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Third Bridge高臨諮詢旗下Forum邀請到了遊戲陪玩資深專家(欲了解該專家具體信息,請與高臨諮詢聯繫),與高臨圍繞遊戲陪玩行業的發展、行業特徵、各家布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話和溝通,並對訪談記錄進行了匯總,完整版訪談記錄共涉及 28個問題。
若需本文涉及到的完整版行業訪談紀要,請聯繫您所在區域的客戶經理;或在後臺留下郵箱地址,備註機構名稱等信息,我們會儘快與您聯繫。
以下是行業訪談記錄的核心問題:
Q: 首先請您介紹一下遊戲陪玩行業整體的興起和發展歷程,只看過去3年這個時段,這個行業呈現的發展特徵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Q: 有陪玩需求的遊戲類別通常是哪些?包括有陪玩需求的人群畫像是怎樣的?不一定是一些電競技選手,可能普通人也有這樣的需求,您可以講講您從行業裡面觀察到的現象嗎?
Q: 陪玩行業是否受制於遊戲本身的熱度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可能這段時間《王者榮耀》一直有這樣一個持續的熱度,會不會有一個階段沒有這樣類似於MOBA的或者適合陪玩的遊戲,陪玩需求就會大幅下滑?
Q: 現在為了消解孤獨這類的訴求和最初的一些代練或者為了上分,大概比例是怎樣的?呈現的趨勢又如何?
Q: 請您對現在主流的遊戲陪玩app做個大致梳理,主要有哪些玩家?各自的團隊背景和商業流派對比是怎樣?形成怎樣的整體競爭格局和梯隊?
Q: 接下來深入聊一聊遊戲陪玩app的商業模式,平臺主營的業務有哪幾個細分板塊?您可以分別介紹一下嗎?它提供怎樣的服務?
Q: 在盈利模式方面,現在平臺還有別的一些變現嘗試嗎?未來可行的策略有哪些?
Q: 在訂單量級上面和客單價結合一下,大概推算是什麼樣的量級?
Q: 疫情的助力會很大,包括復工,復學這邊可能還有待考察,但在復工今年3-4月慢慢回歸正常之後,您有觀察到進入二季度到三季度之間,流水有下滑的趨勢嗎?
Q: 您對未來這個行業1-3年的整體流水,還有訂單量增長趨勢的預判會是怎樣的?還有哪些助推的因素可以放進去?有什麼樣的風險值得警惕,就在增長這塊來看?
Q: 訂單量增長是靠下單人數增長,還是下單人數沒有增長太多,但是人均下單量和復購變化比較大?再拆到人數和訂單量這2塊來看,您覺得這個變化趨勢如何?
Q: 就還是比較健康的增長。接下來在用戶端和陪陪端分別和您做個探討。在用戶端,更進一步在年齡、性別或者更細緻的畫像上面,您有更多的分析分享嗎?包括不同畫像的「老闆」,他平均下單量和客單價水平有怎樣的變化?
Q: 陪玩的訂單價格從2018年、2019年到2020年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因為我看到用戶的復購率,還有用戶訂單量都在增長,但反而陪玩的薪資收入卻有所下滑?
Q: 很多報導說陪玩行業作為平臺有一個風險,很多「老闆」跟陪陪關係比較好的,他們私加微信之後,可能走帳就不通過平臺,平臺就沒有辦法抽傭,它會存在流失的問題。除了這一點,您覺得行業還有什麼較大的痛點和風險值得注意?有沒有應對策略?
01 陪玩行業發展史介紹
遊戲陪玩的發展史與國內遊戲以及電競的發展情況是息息相關的,從2005年WCG獲得第一次總冠軍之後,這個行業才被大家真正的關注,但仍然處在早期,並沒有資本的進入;2013年到2017年是一個比較平緩的過程,逐漸有一些電商發現這或許是一個變現的渠道;而真正的爆發是近3年,到現在為止都是一個比較大的爆發期。
專家認為這是資本向遊戲電競行業靠攏的結果,電競這個行業正在被慢慢商業化,而遊戲陪玩就是電競和遊戲的消費升級。從2017年到現在,大致普通平臺整體的訂單量應該翻了將近10倍。
02 消費者用戶畫像及產品品類比例
從需求上來說,最初的需求可以概括為找人陪玩、教學、帶上分、幫練,甚至代練等等。然後慢慢的從以前的「技術陪」發展到現在的「娛樂陪」階段。專家表示娛樂陪階段比較偏社交,他推測可能是新一代人解決孤獨的一種方式。
從遊戲產品品類方面,根據專家的觀察,騰訊的幾款現象級產品佔了大概90%份額。比較有意思的是,從下單需求的訂單量來講,「上分」類需求比早期減少40%左右,近一半是社交方面的需求。
03 國內遊戲陪玩App市場份額
第一梯隊的是騰訊系的鬥魚、虎牙等直播類平臺,儘管陪玩在它們其中業務佔比並不大,未來的行業巨頭、一個大的電競遊戲陪玩類的平臺也會在它們當中產生。
第二梯隊,新近的比心,單從陪玩細分領域營收看還不錯;另外像一些老牌遊戲語音類的公司,比如YY、陌陌等平臺。第三梯隊,像日活在百萬級的撈月狗、TT語音等這些平臺,營收上相對較低,但有自己獨立的App平臺運營。最後是一些比較新近的、營收上相對更低,甚至沒有自己獨立的運營平臺。專家認為後者如果未來找不到新的贏利點,很可能面臨「一超多強」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於行業本身無法在陪玩平臺上完成閉環的特殊情況,也是給了這些小平臺一些機會,同時也是大平臺面臨的較大問題,會出現「飛單」或「跳單」的情況。
04 未來市場增速預測
在專家看來,現在正處經濟大環境下行,是從衰退到蕭條的過程,但在這種過程中一些娛樂經濟會相對更好一點,可能玩遊戲是普通人可以獲得最廉價的娛樂方式。所以專家認為未來增長相對其他行業的話,會保持一個高的增長速度。但是因為整體行業的下滑,或者普通民眾的可支配收入等等未來的預期會下降,基本已經不可能再重複2017年、2018年那麼高速的增長,會慢慢進入到一個緩慢增長的過程中。
專家也表示出了對這個行業的擔心,現在的陪玩行業真正崛起到爆發在近3年的時間,出現了很多新的平臺、以及很多以此為生的主播或陪陪,他推測未來很有可能會像之前直播行業一樣遭遇洗牌。另外隨著主播或陪陪的收入減少,很多人已經無法靠全職的做陪陪來養活自己,他們有可能會重新回歸到正常的工作。
專家在訪談中分享了陪陪的畫像,男女比例約在2:3,他們的收入情況,以及陪玩平臺面臨的「飛單」情況,詳情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行業訪談紀要完整版。
以上內容來自:
中國遊戲陪玩app —— 2020年7月30日
本文件所用信息均來自參與高臨諮詢訪談的專家。高臨諮詢並未另行驗證,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本文件所包含的信息僅供參考,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商業建議,對投資決策不具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