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贈給陳毅的七言詩,通篇氣勢磅礴,是對陳毅一生最好的詮釋

2020-12-13 騰訊網

郭沫若詩歌的水平,一直被不少人質疑,就連非詩人出身的馬未都稱公開表示:他是小學生水平,水平還不如我!

個人認為馬未都先生這個話,還是說得有點兒過了。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當他找對了自己的風格後,寫出的《女神》就已經達到了較高水準了。所以我們不能抹殺,他是新詩奠基人的這一基本事實。

除此以外,小時候曾入讀私塾,接觸過大量古文的他在古體詩領域,其實也是頗有建樹的。這一點,大家可以看看他的詩作《歸國雜吟》和詞作《水調歌頭》。這些古體作品,郭沫若寫來基本上格律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而且用字、用典故,也都是比較精準的,這一點在近現代文人裡還是算比較厲害的了。

本期筆者再分享一首他的古體詩,是贈送給陳毅元帥的一首七言詩,大家且看:

《贈陳毅同志》

一柱南天百戰身,將軍本色是詩人。

凱歌淮海中原定,團結亞非正義伸。

贏得光榮歸祖國,敷揚文教為人民。

修篁最愛莫幹好,數曲新詞猿鳥親。

歌頌陳帥的作品其實不少,這一首算是其中比較知名的。對於陳老總,郭沫若也是比較了解的,這首詩也算是對其一生最好的詮釋之一。全詩通篇大氣磅礴,特別是開篇7個字更是霸氣十足。

前兩句,是對陳帥的一個總結。首句「一柱南天百戰身」寫得很霸氣,說的是陳老總半生戎馬,經受住了烽火的考驗。次句「將軍本色是詩人」是個名句,直到現在提到陳毅很多人還會用這一句來評價他。陳帥確實是一位優秀的詩人。其經典之作包括《青松》、《秋菊》等,水平都是很高的。而其被困梅嶺20多天,寫下的《梅嶺三章》更是入選課本多年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年輕人。

三、四兩句,則選取了兩個具體事例。「凱歌淮海中原定」說的是淮海戰役,當時陳帥等人帶著將領們不畏艱難,打下了這場硬仗。後一句則是寫陳帥後來在外事活動上的貢獻,1955年他參加了亞非會議。這兩個具體事例,選得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五、六兩句,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也很好理解。「敷揚文教」指的就是他在文學上的建樹,他的詩集對弘揚文化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的。

最後兩句是比較難理解的。陳帥曾在1952年進莫幹山探望病友,在那裡他寫下了《莫幹山紀遊詞》,其中有一句是「莫幹好,遍地是修篁」,「修篁」是長竹的意思。郭沫若這一句化用陳毅的詩,其實是以竹子喻人,寫出陳帥作為詩人的雅度。梅、蘭、竹、菊是被稱為「四君子」,用竹子來形容陳帥的氣度,很準確。

落筆的「數曲新詞猿鳥親」,也很有深意。在古代文人筆下,猿和鳥都是常見的意象。杜甫的《登高》曾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一般來說猿啼是悲情的。但李白也曾寫過「兩岸猿聲啼不住」,這裡的猿聲是喜悅的。郭沫若在這裡要表達的是,陳帥的詩詞寫得好,連猿和鳥都為其動容。至此全詩落筆,與前兩句「將軍本色是詩人」完美地呼應。

