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秘鄧麗君雲林出生地:三合院修復開放(組圖)
已故歌星鄧麗君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的出生地三合院故居開放,舉辦《陽光、原野、褒忠》臥龍山生活群像特展,縣長蘇治芬(中)、鄧長安(中左)等人一起主持剪彩揭幕儀式。(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人民網12月27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雲林縣褒忠鄉是有「亞洲歌姬」美喻的已故歌星鄧麗君出生地,當年出生的三合院故居,已由雲林縣文化處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完成修復。雲林縣長蘇治芬26日前往主持故居像特展的剪彩揭幕儀式,希望鄧麗居故居能分享小城傳奇故事,更多人能夠認識褒忠、認識雲林。
60年前,鄧麗君就在灣雲林縣褒忠鄉的田洋村的三合院內出生。目前,當地還成立了鄧麗君文史協會,積極推動鄧麗君出生地園區的故居、文物保存。雲林縣政府將三合院列為歷史建築保護後,與褒忠鄉公所進一步規劃、修復,26日對外開放參觀。
首檔《陽光?原野?褒忠》臥龍山生活群像特展,26日由縣長蘇治芬、鄧麗君兄長鄧長安等人共同主持剪彩揭幕,並與小朋友們合唱鄧麗君歌曲《甜蜜蜜》,現場除了照片的展示外,當地龍巖學校師生還有精採的表演活動,同時展出褒忠鄉知名的花生及黑糖等。
重新布置的鄧麗君出生故居特色展館,保留鄧麗君出生房間原貌,房內擺設竹床、竹櫃與熱水瓶,還有許多鄧麗君的照片;館內同時還展出介紹褒忠吃飯擔、花鼓陣等在地文化民俗,完整呈現早年「小城故事」風情。
蘇治芬致詞感謝屋主把這個房子提供出來成為文化資產,因為大家都喜歡鄧麗君,喜歡她的歌,所以大家會來此地一起感念她,這個地方需要大家齊心的經營,一起把此形塑成為傳奇小城故事。
市府表示,透過鄧麗君幼年故居空間營造,與地方歷史紀錄的搜集整理,希望褒忠地區豐富的地方文化資產分享給更多的在地住民,讓大家了解並認同地方的美好,守護文化資產,營造地方自信共感。
已故歌星鄧麗君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的出生地三合院故居修復開放,縣長蘇治芬邀大家參訪鄧麗君故居,認識雲林、褒忠。(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故居現場除了影像特展介紹褒忠地區生活風貌外,還有雲林縣文化處委託完成的記錄片播映,「田洋?小鄧?臥龍山──傳奇的小城故事」,由影片製作人、社區參與者共同與談,並限量提供老照片集「消失的龍巖糖廠?閱讀田洋」。
根據云林縣褒忠鄉公所的資料,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3個哥哥,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在鄧媽媽生下鄧麗君前,原本鄰居有一位膝下無子的太太已經與鄧媽媽商量好,如果鄧媽媽再生下男孩,就送給那位鄰居當養子,不料生下來是女兒,鄧麗君的出生為鄧家上下帶來一片歡樂聲,已育有3子的鄧爸爸已年屆40,中年得女讓他領略到有女萬事足的滋味。
鄧麗君的父親鄧樞是隨國民政府撤遷來臺的軍官(河北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從軍的鄧父剛到臺灣時,常隨部隊四處遷徒、居無定所,1952年在雲林縣褒忠鄉租房子居住,隔年鄧麗君出世,1954年,在五弟鄧長禧1954年出生後搬到屏東市眷村。
取名「鄧麗君」乃因為鄧父軍中的袍澤提議,仿效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而「筠」與「君」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但是有邊讀邊時,易誤念為君,所以之後易名「鄧麗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