨擊。比如,香港淫褻物品審裁處的有關裁決被香港最高法院推翻,理由是任何有理智者都不會將大衛像視為不雅;而此次央視打馬賽克這種貌似「高雅」的行為,也被網友無情地消解——有網友就如此調侃道,「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央視的大樓要做成大褲衩的樣子了,原來是給義大利外賓大衛準備的。」

  顯然,如果按照央視的標準,諸如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市標撒尿小孩、丹麥國寶級藝術品小美人魚,恐怕也要穿上短褲和內衣了;如果按照這樣的審美判斷力,西方大量的裸體油畫,也恐怕早就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了。

  作為一件經典的藝術品,大衛雕像本來沒能引起人們多少性遐想。可如今,央視的馬賽克一打,這件藝術品似乎成了低俗、「少兒不宜」而需要「掃黃」的東西,同時也潛意識地將觀眾當成了色情狂。從這個意義上說,央視此舉既是對國人智商乃至人格層面的羞辱、有罪推定,也是對大師及其作品的糟蹋和褻瀆。不客氣地說,給一件完好無損的藝術作品生硬加上一塊遮羞布,這是一種另類的藝術「宮刑」。

  顯然,央視添加的這塊遮羞布,非但沒能遮住任何東西,反而暴露出了一股臭不可聞的文化酸腐氣。一涉及到敏感部位,就想當然地與色情掛鈎,乃至於視為洪水猛獸,這一方面顯示了自己的僵化思維,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文化虛弱症的表現。

  反方

  高亞洲:給大衛打上馬賽克,我看行

  大衛能不能走光?這其實是個問題。大衛作為一件流傳千古的藝術品,其精髓不僅在於對人體塑造的惟妙惟肖,更在於創作中的思想性,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從藝術品的角度講,這樣的全裸,恰恰是能更形象地詮釋出這樣的思想價值,可謂點睛之筆。

  而當大衛走出神聖的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來到中國,或者說不論來到哪裡,只要是在展出,它都是以藝術品的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那就應該尊重藝術,讓懂得欣賞的人去發現它的藝術之美,從這一點講,大衛在它展示的地方,是無需杞人憂天地給它打上馬賽克的。

  但是,我們看到,當大衛出現在電視新聞裡,它的身份還是藝術品嗎?它固然還是藝術品,但此刻它是作為新聞主角出現在電視裡的,它的出現只是要告知觀眾,一尊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品已經來到中國,歡迎懂得欣賞的人前來欣賞,這便是它出現的價值,而從新聞的角度講,它不僅要尊重真實性的新聞天條,同樣還是傳播倫理的掣肘。

  在電視鏡頭面前,除了那些懂得藝術欣賞的人之外,還有大量因為後天教育不足,對世界歷史的欠缺,或許對這樣的一尊裸體人像無法從藝術的角度去接收信息,那麼,他們看到的便是有傷風化,有違倫理的裸露,在中國這樣傳統文化仍然佔據著主流意識的大背景下,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一個可以比對的例子是,在去年的11月中旬,湖北《武漢晚報》報導過湖北美術學院門口的全裸女性畫像遭指責。當時,美術館館長稱將此畫像推介出來是為提高人們藝術審美鑑賞水平。但此舉引來的並不是一片叫好聲,反而引來各種非議,最大的聲音便是認為,如此有傷風化。

  認為大衛裸露是藝術,也可以認為是有傷風化,這都不是一個正常或不正常的問題,應該承認人在認知上的差異,現在的問題是,應該是去照顧誰的認知程度呢?個人認為,在公開傳播媒介中,還是要尊重傳播倫理,既然不是藝術鑑賞節目,那就應該打上馬賽克,以免讓一個不小的觀眾群體在看到此畫面引起觀感上的不適,而那麼真正了解此藝術品,或者真正懂藝術的,完全可以來到現場進行觀摩,或者自己主動搜尋相關資料,進行感官上的藝術欣賞,這樣豈不兩全其美。

  最後的結論便是:給大衛打上馬賽克,我看行。

  小結:

