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國家公務員資訊 | 2015國考技巧大全 | 歷年國家公務員
為方便考生全面備考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公網校專家為考生提供申論經典範文:媒介素養應成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希望可以幫助廣大考生登上勝利的彼岸。
【典型案例】
1.我有肖像權
有群眾舉報鶴崗市興安區有礦難發生並被瞞報。2014年7月18日,新華社記者與鶴崗市政府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一同前往被舉報煤礦進行採訪核查。記者對同行相關人員做拍照記錄留證,當拍了一張帶有同行副市長的照片時,這位副市長稱「我有肖像權」,強令記者刪除照片。
2.你問之前咱能不能先溝通
2014年7月6日,針對高考體育加分亂象,央視記者採訪河南省體育局宣傳處處長袁軍時問道:「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審查具體由誰來做?」該處長猶豫了一會兒說:「能不能你問之前咱先溝通溝通?」
3.我病了,採訪能不能改下次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014年3月兩會期間,該報記者想就去年廣西賀江水汙染問題採訪某市市委書記。上午9點左右,記者敲門表明身份和來意後,房間內傳來聲音:「(我)還沒起床,能不能一小時以後再來?」一小時後,記者再次敲門表明來意,房內傳出聲音:「那個,我病了,採訪能不能改下次?」記者問是否需要幫忙找醫務組,對方忙答:「不用不用!」
【申論命題】
「雷人官語」是社會上層出不窮的一種現象,看起來是小事件,但是這些事件會經常出現在申論科目的給定材料中,因此這些事件背後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並進行深入的挖掘。挖掘事件背後反映出的問題其實是多方面的,如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問題、公共服務意識、權力觀、四風問題等。此外,此現象與政府行為息息相關,其切入角度也可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網絡輿情引導、作風建設與四風、群眾路線、政府公共危機的有效應對等,這些角度需要考生有深刻的認識與把握,以便在考試中能夠有效應對。
【申論範文】
媒介素養應成領導幹部的「必修課」
當今社會,媒體傳播逐漸呈現出全民化、多元化、草根化、泛政治化等趨勢,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主動參與傳播。在人人都有「麥克風」與「攝像機」的新媒介輿論環境下,政府執政的輿論環境,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跟上時代節拍,官員媒介素養和話語能力建設,以及運用媒介提高執政能力,為政府行政服務的水平,應是領導幹部的「必修課」。
領導幹部的媒介素養關係到執政水平的高低,關係到民心向背。但在現實社會中,由於部分領導幹部缺少對新媒介的性質與地位,對輿論環境的清醒認識,使得雷人官語屢見報端。而究其深層次原因則折射出某些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缺失。面對媒介,有些領導幹部有恐懼心理,將輿情當「敵情」;有些領導幹部則是無視、蔑視,把媒介當作「替罪羊」、「出氣筒」;有些領導幹部則反應遲鈍,被「謠言」拖著跑;有些領導幹部則說謊話欺騙媒介,被揭穿後醜態百出。
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缺失,不僅會折損政府形象,也會降低政府的與公信力,甚至激化社會矛盾。在新的輿論環境下,提高領導幹部的媒介素養,已經成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執政能力的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
面對媒體,官員要注意講話方法,善於發出恰如其分的聲音。領導幹部面對媒體一定要講究策略,掌握語言藝術。一方面,要敢說話。實事求是,不欺媒體,不瞞公眾,做到言論恰如其分、舉止大方適度、觀念與時俱進,才能贏得媒體的尊重和支持,及時消除各種誤解和謠言。另一方面,要會說話。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做到說話有品位、有分量、有感染力、有號召力。要用恰當得體、深入人心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使說出的話能打動媒體,講出的道理能被群眾接受,從而促進矛盾有效化解、事件妥善解決。要牢記立場和角色,不信口開河,在面對媒體的時候必須客觀公正、事實清楚,同時要有保密意識,自覺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熟悉內情,掌握大局,在面對媒體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功課,該掌握的情況一定要爛熟於心。如此,同媒體打交道才會心中不慌、應對自如、為我所用、遊刃有餘。
官員媒介素養,話語形象是官員公共形象的組成部分,亦是一種領導力的彰顯。一名官員若不注重提高「舌尖上的素養」,自然沒有話語魅力,個人魅力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說,官員應緊跟時代,更新話語體系,表達真實、親和、樸實、準確,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也有助於執政能力的。
(責任編輯: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