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重視取名。姓名即是人物身份識別的一個附號,也寄託了父母與長輩的期盼。因而取一個易記且寓意好的名字,是每一個人的希望。中國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中國經典詩詞中尋找取名的靈感,亦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很多名人的名字就來自詩詞。如謝冰心,現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唐王昌齡詩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 何滿子,文史專家,唐人張祜《宮詞》「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舒廣袖,河南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語出毛主席詞:「寂寞嫦娥舒廣袖」。程千帆,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取自溫庭筠詞「過盡千帆皆不是」和劉禹錫詩「沈舟側畔千帆過」; 朱自清,知名作家,原名「朱自華」,出自蘇東坡的詩「腹有詩書氣自華」;倪海曙,文字改革專家,其名出於唐人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詩「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等等。
從上面可以看出,這些名字的取名,都出自詩詞名篇名句,都有很好的寓意,詩意與寓意相得益彰。同時名篇名句,家喻戶曉,燴炙人口,用這些詩句取名,除了語言上清新雋永外,同時好聽好記,易於自我介紹和傳播。
那如何用詩詞名篇名句取句呢?有三種方式:
一是直接引用。詩詞中的詞詞本身就是一個詞,也有很好的寓意,可直接引用。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就有人名字直接引用了,如範星垂、喻星垂、陳野闊、袁野闊等。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有取名朱笠翁、崔笠翁、韓江雪,均是直接引用。
二是精簡引用。有些詩句,不好直接引用,或直接引用會字數較多,不附合取名規範,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就有很多人用其中的句子,精簡後用來取名。如高輔秦、蔡望津、王若鄰等。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秦柳新名就精簡自「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是諧間引用。如果詩句中,本來的詞句沒有多少寓意,或寓意並不好,就可以諧音引用,一般只是其中一個字諧音。如劉長卿《送靈澈》「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林聲婉,源自「杳杳鐘聲晚」,婉就是晚的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