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堡「病毒暗史」:致命橙劑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橙劑並不是甘甜的橙汁,而是摻雜了一種劇毒的物質二噁英(TCDD)的致命毒劑。

25歲的Tan Tri對橙劑一無所知。但當地的醫生告訴他,他將在橙劑的影響下度過餘生。

由於雙腿的殘疾,他不能下地走路,只能勉強地從木床上爬下來。他不能自主進食,每天只能靠母親Nham餵給他食物。

半個多世紀前,當美國部隊向越南的叢林投放下數千加侖的橙劑時,Tan Tri的母親就住在中部城市峴港,而那裡是受橙劑影響最深的地區之一。

時至今日,Nham仍舊堅信,橙劑中的有毒物質正是造成她兒子殘疾的元兇。Nham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不僅是她們家,附近也有人受到了橙劑的影響。但她隨後補充道:「但他們最起碼可以走路,我的孩子不能。」聽了母親這段話,Tan Tri糾正她:「我可以雙臂行走」。

對於Tan Tri來說,他至少還有可以重塑生活的機會,而在橙劑的影響下,很多越南人遠沒有Tan Tri 「幸運」。

杜迪烏(Do Duc Diu)在70年代初曾在受橙劑影響最大的地區擔任北越士兵。他總共生育了15個孩子,其中的12個因為疾病而死亡。診斷醫生表示,這來源於杜迪烏在北越參戰時和橙劑的密切接觸。杜迪烏痛心地表示,如果早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受到橙劑危害而難以生出健康的兒童,他肯定不會生育這麼多的子女。

1961年,美國開始軍事介入越南戰爭,隨著戰事的推進,逐步陷入戰爭泥潭的美軍為了扭轉戰局,開始使用含有毒氣成分的橙劑等化學用劑。戰後越南政府稱,超過四百萬人直接暴露於橙劑,其中至少三百萬人忍受著橙劑帶來的疾病,這些疾病包括癌症、畸形、皮膚病和疝氣等。

而在萬裡之外的美國本土,也未能逃脫毒劑的陰霾。在距離華盛頓不遠處的德特裡克堡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軍方研究人員對橙劑進行了測試。而直到半個多世紀後的2010年,這一秘密才首次被公之於眾——據華盛頓特區當地媒體WJLA(ABC 7)網站報導,1944年至1963年期間,為戰爭設計、旨在消滅敵人的總共約17磅(約7.7千克)橙劑在美國的土地上被測試,當地許多居民仍然不知道,測試後的毒素殘留在地裡和水中。

2015年,杜迪烏在他12個孩子的墓地祈禱。 圖片來源於路透社越南森林、稻田總面積三分之一遭受汙染

1961年11月,時任美國總統詹森·甘迺迪授權發起代號為「牧場助手」(Operation Ranch Hand 1961-1971年)的行動。該行動旨在使用運輸機、轟炸機、直升機等軍機對越南(主要是南越地區)森林、山地和農田噴灑落葉劑或除草劑。由於這些落葉劑或除草劑裝運容器上的橙色條紋,故名「橙劑」。

美軍之所以使用橙劑,主要是是因為北越遊擊隊通過茂密的叢林做掩護,利用聲東擊西等方式襲擊美軍或南越軍隊,起初,美軍使用燃燒彈清除植被,讓北越遊機隊員暴露,但效果不佳,因為越南地處亞熱帶,天氣炎熱,空氣溼度大,植被生長快速,基本很難在用燃燒劑燃燒時準確地燒傷敵人。為了消滅北越遊擊隊隱蔽場所,切斷其食物供應,發動了「牧場助手」行動。

「牧場助手」行動也是美軍強制將農民驅離農村整體計劃的一部分:通過噴灑橙劑令農民無力自給自足,不得不離開農村前往美軍控制的城市,進而讓遊擊隊喪失在廣大農村活動的基礎。

受橙劑汙染的地方有不少畸形嬰兒的出生橙劑的主要成分是2,3,7,8-四氯二笨並二噁英和四氯代笨,這兩種物質都是強致癌類物質,而且這類物質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在環境中自然消減50%就需要耗費9年的時間。它進入人體後,則需14年才能全部排出。它還能通過食物鏈在自然界循環,貽害範圍非常廣泛。

美國空軍記錄顯示,整個「牧場助手」美軍至少出動6542架次軍機執行噴灑橙劑任務,經過十年的噴灑,使用了約200萬加侖(7570萬升)橙劑,超過五百萬公頃(約2萬平方公裡)森林和五十萬公頃(2000平方公裡)的農村遭到嚴重汙染或破壞,佔越南森林、稻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根據美軍公布的照片,美軍C-132系列運輸機是噴灑橙劑的主力,出動次數佔軍機總出動次數的四分之三。該機是戰後美國研製生產的小型戰術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約31噸,一架C-132運輸機一次任務可以噴灑3785升的橙劑。為了適應噴灑任務,運輸機進行了改裝,安裝了專門的容器和噴灑系統,機翼和機體都有噴灑口。

