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
項目概況
個稅不能直觀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發達程度,但是卻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工資水平和就業情況,個稅越高說明這個城市的整體工資水平越高,就業人數越多,用工單位越多。相反,如果一個城市的個稅比較低,那說明大部分人的工資都是低於5000元起徵點且就業崗位少。
我們統計了2020年上半年,目前已經公布了具體數據的大部分城市,列舉了個稅收入前三十位的城市,進行簡單分析。(未公布城市如:廣州、深圳等)
前三十城總量排名
從已公布的城市個稅總量上來看,上海、北京依舊佔據第一、第二。由於深圳未公布個稅收入,杭州以268.5億排名第三,蘇州則反超天津和寧波升至第四位。長沙則以65.43億元的成績進入前十,位列中部第一。鄭州以45.03億元排名全國第15名,中部第二。合肥以38.42億元排名全國第17位,中部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省的雙子星青島、濟南分別位列第14位和第16位。
前三十城增量排名
從已公布的前三十城增量方面統計排名,北京以71.61億元的增量位居第一,次位為上海市,蘇州增量17.13億元排名第三,長沙以增量14.71億元排名全國第四,中部第一。山東省的青島和淄博分列7、9位,廣東省的珠海和東莞分列5、6位。中部增量第二的城市則是合肥市,以1.83億元的增量排名11位,鄭州負增長2.62億元,排在了台州之後位列第24位。杭州的負增量在三十城中最大,達到-17.75億元。
前三十城增速排名
最後看到增速方面,長沙以29%的可怕增速排名前三十城中第一位,山東淄博和廣東珠海分列增速2、3位。蘇州繼總量排名第4和增量排名第3後在增速方面再奪第四,不由得佩服這座城市。青島以13.1%的增速排名第五,合肥排在了第12位,中部第二,鄭州以-5.5%的增速再度排在台州之後位列第25位。泉州的增速則大跳水,以-26.76%的成績排在了前三十城的最末未。
就事論事,不帶節奏,不以排名作為攻擊的籌碼,冷靜客觀看待自己所在城市經濟表現。也期待更多未公布城市儘快公布數據再做排名。
另外根據最新的消息披露,7月份長沙市個人所得稅為16.8273億元,同比增長142.01%,有點嚇人
長沙一角@胡一刀
文章轉載前請與我們聯繫,未經同意轉載一律投訴!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