縱觀這首詩,雖然有兩句夾雜了白話,意境上不算很高明,但對陳帥一生的總結是很到位的。他是一位將帥,也是一位詩人,全詩通篇抓住的就是這一點,通過幾個具體的事例一一證明,結構的前後呼應,也是精心安排的。雖然郭沫若的詩作很多並不完美,但在白話文和古文的糾結期,個人認為這些不完美是可以理解的。對此詩,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郭沫若贈給陳毅的七言詩,通篇氣勢磅礴,開篇7個字霸氣十足
    郭沫若詩歌的水平,一直被不少人質疑,就連非詩人出身的馬未都稱公開表示:他是小學生水平,水平還不如我!個人認為馬未都先生這個話,還是說得有點兒過了。對於郭沫若的詩,咱們其實應該整體來評價。不可否認,他的白話詩裡確實有一些略顯稚嫩的作品,但作為白話詩先行者,這都是他做的嘗試。
  • 《世紀》雜誌 | 趙樸初修改陳毅詩詞遺稿始末
    28日,陳毅副總理(一排戴墨鏡者)在紫光閣接見了親善團一行,一排左一為趙樸初,這是日本佛教團戰後第一次訪華陳毅和趙樸初皆為彪炳共和國史冊的千古人物,同時,他們倆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詩人。陳毅一生戎馬倥傯,國事加身,留下了700餘首詩作,趙樸初著作更豐,韻文詩作2000有餘。1977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次正式出版《陳毅詩詞選集》,這本選集是陳毅夫人張茜泣血之作。
  • 外灘陳毅像增設中英文生平介紹牌[圖]
    昨天晚上,遊客在外灘陳毅像前閱讀陳毅生平介紹。外灘陳毅銅像由著名雕塑家、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章永浩設計,1993年9月屹立在外灘南京東路路口,成為上海標誌之一。  1993年9月,陳毅像在外灘揭牌,上海人民用這座銅像表達了他們對於老市長陳毅的敬愛之情。在陳毅像的底座上,用清晰的大字刻著「陳毅」和「1901-1972」的字樣,但並沒有對陳毅的生平做介紹。「幾乎所有的老上海人都知道陳毅是誰,雕像也很神似,誰都認得,所以之前也沒有人想到過要有一塊生平介紹牌來向大家介紹陳毅是誰。」該負責人透露,直到一位老市民的來信讓大家發現了增添生平介紹的必要性。
  • 陳毅如何做思想政治工作
    戰爭年代的陳毅  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陳毅積累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堪稱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的典範。可以說,陳毅的思想政治教育藝術,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宗旨、崇高風範和優良作風的集中體現,彰顯出恆久的魅力和時代的風採。
  • 【讀史憶人•典故】 陳毅託子黨外人士
    對鄒魯山,陳毅並不陌生,他常聽地方黨的負責人在匯報工作時提到這個名字,鄒魯山的愛國情懷,早已引起了陳毅的關注。於是陳毅便修書一封,託第三師敵工部幹事張劍秋順路帶給鄒魯山。書云:「魯山先生,聞君有圍棋,若此事屬實,能否借我一用?如方便,請至我處一敘。陳毅。」
  • 大部隊都去長徵了,陳毅選擇留在蘇區究竟為何?
    陳毅,生於1901年,四川樂至人,十大元帥之一。一生戰功卓著,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長徵前留到蘇區繼續戰鬥,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三年遊擊戰爭可謂九死一生,比長徵還要艱苦,當時留下的何叔衡、瞿秋白、陳潭秋等人都犧牲了。
  • 陳毅和他的「五萬言報告書」
    這「很重要的關鍵」中,陳毅向中央匯報紅四軍情況的「五萬言報告書」當書一筆。    1929年6月22日,在戰火瀰漫的閩西,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縣城公園右側小路下的公民小學(紅四軍政治部駐地)召開。陳毅代表上屆前委作了工作報告。會場空氣緊張熱烈,與會代表們對幾位領導人提出了很多意見。
  • 中國圍棋被日本挫敗,陳毅親自出馬培養棋聖,後7戰6勝震撼日本
    陳毅大獲全勝,李立三怒將棋盤丟到大海陳毅出生於1901年的四川省一個小康家庭當中,四川自古以來圍棋風氣便非常濃厚,小小的陳毅便喜歡上了圍棋,與其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便是身處異國他鄉,遠赴法國,陳毅身邊還帶著圍棋。
  • 陳毅是如何治理上海的?兩年之內除黑絕娼
    陳毅在上海檢閱人民解放軍駐滬部隊。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陳毅成為大上海的一市之長。陳毅的女兒是1950年在上海降生的。僅財經接管縱隊的匯報陳毅就聽了兩天兩夜,對其中「兩白一黑」(指米、棉、煤)的運輸供應任務的艱巨緊急印象特深。 搖著一把大葵扇赴資本家的宴會 陳毅嚴格強調兩條:一是市區作戰不許用重武器,二是部隊入城後一律不得進入民宅。一日,陳毅抱著幾本古書找到城市政策組曹漫之,說史書上有過軍隊「不入民宅」的記載,查一查。
  • 廉政家風故事|陳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除對子女嚴教外,作為孝子的陳毅經常勸誡父母不向黨和人民伸手,一分一毫切記公私分明,決不能以權謀私。上海解放後,陳毅出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父母從四川老家來到上海。陳毅和妻子張茜因工作繁忙不能經常陪老人在市裡遊玩。可兩位老人在家裡實在坐不住,想多出去逛逛,於是就瞞著陳毅,邀請在上海工作的侄子陳仁農陪同。陳仁農私下聯繫陳毅秘書備好車,方便帶老人出去觀光。
