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中出現了美麗中國這個新詞,這兩天A股市場的美麗概念股表現實在很美麗。什麼是美麗?從字面意義說上,美麗意味著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風度、顏色或聲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種感官極為愉悅,對自己來說是視覺的享受。
美麗當然首先是一種視覺範疇。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正如一些代表提出的,美麗中國的目標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綠色需求、生態需求,就是要還大地以綠水青山,還老百姓以綠色家園。在過度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保護的前提下,一些山川正在失去麗色。我們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態壓力。從整體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5,水土流失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3,森林資源和生態總量都嚴重不足。這種壓力不僅來自於我們的目光所及,也感受於我們的呼吸所至。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代表說,在最近幾年的天氣預報工作中,已經能明顯感受到一些地區空氣品質下降,尤其是霧霾天氣明顯增多,範圍越來越大。山清水秀卻貧窮落後不是中國發展的選項,但是強大富裕了卻付出環境惡化的代價,也同樣不是美麗的中國。誠如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所言,「開寶馬車喝汙水,不是老百姓期待的現代化」。
美麗是美學,美麗也是哲學。美麗中國離不開秀麗山川、秀美風景,但美麗中國的內涵顯然不僅止於生態、止於環保。十八大報告中說,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要在融入中建設,在建設中融入。孤立地談生態、談環保註定是事倍功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真正使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之中,成為應有之義,周生賢說,「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那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那是竭澤而漁」。重建後的汶川水磨小鎮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美麗樣本。在新的水磨小鎮,映入人們眼帘的,是一排排黃牆青瓦的藏羌民居;店鋪林立,雕花木門恢復了明清風韻,每家每戶的窗欞雕刻著不同的裝飾圖案,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好像水墨畫卷。以「生態、文化、安居、樂業」的理念打造的「水磨羌城」,讓水磨成為一個宜居的旅遊城和文化城。生態文明建設和諧融入到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這種融入背後,體現的是科學發展的真諦。
美麗中國是詩意的、浪漫的。可美麗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踏踏實實去創造、去實踐。節約身邊的一滴水、拾起地上的一張廢紙、公交車上的禮讓、對摔倒老人的幫助……美麗就在這些細節當中。美麗中國需要我們去發現美、創造美,更需要呈現我們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網友眼中的美麗中國
@Iris要變得很優秀:美麗不僅僅關乎生態吧,還應有社會人心。盛世太平之下,人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人人有幫弱濟貧的良心,才是真正的美麗吧。
@於莉:國民素質提升,老祖宗仁義禮智信的傳承,同樣重要!
@北江響鈴:湛藍的天空,清潔的城市和鄉村。
@resplendent362573:嚴格監督重化工企業生產,嚴格檢測汙染排放!
@可樂啤coke:暢通的道路,潔淨的路面,禮貌的舉止,豐收的喜悅,奔馳的駿馬,飛翔的小鳥,彎彎的河流,閃爍的星空……
@陳球球s:只要有美麗的中國人,就一定會有美麗的中國。
@月輪水無痕:美麗中國,也應該包括食品安全。
@廣州青宮: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民眾,擁有美麗的心靈——對真理有篤信之心,對文化有嚮往之心,對道德有尊崇之心,對自然有敬畏之心。
@影goon:山美水美人更美,行美心美道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