  打在《大衛》身上的馬賽克早已經卸下,但人們心中的馬賽克卻還沒有放下,這看上去是央視在庸人自擾,其實是一次公共媒體在尊重藝術與遵循傳播倫理之間的小衝突。

相關搜索:大衛 馬賽克

相關焦點

  • 電視新聞大衛雕像打馬賽克引爭議
    [提要] 但正是這則報導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原因就是播出的畫面中,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的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馬賽克。大衛雕像 漫畫/張永文  7月9日中午11點49分,在央視新聞頻道一則《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的報導中,給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
  • 央視新聞給「大衛」打馬賽克後去除 官方未解釋
    網絡圖片     昨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時,對義大利著名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名作《大衛阿波羅》,打馬賽克遮住男性私處部位。在網上引發一場「馬賽克」風波,有網民認為沒有必要對一件舉世聞名的藝術品進行加工。
  • 央視播大衛像打馬賽克 網友惡搞為名畫穿衣(圖)
    當名畫穿上衣服 藝術瞬間變成笑料  羊城晚報訊 記者尹安學、實習生錢楊報導: 雕像大衛「披「上了休閒裝、希臘女神維納斯「套「上紅布兜…… 9日晚間,央視在播出國家博物館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導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
  • 自「馬賽克版大衛」始,重讀中國裸體藝術史
    )   寧卓濤: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客座教授,歐洲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國際協會總監  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韓利誠:寧波美術館館長   搜狐藝術:近日,《央視播全裸雕像「大衛」打馬賽克 重播時被去除》,一則新聞惹眾多網民關注。
  • 明星大偵探聖誕裝飾,全都打了馬賽克,抵制洋節是否是文化自卑?
    第一期播出時間,剛好是在聖誕節,所以節目拍攝場地都布置了聖誕樹等道具,現在上頭不給過洋節,所以節目裡把所有的聖誕布置都打了馬賽克……這真的挺大無語的,而且這馬賽克打的,我一眼就看的出那是聖誕樹啊,有什麼必要嗎?還特別影響觀看體驗,我都沒辦法專心看劇情,一直關注在馬賽克上!
  • 怎樣輕鬆給照片打馬賽克
    在眾多照片處理的方法中,打馬賽克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那麼如何給照片打馬賽克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給照片打馬賽克的方法,希望能給需要的朋友帶去一點幫助。選擇軟體安裝。給圖片打馬賽克需要藉助軟體,其實給圖片打馬賽克的軟體有很多,比如photoshop,美圖秀秀。如果想進行專業地處理,建議用photoshop軟體。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應該都只是一般性質的處理,可以用更簡潔的美圖秀秀。
  • 怎麼給視頻打馬賽克?這個方法試一試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兒,咱們只需要在這些內容上打上馬賽克就可以了。好吧,說到這裡,小北不上點乾貨是不行了,接下來,就來告訴大家如何給視頻打馬賽克吧! 一、什麼工具可以給視頻打馬賽克? 在這個短視頻火熱的時代,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剪輯視頻吧?
  • 對人體藝術品打上馬賽克,是欲蓋彌彰嗎?
    馬賽克指現行廣為使用的一種圖像(視頻)處理手段,此手段將影像特定區域的色階細節劣化並造成色塊打亂的效果,因為這種模糊看上去有一個個的小格子組成,便形象地稱這種畫面為馬賽克。其目的通常是使之無法辨認。馬賽克在日常生活裡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在一些情況,使用馬賽克來保護一些人的隱私,這是使用馬賽克體現出利好的一面。如果,將藝術品打上馬賽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有人認為打上馬賽克,這是一種玷汙藝術的行為。給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從微觀層面來講,等於是破壞了藝術品的完整性,無視藝術家的創作成果。
  • 人體藝術該不該打馬賽克?嘴裡喊著傷風敗俗,心裡卻暗恨馬賽克
