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2日,全市超5.8萬名考生就要開始填報中考志願了。與高考不同,中考是考前填報志願,不僅關係到考前衝刺期孩子的備考狀態和臨場發揮,更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最終能否順利升學。
不知道怎麼填報志願,不知道怎麼給孩子準確定位,想彎道超車讓孩子上名校,不想報志願家庭會議變成「家庭戰場」……這些家長們糾結的問題,我們都感同身受。因此,我們特邀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外國語學校、東華初級中學、宏遠外國語學校、光明中學、南開實驗學校、翰林實驗學校等東莞名校的名校長名師來給大家支招。
名師支招
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副校長汪朝陽:
科學定位,參考孩子年級排名
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前段時間實施線上教育容易導致很多孩子學習不適應,出現情緒不穩定、心裡不踏實的情況,「這一系列因素無疑都會對今年中考的最終結果帶來不可預估的影響。」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副校長汪朝陽說,在中考填報志願之際,家長掌握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合理選擇志願,助力孩子未來更好地成長非常重要。
汪朝陽建議,家長首先可以將考生初三以來歷次大考的成績進行匯總統計,計算一下平均分,觀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呈現的範圍。然後,比對最近三年各學校錄取分數線,找準自己的位置,合理縮小志願學校的範圍,為後期選擇提供科學的依據。
要注意的是,家長在關注分數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在校的排名,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定位。汪朝陽認為,僅看考試的分數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畢竟分數容易受到試題難度、教師批閱試卷的尺度等因素的影響。而在學校的教學質量、生源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參考孩子所在學校的年級排位更有價值。
此外,填報志願時,家長還需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對孩子來說,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汪朝陽說,這是中考填報志願的一個原則。
家長需要提高認識,擺正心態,樹立正確的成才觀。中考志願填報工作很重要,但也不必把它誇大化。目前,東莞公辦「六大校」和民辦學校的優質學位還是比較充足,只要有足夠的實力衝進這些學校,加上學生高中幾年持之以恆的努力,未來考上一所比較好的大學應該問題都不大。
汪朝陽建議,家長和考生在中考填志願選擇這類學校時不要過分糾結。按實力填報即可,即便有所閃失,對未來的升學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 名師貼士 /
填志願不要抱有「賭」的心態
就要開始填報志願了,汪朝陽有幾句話特別想提醒家長和考生的。
切忌好高騖遠,盲目跟風,人為地給自己製造麻煩。有些家長和孩子為了要面子、不顧實際地填高分學校,結果第一志願錄取不了,第二志願按規定又要加30分,如果連第二志願也錯過了,就會造成高分低錄。填報志願時,大家一定要合理選擇,不能有「賭」的心態。
學會充分溝通,善於向外界借力。通過家庭會議聽取大家意見,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利用志願填報這件大事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主意識。多徵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建議,畢竟他們最了解孩子。同時,家長還可以多諮詢近幾年有孩子參加中考的朋友、同事等,向他們取經,向他們借力。
對備選學校,家長要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不要因個別人的介紹對一個學校下結論,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慎重分析後,果斷決定。選擇是痛苦的,儘量縮短時間,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備考上,從而讓孩子在考場上正常甚至超常發揮,讓孩子有足夠的實力去選擇學校。
東莞外國語學校初三級長鄞鈺:
了解政策,有助孩子衝擊名校
成績不是最拔尖的孩子,想要衝擊東莞名校有機會嗎?