  • 陳毅追悼會上周總理致悼詞:不足六百字卻兩度哽咽失語
    在陳毅同志光輝的一生中,這些無疑佔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他還有著更加顯赫的一頁,「文化大革命」中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黨為國直言無諱,充滿著浩然正氣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本文講述了1972年陳毅同志追悼會的前前後後,展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一批昔日老戰友對陳毅的深情惜別,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老戰友們垂淚送別  朔風凜冽,大地冰封。夜色是這樣的黑,這樣的濃。
  • 比「桌球外交」更早的「圍棋外交」,陳毅的貢獻,成果怎麼樣?
    2圍棋 那時候的陳毅是中國的外交部部長,關於中日之間的這種外交困境,陳毅也是有些束手無策。 陳毅在自己的房間裡面靜靜地思索著,他希望可以找到一條可以突破眼前局面的辦法。 正在陳毅的思路不知道飛到了哪裡的時候,他突然看見了自己房間裡面的一副棋盤。 突然之間,靈光乍現,陳毅的大腦好像被什麼轟中了一樣,他猛然站起來。
  • 詩人元帥陳毅11幅毛筆書法展,筆墨雋秀揮灑自如,網友:大氣磅礴
    陳毅元帥陳毅元帥高風亮節,"將軍本色是詩人"一生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激勵和鼓舞后人;如:梅嶺三章中最後一句,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詩人元帥陳毅11幅毛筆手札展:書者介紹: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
  • 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辦學經驗、亮點、特色紀實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王京山報導: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自1996年創辦招生以來,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顯著成績。如今,陳毅希望學校在課堂改革新常態下,正朝著政府放心、家長滿意、學生嚮往、教師熱愛、社會點讚的全縣一流、全市有名的小學穩步邁進。
  • 被圍困後寫下絕筆的陳毅,如何解困的?你絕對猜不到
    陳毅這才知道,正是因為西安事變,國軍第四十六師這才匆匆從遊擊區撤走。國軍一撤,敵人一些地方武裝都縮在碉堡裡不敢出來,陳毅就這樣又逃過了一劫。 1936年6月,廣東陳濟棠和廣西李宗仁、白崇禧不滿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發動以「反蔣抗日」為口號的「兩廣事變」,企圖藉此問鼎中原。
  • 陳毅讀書太認真,一連吃了兩個蘸著墨汁的粽子!
    陳毅讀書太認真,一連吃了兩個蘸著墨汁的粽子!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陳毅小時候讀書非常專心。一天,她媽媽要去井邊洗菜,吩咐陳毅幫忙燒火,不要把飯燒糊了。陳毅高興的答應道:「放心吧!」過了一會兒,陳毅把灶裡塞滿了柴,覺得沒事幹了,想起新課文還沒有預習就從書包裡拿出語文書,預習起來。他看得太入迷了把飯燒糊了都不知曉。
  • 賴月明:誤以為陳毅犧牲後改嫁,得知真相後她痛不欲生
    因為戰爭原因,消息閉塞,他們倆都以為雙方在戰鬥中犧牲,之後,賴月明被他父親強行賣給了一個鞋匠,鞋匠死後,賴月明在去找陳毅的路上,得知他被敵人挖去了心肝,傷心欲絕,多年後與一位掉隊紅軍在一起生活。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
  • 陳毅病逝,毛主席穿著睡袍參加追悼會,周總理讀悼詞幾度哽咽失語
    ,陳毅的病情就一直拖到了10月。據《陳毅元帥》中記載:「陳毅的妻子張茜,曾向301醫院申請為陳毅看病,但被黃永勝一口回絕。」到了10月底,陳毅在周總理的保護下,住進了301醫院。此時陳毅元帥的身體已經虛弱不堪,甚至沒辦法檢查身體,於是就在醫院靜養了3個月。到了1月初,陳毅元帥的身體狀況稍有好轉,醫生就為他做了全身檢查。
  • 【讀經典·憶初心】人民是「重生親父母」——陳毅創作《贛南遊擊...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紅色經典故事是《人民是「重生親父母」——陳毅創作〈贛南遊擊詞〉》。人民是「重生親父母」陳毅創作《贛南遊擊詞》1935年春,項英、陳毅等領導人率領部分留守紅軍和地方武裝從中央蘇區突圍到以信豐油山地區為中心的贛粵邊區,直接領導和指揮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
  • 上海踩踏事故事發地陳毅廣場閉門謝客 數十塊木板包圍(圖)
    2015年1月9日  上海市民9日發現,上海外灘擁擠踩踏事件事發地陳毅廣場已經被封閉。數十塊約2.5米長的木板將陳毅廣場「圍」了起來,綠化公司回應稱,陳毅廣場將進入養護期,四月中旬開放。上海科植綠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志銘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將對陳毅廣場草皮、花牆及土壤進行整修。由於外灘平日遊人眾多,對草皮影響較大,陳毅廣場周邊結構已進入正常改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