圖說:執行噴灑任務的美軍C-132運輸機

善後工作仍未完成

戰後越南政府稱,超過四百萬人直接暴露於橙劑,其中至少三百萬人忍受著橙劑帶來的疾病。越南紅十字會稱,近一百萬越南人因橙劑汙染而致殘或有其他疾病。美國政府認為這些數據不可信。

受橙劑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越南長山山脈周邊地區以及越南和柬埔寨的邊境地區,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和柬埔寨交界地帶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此地受橙劑影響最為嚴重。在這裡經常可以見到一些有生長缺陷的兒童,他們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身體畸形,有的智力低下。除了外形的缺陷,遭受橙劑汙染地區癌症率也比其他地方高。最初,美國並不承認這些出售缺陷或疾病與橙劑有關。

一家名為哈特菲爾德(Hatfield)、總部位於溫哥華的諮詢公司致力於研究橙劑汙染問題。哈特菲爾德諮詢公司和越南的科學家對分散於越南南部的3000個前美軍的軍事設施進行了抽樣調查,確定出28處「熱點」地區,其中有三處高染汙地區位於人口稠密的峴港、邊和市和富吉縣。在調查中,一名婦女的乳汁中的二噁英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安全級別含量的6倍,她的一個小孩患有脊髓露出體外癱瘓症。

越戰結束後,美國起初並不承認使用了橙劑以及橙劑造成的影響。1995年美越結束了幾十年的敵對關係,關係正常化後為處理橙劑問題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大環境,美國也開始重視相關問題。美國任駐越南前任大使麥可·馬瑞(Michael Marine,2004-2007年擔任此職)曾表示:「毫無疑問,在越南的二噁英含量是有害的,而且毫無疑問,美國和前南越軍隊儲存這種物品的地方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所在。」他說:「論據相當明顯,美國應設想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2006年美國環保署(EPA)開始對越南境內的慈善組織提供技術援助,以幫助清理二噁英。2012年8月,美國和越南開始在峴港國際機場清理橙劑殘留,這是美國政府首次介入橙劑在越清理工作。而根據越南官方媒體的報導,美國政府為該項目提供了4100萬美元。

隨著美越關係的發展,尤其是美國提出所謂「印太戰略」之後,美國更加重視橙劑問題,儘量降低橙劑問題衝擊兩國關係深化。去年4月,英國BBC刊發一篇名為《美國將清理有毒的越戰空軍基地》的報導稱,美國已在越南的一個空軍基地啟動了耗資巨大的清理行動,美國曾在該基地存放臭名昭著的化學製劑橙劑。

報導指出,在越戰結束40多年後公布的這項10年計劃將耗資1.83億美元。報導稱,位於胡志明市郊外的邊和機場被認為是越南橙劑汙染最嚴重的地方。負責清理工作的美國國際開發署發表聲明稱,該地點是越南「尚存的二噁英含量最高的最大一片地區」。

美國駐越南大使丹尼爾·克裡滕布林克在項目啟動儀式上說:「兩個昔日的敵人如今在如此複雜的任務上展開合作,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除了越南本地人,當年參戰的美國士兵也飽受橙劑危害,可以說殺敵一千自損。以峴港空軍基地為例,該基地在越戰期間存儲了橙劑,後檢測發現基地周圍土壤二噁英含量超過人類正常活動允許值的350倍。

據統計,參戰美國士兵患睪丸癌的機率是正常人兩倍,士兵妻子流產機率也是兩倍。他們的新生兒畸形率也遠高於其他人。經歷漫長的訴訟後,1984年橙劑生產商給了美國老兵基金會近兩億美金。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橙劑法案》,授權退伍軍人事務部制定標準,認定橙劑受害者並給予賠償,但僅限於參戰的美國士兵,不包括越南民眾。

而在德特裡克堡內接觸到橙劑的人員的維權之路則更加艱難。2010年,一名居住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男子加裡·艾布拉姆(Gary Abram)終於收到了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賠償款。艾布拉姆於1962年至1964年間在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服兵役期間曾接觸過橙劑,據他透露,2008年,他曾收到一封信,信中承認美國國防部曾在德特裡克堡進行了多種物質的噴灑測試,其中就包括橙劑。