東莞外國語學校初三級長鄞鈺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要關注東莞中考的名額分配這項政策。今年,東莞中考名額分配比例保持為50%。即將東莞中學、 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市第一中學、東莞實驗中學、東莞高級中學這5所學校招生計劃數(除招收隨遷子女人數和招收本市戶籍的特長生人數外)的50%作為名額分配計劃數,按各初中學校本市戶籍考生數佔全市本市戶籍考生數的比例進行分配。上述5所學校分配名額只錄第一志願,先錄正取再錄分配名額。
想要報讀東莞外國語學校的考生,還可以留意莞外的自主招生政策。鄞鈺說,2020年莞外高中計劃招收10個教學班共450人(含招收隨遷子女22人)。與去年相比,招生計劃數增加了兩個班共90人。
在錄取時,先按考生中考總分成績進行常規錄取,即先依據考生中考志願和中考成績錄取400人(其中含隨遷子女22人)。此類錄取只錄取中考第一志願或第二志願填報了「東莞外國語學校」且中考成績達到該校統招錄取分數線的考生。
常規錄取結束後,對中考總分成績在該校統招錄取分數線以下一定範圍內,且第一志願填報了莞外的東莞市戶籍考生,再按其英語、數學兩科中考總分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取不超過50人。
/ 名師貼士 /
重視前三個志願「先高后低」
今年填報志願及確認志願數據時間為一周,從7月2日至7月8日。
招生計劃方面,2020年,報名在東莞中考的人數為58057人。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計劃招生35322人,比去年招生計劃增加6902人,預計普通高中錄取率達到60%。其中,全市公辦普通高中共計劃招收19900人,其中招收符合報考普通高中認定條件的隨遷子女3850人。全市民辦普通高中共計劃招收15462人,其中公費生招生人數為1895人。
有著多年輔導考生填報志願經驗的鄞鈺說,考生按批次填報志願,錄取時亦按批次錄取。家長和考生填報志願要注意先高后低,有梯度。切忌低分高報和高分低報,重視前三個志願。
選擇高中學校時,家長和考生不要僅僅執著於錄取分數的高低,還要了解高中階段輸入成績與輸出成績的對比。填報志願之前,家長和孩子應進行有效溝通,傾聽對方的意見。填報志願時,不盲目攀比;填報志願後,不胡思亂想。
鄞鈺認為,只要考生的志願填報合理,每個孩子都能有書讀。
心理專場
東莞外國語學校心理科組長文豔萍:
準備家庭會議,關注孩子心聲
作為東莞外國語學校心理科組長、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文豔萍,有非常豐富的一線學生心理輔導經驗。每到考試季,都有不少學生來找她尋求心理幫助。其中就有因填報志願而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
文豔萍坦言,在父母對子女的「無微不至」的愛護中,考生自己的聲音往往越來越微弱。甚至,有部分考生自己也懶得去關心報考高中的問題,只把注意力放在最後的學習衝刺上。
這種做法,文豔萍認為並不可取。「考生自己對高中和中職學校有所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中考志願不只是選要讀的書,也是選擇今後三年的學習生活,自己的人生必然要自己在把握。」文豔萍說,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沒有長大,應由父母來起主導作用,但其實並非如此。
文豔萍建議,在考慮中考填報志願問題前,家長和考生應先開一個家庭會議。
在家庭會議上,鼓勵考生先要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家長更多的是作為傾聽者。家長中有中考的過來人,也有沒有經歷過如此重大考試的,但是政策總是在變化,世界也總是在變化,家長不能太早提出自己的觀念,以免給考生壓力。
在會議上,一家人可以有明確分工。父母相比考生來說空餘時間略多,可以搜集一些學校資料供考生參考,而考生對精選的資料仔細閱讀後提出的問題,又可以讓父母在各校諮詢時代為提問。
文豔萍提醒,家庭會議過程中,家長對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父母應該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把自己當作後勤官,而不是指揮者。」家長也要加強和學校老師的交流,畢竟老師對招生政策和各校水平的研判會更為專業一些,共同為考生提供參考建議。
/ 名師貼士 /
家庭會議時機選擇有講究
