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窪窪的土路變成了平坦通達的水泥路,破舊的農村危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寬敞明亮的新房;房前屋後、荒山野嶺的小塊地種滿了橘紅,禽圈裡豬肥雞壯……近日,記者隨同玉林軍分區官兵一起來到陸川縣烏石鎮陸河村,處處都能感受到精準扶貧帶來的新變化。
烏石鎮陸河村是一個地處廣西、廣東交界處的革命老區貧困村,全村共有1157戶449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478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自2015年10月對陸河村開展定點幫扶工作以來,玉林軍分區結合當地實際,以完善基礎設施、搞好產業發展、組織助學助教為抓手,著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幫助陸河村拔掉窮根,讓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
▲陸河小學的學生們在新建的塑膠跑道上玩耍。
關注民生強基礎
2015年之前,陸河村基礎設施落後,處處是坑坑窪窪的爛泥路、破舊的泥瓦房,夜晚村幹道上連一盞路燈都沒有,黑黢黢的一片。而這一切,在玉林軍分區對陸河村實施定點幫扶後,逐步淹沒在了歷史的煙塵裡。「從村民最關心的水、路、房開始,集中優勢力量,攻下關鍵節點!」5年來,玉林軍分區把扶貧工作力量向基礎設施建設聚焦,以為村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和便利的出行環境為目標,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玉林軍分區通過用足用活專項資金,統籌推進道路通行、飲水安全、住房安全工程。很快,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在陸河村亮了起來,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每家每戶,原本坑坑窪窪的土路也變成了光潔硬實的水泥路,村裡的環境改變了,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了。「現在我們村的村民天天晚上都有出來散步的,小朋友也出來做遊戲,路燈亮了,村民方便了,他們的心也亮了。」村民董群英自豪地說。
在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玉林軍分區了解到,不少貧困戶或是房屋年久失修,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或是家中因病或因學致貧,缺少改造資金;又或是部分條件不太符合、居住條件又存在危險,在政府補助的基礎上仍拿不出自建資金,存在資金缺口。在前期多次論證並實地走訪後,玉林軍分區根據政策要求和每家每戶的實際需求,分別給予他們不同資金的幫扶,幫助他們翻建危房,改善居住條件。「能住進這麼寬敞的新房子,是我這輩子做夢也沒想到的,這是託了解放軍的福吶!」村民黃保文因學致貧,一家七口擠在低矮破舊的瓦房裡,居住條件十分惡劣。去年黃保文戶進行危房改造,除了政府補貼費用外,個人還需出一部分資金,可黃保文一分錢沒有,改造翻建成了大難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玉林軍分區援助了黃保文2萬元建房資金,圓了他的安居夢。
發展產業促脫貧
基礎設施改善了,怎麼讓村民擺脫貧困呢?發展什麼,怎麼發展?「發展產業是最有效的脫貧措施和脫貧辦法。」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玉林軍分區積極幫扶陸河村發展富民產業。去年年初,玉林軍分區幫助陸河村建起了生豬養殖場,計劃引進大型企業對陸河村進行規範化科學養殖幫帶。然而,村民脫貧心切,從玉林軍分區和陸川縣人武部拿到啟動資金後,堅持自己幹。結果,由於缺乏技術,第一批種豬進場沒幾天就死了3頭。其後又遭遇非洲豬瘟疫情,能容納500多頭豬的豬場一下子變得空蕩蕩。最後,還是部隊領導出面,請來地方大型生豬養殖公司接盤。養殖公司租賃養殖場支付租金,並承諾聘用村民,傳授養殖技術。去年10月,玉林軍分區、陸川縣人武部各支持6萬元給陸河村試養36頭豬。經過大家的努力,今年6月,陸河村銷售陸川土豬共收入13.5萬元,純利潤2.9萬元。今年玉林軍分區還出資10萬元用於打井和硬化豬場道路,解決豬場用水問題。
與此同時,為提升陸河村的「造血」功能,玉林軍分區積極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多途徑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村民劉橋靠著種植水稻以及養殖陸川豬、雞鴨等,成功脫貧,日子越過越好。如今,陸河村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的脫貧之道,種橘紅、種百香果、養陸川豬……此外,產業扶貧最大的難題還是在於銷售,為了讓貧困戶安心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玉林軍分區、陸川縣人武部優先採購村民種植的蔬菜、養殖的土雞土鴨等。
教育扶貧暖民心
扶貧先扶智,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也是陸河村融入外部世界,告別世代貧困的根本希望。玉林軍分區時刻關心陸河村孩子們的成長,每次到村調研時,都會過問有沒有因貧輟學的問題,鼓勵孩子們堅持學習,努力學習成才。去年,玉林軍分區出資15萬元為陸河小學援建升旗臺、升級國防文化環境、配備教學器材用具等,力所能及地幫助學校改善教學生活條件。「校園整體環境提高了,孩子們更愛去學校了,孩子在學校裡我們也更放心了,感謝玉林軍分區的大力幫扶。」看到學校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家長開心地說道。今年6月,玉林軍分區繼續加大幫扶力度,預算專項扶貧經費50萬元成立陸河小學扶貧助學興教基金,用於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特困戶;殘疾家庭、單親家庭、當年遭受重大意外變故的家庭;家庭困難的優撫對象子女、沒有經濟來源的孤兒、因特殊情況確需資助的貧困生、因個人或家庭成員生病及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教職員工;獎勵受表彰的優秀學生和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師生更好地學習工作。此外,今年11月,玉林軍分區又向陸河小學捐贈50萬元幫扶款,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
水泥公路通到村,吃水不用肩膀挑,居住條件大改善……陸河村的點滴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玉林軍分區的傾情幫扶,他們也銘記在心。「感謝黨的好政策和玉林軍分區的大力幫扶,這五年來,我們村的發展又好又快!」村民覃美芬感激地說。2017年,陸河村順利脫貧摘帽;2020年,陸河村登記在冊的97戶貧困戶478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來源:玉林新聞網 作者:黃錦群)
【來源:玉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