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廣電實戰.市縣臺的問題,關注這個號就夠了
來源:中國播音主持網
我們知道,能夠成為央視外語頻道的主持人播音員,外語水平一定很高。更不要說作為外語頻道播音組的組長了,今天跟著中播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央視英文頻道播音組的組長鄒悅。
先來聽聽,鄒悅這段點評中美貿易戰,無論是從發音、氣場、流暢度、抑揚頓挫、內容的邏輯性,都堪稱完美。
你能聽懂多少呢?
1993年,剛從華中理工大學科技英語專業畢業的鄒悅,原以為畢業後會成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或是翻譯,卻恰好遇上武漢電視臺在全市招聘英語記者和主持人,於是,當時年僅21歲的他走上了新聞播音員這個崗位。
第一次播音的情景他至今記憶猶新:「第一次走上主播臺,面對鏡頭始終找不到感覺,顯得特別生澀、稚嫩、不成熟。」但現在回想起來,他很慶幸自己能這麼早就接觸這個行業,使得自己比一般人更早開始積累新聞工作經驗。
經過短短四年的時間,鄒悅便從一名稚嫩的大學生成長為武漢電視臺裡最優秀的英語新聞工作者之一。1997年香港回歸,他便作為優秀英語記者被借調到中央電視臺,參與央視對香港回歸的系列報導。雖然在當時的外語新聞部僅工作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卻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在1999年,懷著對新聞工作的執著與熱愛,鄒悅到了中央電視臺。
除了每天的日常新聞外,從2006年開始,鄒悅參與了頻道裡幾乎所有的重大直播節目。在鄒悅看來,主持這類大型突發新聞節目「是很過癮的,因為很有挑戰性,隨時發生的事情都是新鮮的,都需要你即時做出反應和調整,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刺激和成就感。」
敢於應對挑戰源於他平時的積累與鍛鍊,只有打下了紮實的新聞工作基礎,才能在報導突發事件時保持從容不迫。鄒悅的身上的這種「在平淡中發現創新」的精神,使得他在二十多年的新聞工作中始終能保持那份激情與執著。
2012年榮獲中國播音主持最高獎--"金話筒獎"。
鄒悅接受採訪▼
對於許多中國觀眾來說,彼得·詹寧斯這個名字或許不甚熟悉。但這位前美國廣播公司(ABC) 金牌主播在美國人的心目中,卻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詹寧斯2005年被診斷出罹患肺癌,在他的最後一期《今晚世界新聞》節目中,詹寧斯以沙啞的聲音告訴觀眾,他會在經過治療後,儘快返回工作崗位;然而卻在與病魔纏鬥四個月後,終於還是敗下陣來,告別了人生舞臺。
詹寧斯走了,但作為一個時代的輝煌傳奇,他的許多故事至今依然被人所津津樂道。
聽鄒悅為你讀《記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