要想家庭會議開得高效,家長應該提前做好規劃,關注三點:
第一,選好時機,做好準備。文豔萍說,會議時機很重要,志願填報家庭會議要選擇家長和考生的情緒都比較好的時候,一般是晚飯後。同時,大家對填報志願有興趣,想要找到填報的策略。要注意的是,會議參加人數不宜多,否則難以控制。一般以小家庭為主。如果還是統一不了意見,就邀請家裡有經驗的長輩來參會。
第二,明確會議目的,緊繞目標。文豔萍提醒,舉行專題家庭會議是為了商量孩子填報志願來的,開會前大家都需要再次明確這一點,不然那很容易變成吐槽抱怨大會了。家長可以把會議主題寫下來,貼在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著大家,不要跑偏道了。
第三,做好角色分工,各司其職。要避免會議陷入爭論的陷阱,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人就是會議秘書。文豔萍建議,這個位置一般由性情比較冷靜的人來擔任,起到及時的調節作用。比如,主持會議的進程、組織大家表達志願填報的想法、總結髮言等。
「中考志願填報不應該是家庭矛盾的來源,而應該是家人的精誠合作和家校攜手合作幫助孩子走好中考衝刺路,實現自己的目標。」文豔萍認為,家長應從愛的角度出發,幫助考生做出一個重大的抉擇。考生努力付出後,選擇高中領域的學習,同時也培養選擇能力。選擇必然有放棄,而學會放棄在孩子的人生經歷和成長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厚街湖景中學心理老師蔡芬玉:
做好親子溝通,注意說話方式
填報志願就在眼前,抉擇也在眼前,家長應該如何跟孩子溝通呢?中學心理一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來自厚街湖景中學心理老師蔡芬玉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下進行溝通。有些家長特別苦惱,覺得不知道怎麼跟孩子進行溝通,明明想關心孩子,不知不覺中又變成與孩子進行言語上的交鋒。又或者,孩子根本不想跟自己說話,沒辦法打開話題。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想要和孩子溝通志願填報,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蔡芬玉建議,家長首先要同理孩子當下的感受。初三的學生,因為學業緊張,更容易出現煩躁的心理。如果此時,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會有一種「哇,終於有人理解我的感受了」的這種被尊重被關心的感覺,再來溝通志願填報就相對容易了。
家長應提前做好志願填報的功課。填報志願溝通時,有的家長就用一句話把孩子的志願打發了,「你就報高中就好,有什麼好考慮的呢!」蔡芬玉說,「高中」對孩子而言,其實是很虛幻的兩個字。這兩個字包含了東莞幾十所學校,有公辦高中有私立高中,有重點高中也有普通高中。
因此,家長在孩子填報志願前,應做好志願填報的功課。例如,今年的錄取人數,哪些學校錄取有額外的要求,並和孩子的班主任多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排名,根據排名給孩子設立合適分數梯度,並配備與之對應的高中。
/ 名師貼士 /
家長要尊重孩子多聽意見
在溝通志願時,許多家庭經常會遇到孩子覺得特別想報考某所學校,而家長不同意的情況。
蔡芬玉說,這時就需要家長智慧處理。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溝通,就算是孩子當時同意報考,背後卻可能出現孩子因不滿意家長的安排而產生逆反的心理,消極對待學習,那結果真的是得不償失。
家長可以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多問問孩子報考這所學校的原因。尤其是注意溝通的語氣,以及不要用批判性語言評價孩子說出的理由。「在肯定的基礎上,談談你想孩子報考的那所學校的優點,甚至缺點。」蔡芬玉說,在和諧愉快彼此尊重的氣氛下進行溝通,會讓溝通更加高效和有效。
在與孩子溝通時,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設立最低奮鬥目標和最高奮鬥目標。最低奮鬥目標是萬一孩子考得不太理想,也可以達到的,最高奮鬥目標是孩子努力了有可能達到的,並非是一定要考上。然後,幫助孩子把最低和最高奮鬥目標對應的學校合理放進志願中,讓孩子覺得心裡有底,也讓孩子有持續的拼勁。
記者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