直到2015年,據德特裡克堡所在的弗雷德裡克當地媒體《弗雷德裡克新聞報》報導,美國陸軍軍官要求承包商在德特裡克堡的實驗室中尋找是否仍有殘留的橙劑和放射性物質,得到了近乎否定的答案,籠罩在德特裡克堡上空的橙劑陰霾至此才暫告一段落,然而那些受到橙劑後遺症影響的越南普通百姓和美國士兵,仍在苦苦煎熬與掙扎。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德堡「病毒暗史」:洩漏事故如家常便飯,僱員與居民屢遭殃
    由於操作失誤、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德特裡克堡的生物實驗室在其近70年的歷史中曾發生過不少意外事件,不僅有實驗室內違規操作等低級安全漏洞,更有如多種致命病菌洩漏致人死亡等嚴重事件,甚至還有德堡僱員故意使用實驗室內的高危病原體發動襲擊。
  • 美國德堡實驗室「病毒暗史」(轉載)
    這個擁有67種高危病原體(包括伊波拉病毒、炭疽、鼠疫等)的高級別實驗室,出現了炭疽病菌遭人為洩漏致死的嚴重事件,以及防護服破損、廢水違規處理等低級漏洞。德特裡克堡「邪惡的生物實驗室」形象也早已深入美國人心。在1995年的美國災難片《恐怖地帶》、2009年的電子遊戲《虐殺原形》裡,都提到或影射了德特裡克堡從事生物戰研究的經歷。
  • 德堡「病毒暗史」:美國中情局精神控制實驗的痛苦之源
    此時,麥卡錫主義引發的反共產主義浪潮在美國國內達到了頂峰;在國外,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被視為致命威脅,冷戰的鐵幕已悄然降臨。德堡的新使命就這樣,在冷戰的陰影和國內疑共情緒的籠罩下,原是生物武器實驗室的德特裡克堡自此被賦予了一項新的使命——開展精神控制實驗。
  • 轟炸機噴射致命橙劑,士兵大量怪病,最後致癌而死!
    一不做二不休,美軍從1962年開始實施「除草作戰」方案和「牧場手」行動,即在越南的原始叢林上空灑下大量的「橙劑」,來讓植物枯萎,並暴露其下掩藏的「胡志明小道」。據戰後統計,美軍從1962年起在越南至少噴灑了10年橙劑。名字很好聽,橙劑得名於運送它的鐵桶,由於被封裝在55加侖的橙色條紋桶中,所以得名橙劑。
  • 橙劑案受關注成國際法熱點
    越戰時期,美國在越南大規模使用了橙劑。美國官員說,使用這一化學製劑的目的是為了讓叢林落葉,從而找出隱藏在那裡的敵人。1971年,美軍停止使用橙劑,但卻沒能擺脫由此帶來的無窮盡的法律訴訟。  經過數年的法庭「口水大戰」之後,7個美國化學製品公司1984年被判處支付1.8億美元的賠款,贏得這起訴訟的是一群越戰老兵,他們認為橙劑的使用導致當地出現了癌症、嬰兒先天缺陷以及其他健康問題。
  • 起底美國去年被關生物研究基地 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曾洩漏致命病毒
    中國日報新媒體推出三期深度長文,起底德特裡克堡裡的「貓膩」。  疫情以來,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Fort Detrick)這個冷門詞彙頻頻被提及。  該生物基地之所以頻被關注,系因為美國媒體曝出在中國發生疫情前的幾個月,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附近暴發了一種不明原因的呼吸系統致命性疾病。
  • 德堡啤酒2015(東莞)新品上市發布會活動圓滿
    德堡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於2015年4月25日在東莞樟木頭三正半山酒店舉辦「感謝您-為愛起航-德堡啤酒」新品上市招商發布會活動;德堡原液啤酒優選德國上等原料,採用德國頂級釀造技術,其色澤金黃,酒質芬芳,酒味甘香醇厚,非常適合廣大高端消費者,同時也是2015年第十屆中國超級模特大賽指定用酒,
  • 越南戰爭,美軍使用的「空孕催乳劑」和「橙劑」到底是什麼東西?
    美軍為了取勝,竟然喪心病狂地使用了空孕催乳劑」和「橙劑」。這些武器不僅給越南軍民造成了巨大傷害,而且還讓美軍自己人也自食惡果。那麼,美軍使用的「空孕催乳劑」和「橙劑」到底是什麼東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空孕催乳劑在越南戰爭時,為了趕走美國侵略者,北越全民皆兵,很多女性也拿起了槍,上了戰場。
  • 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新華社記者柳絲美國納瓦霍族印第安人居住區,橫跨亞利桑那州、猶他州和新墨西哥州,面積約7萬平方公裡400年前,歐洲「五月花」號船抵達北美大陸,開啟美國印第安人慘遭驅逐和屠戮的「至暗史」。時至今日,這些北美原住民仍在面臨系統性漠視和侵害。
  • 繼承731部隊「魔鬼遺產」,德特裡克堡的罪惡還要延續多久?!
    越戰中,美軍對越南南方10%的土地噴灑了被稱為「橙劑」的落葉劑,受傷害的越南民眾高達480萬。「橙劑後遺症」至今仍在危害越南人民的健康。「橙劑」就是德特裡克堡生化武器實驗室牽頭研發的。德特裡克堡的罪惡還要持續多久?鑑於細菌生物武器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巨大威脅,1971年9月,12個國家向第26屆聯大提交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草案。
  • 越戰中的美國,不僅對女兵用「空孕催乳劑」,還有影響至今的橙劑