    如果把作品看作是一塊完美無缺的玉石,而馬賽克的存在就像人為地製造了一個瑕疵一般。人體藝術到底該不該打馬賽克?對於這個問題,民眾的呼聲各有不同,有人認為該打,有人認為不該打。支持打馬賽克的人們,他們認為人體藝術作品就如同一個"色情"的作品,通過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博取人們的關注,負面影響遠遠大於作品的藝術性,尤其是對於一些不懂藝術的,或者是年齡較小的孩子,避免造成不好的影響。
  • 張馨予打馬賽克與趙薇打馬虎眼,你怎麼看呢?
    張馨予昨日(7月15日)在微博發布自己拍戲時的照片,然而由於造型需要保密,她在自己的髮型和服裝上塗滿萌噠噠的馬賽克。不過雖然如此,還是能看到她滿頭的樹葉子,這是戴了個花環麼?一般說來,打馬賽克具有如下幾方面的優點。一是遮醜,如果照片的那一部分不太理想,就可以打馬賽克。二是避嫌,有許多演員穿了透明的或者露點的,不方便發出來,如果打上馬賽克,就會讓畫面看起來不是太汙。三是出於畫面的設計考慮,曾加一些神秘感,讓觀者有一個想像的空間。張馨予之所以打馬賽克,我想主要出於最後原因考慮的。
  • iPhone使用自帶相冊增強功能給照片打馬賽克
    馬賽克雖說馬賽克阻礙了,我們探索某種領域前進的道路。但同時也能保護個人敏感信息洩露。現在越來越多人,都開始注重隱私。給照片打馬賽克成了必修之課。當然,大多數聊天 App 都自帶這個功能。但我還是想在相冊裡直接給照片打馬賽克。這一直是個困擾我多年的難題。iOS13 測試版已發布不少時日,相冊增強了很多功能。依然沒有找到直接打馬賽克的功能。解決終於,在前段時間,發現一款 App。
  • 林俊傑給上身打馬賽克稱自己害羞 網友紛紛好奇馬賽克下面是什麼
    今天林俊傑給上身打馬賽克上了熱搜,這是為什麼呢?小編趕緊來到前排,了解事情經過。原來林俊傑在微博上發了自己運動後穿衣耍酷的小視頻,但是自己貼心的給自己的上半身打上了馬賽克,還戲稱時機還沒到,需要先馬賽克。這下引起了網友的紛紛關注,粉絲朋友們都在猜測馬賽克下面究竟是什麼呢?是虎背熊腰還是八塊腹肌?不得不說,這屆網友真是太嚴格了。
  • 被狠狠打了 「馬賽克」的圖片,就這樣被 AI 還原了
    你可能覺得奇怪,大家明明把 「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都打上了馬賽克,為什麼還會洩露信息?難不成還可以恢復?可能還真的可以!這個 AI 的主要功能就是:去除馬賽克,還原字符密碼。AI 破解『密碼』相信不少人都認為,只要打上了馬賽克,就不會洩露敏感信息,因此,我們在朋友圈、微博等公開社交平臺,經常能夠看到打了馬賽克的結婚照、證書照、成績照等。但事實上,無論是圖像、文字還是字符,AI 還原馬賽克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
  • 被狠狠打了「馬賽克」的圖片 就這樣被AI還原了
    你可能覺得奇怪,大家明明把「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都打上了馬賽克,為什麼還會洩露信息?難不成還可以恢復?可能還真的可以!同樣在昨晚,GitHub上一個AI項目衝上了熱榜,截止目前已經收穫了8.4K星標。這個AI的主要功能就是:去除馬賽克,還原字符密碼。
  • 澳大利亞旅遊局給袋鼠下體打馬賽克被批愚蠢
    圖片來自臺媒據臺灣媒體報導,澳洲旅遊局日前在官方社交網絡上張貼了一張袋鼠的照片,這隻袋鼠懶洋洋地仰躺在草地上,十分可愛,但工作人員擔心,雄袋鼠大辣辣地露出下體,似乎有些「不堪入目」,特別在生殖器部分打上了馬賽克,卻引來網友批判吐嘈
  • 馬賽克為何要打在眼睛上?道理原來是這樣,別不信
    馬賽克為何要打在眼睛上?道理原來是這樣,別不信經常看新聞的朋友們肯定會發現一個細節,對於新聞報導上,如果想要隱藏某一個人的身份,就通常會給這個人的臉上進行模糊化處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馬。而現在馬賽克的應用可以說是越來越廣泛了,不僅是在新聞報導中出現,甚至會在許多新興的媒體社交軟體中出現。馬賽克被廣泛使用,但樂於思考的你,是否有注意到馬賽克常出現在人體哪些地方呢?經常留意這類信息的人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如果一個人需要打馬賽克的話,通常會在兩個部位。
  • 馬賽克編輯
    官微給嫌犯打文字馬賽克 編輯:我就是故意的 新華網 2016年01月08日 06:59官微給嫌犯打文字 馬賽克 編輯:我就是故意的---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安徽太和女孩的三名嫌犯再次引發關注——他們的頭部分別寫著「馬賽克」三個字,該微博來自用戶@中...
  • 美圖秀秀電腦版怎麼為圖片打上馬賽克?
    有時候圖片中的信息不想或者不能暴露出來,那麼你可以考慮為該圖片打上馬賽克來遮擋信息。下面是使用美圖秀秀給圖片打上馬賽克的操作。4然後選擇美化圖片中的局部馬賽克功能。5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馬賽克的特效以及調整筆的大小。
  • 打馬賽克就安全了嗎?AI消除馬賽克,GitHub開源項目上線三天收穫近...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魔王、小舟還在用馬賽克的方式隱藏密碼?小心被「看穿」。像素化(又稱馬賽克)是一種常見的打碼方式,通過降低圖像中部分區域的解析度來隱藏某些關鍵信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