    美國在越南戰場上使用過的化學武器很多,但是傷害最大的,影響最惡劣的,最為人所詬病的是「橙劑」,這個名字的得來是因為儲藏這種藥品的罐子是橙色的,這種橙劑是一種強力的落葉劑。因為越南地處熱帶,擁有著雨林作為其天然的保護罩,和美軍進行叢林作戰,讓美軍很頭疼,於是使用了橙劑。但是這種化學藥品當中有一個毒性極大的成分——二惡英,這種物質帶給人的傷害是無比巨大的。
  • 電影《致命復活》正式上映 超級末日病毒突襲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今日,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 腸道EV71病毒為何能致命
    解讀:為什麼死亡率這麼高  腸道病毒EV71並不是什麼怪病,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全年都可能發生,每年4~9月為多發期。腸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汙染的物品密切接觸傳播,兒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歲以下兒童多發。
  • 電影《致命復活》發布「神秘病毒」終極預告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將於7月31日全國上映。今日,曝光了「神秘病毒」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逼真展現了未知病毒突襲後,全城陷入了絕處求生的恐慌中,氣氛緊張壓抑。該影片打破常見國產災難片模式,以「病毒入侵」、「末日戰疫」為主題,摒除大特效災難片的視覺轟炸,是一部純粹的靠劇情取勝的災難電影。「神秘病毒」引爆「生化」危機《致命復活》此次曝光的「神秘病毒」預告,驚悚的傳達了末日危機來臨時的緊張感和窒息感。
  • 又一種致命病毒出現人際傳播,症狀與伊波拉類似
    又一種致命病毒出現人際傳播,症狀與伊波拉類似 2020-11-23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媒:日本將引入伊波拉等致命病毒加以研究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日媒稱,日本衛生部門7月1日表示,日本將首次引入伊波拉病毒和其他四種致命病毒,用於在明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之前開發診斷試劑。據日本《每日新聞》7月1日報導,一名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透露,政府計劃引入伊波拉病毒、拉沙熱、南美病毒、克裡米亞-剛果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這些病毒將在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位於東京郊外的一個分院進行研究。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表示:「這是朝著防範『病毒潛在威脅』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該國(日本)準備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奧運會觀眾。」
  • 前德國總統之子被刺殺,二戰「納粹」和越戰「橙劑」後遺症?
    曾經搞了一種高效落葉劑,因其容器的標誌,條紋橙色,被人稱作「橙劑」:當時,熱帶叢林戰,火焰噴射器、燃燒彈、燒山等,效果都不靈,需要一種,比燒山更狠毒的武器。而使用的「橙劑」,一種超強的落葉劑,毒性巨大,進入人體,要10-20年時間,才能全部排出。
  • 「Kiss病毒」嚴重或可致命
    每年都有孩子被「Kiss病毒」傳染,嚴重或可致命  寶爸寶媽們最近又慌了,這兩天的朋友圈裡熱傳著一篇文章《又一個小寶寶被親死了!請告訴身邊人不要隨便親你的孩子,否則後悔終生!》,表示親暱的親吻都能把孩子親死,這也太可怕了吧?  親吻的危害真的有這麼大嗎?
  • 浙江兩成以上壁紙抽檢不合格 涉德堡依然貝思德等
    本次抽檢了35批次壁紙產品,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率為22.8%,德堡、依然、貝思德等廠家產品抽檢不合格。  8批次壁紙不合格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顯示,本次抽查了杭州、寧波、紹興、台州、湖州、衢州、嘉興、金華等8個地區35家企業的35批次壁紙產品,不合格8批次,批次不合格率為22.8%。
  • 美國200座致命病毒生物實驗室:都藏在哪,為何拒絕公開檢查?
    但是,現在雖然俄羅斯要求美國公開德特裡克堡美軍生化實驗室到底洩露了什麼,要進行公開檢查,但是,遭到美國拒絕。這座基地遭洩露早就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多次了,同時一次比一次嚴重。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馬裡蘭州弗雷德裡克市的德特裡克堡美軍生化實驗室在2002年就洩露過炭疽孢子,而且這個實驗室全稱是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看名字就知道是幹什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