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寶寶餐具講究「三性」
看到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兒童餐具,爸爸媽媽們已經眼花繚亂了,新媽媽們切不可一意孤行,以自己的審美觀選擇漂亮的、個性的餐具,應該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加以比較,選擇適合寶寶使用的兒童專用餐具,最好也讓寶寶參與其中。媽媽們挑選餐具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安全性
很多父母認為,光憑肉眼很難判斷餐具的用材是否含有有害元素,衛生是否達標,產品是否安全衛生,這些成為父母最關心的問題,這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而知名品牌大多經過了國家衛生部門的檢測,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實用性
兒童餐具的款式真是五花八門,有圓形、橢圓形、多邊形等。有一種特殊形狀的勺子,勺頭彎曲,專門為年齡小的孩子設計的,因小孩兒的手不會靈活拐彎,用彎曲頭的勺子舀起飯後,方便孩子把飯送進嘴裡。餐具的款式雖然多樣,但餵養寶寶還是以方便實用、外形渾圓為好。
從寶寶生活習性為出發點,兒童的餐具也變得人性化,功能各異,有帶吸盤的碗,碗底的吸盤能夠把碗穩定地吸在桌面上,就不容易被寶寶打翻感溫的碗和勺子,能夠讓父母更容易掌握溫度,不至於讓寶寶燙傷; 耐高溫的餐具,大多數的兒童餐具都有這項功能,不但能進行高溫消毒,還可以保證安全衛生。
多樣性
塑料、不鏽鋼、竹木、密胺等都是的兒童餐具原料,目前市場上的兒童餐具大多使用的是塑料和不鏽鋼,密胺是最好的兒童餐具原料。而玻璃或傳統的陶瓷大且重,不方便讓孩子使用,也容易打碎。很多商品靠其美觀的顏色來吸引消費者,不過兒童的餐具最好選擇無色透明、沒有裝飾圖案,特別是內壁沒有圖案的。千萬不要購買和使用有氣味的、色彩鮮豔的、顏色雜亂的塑料餐具,因為顏料中鉛的含量比較高,容易引起鉛中毒。
1.塑料餐具由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製成,在加工過程中會添加一些化學溶劑,有一定毒性,而且不容易清洗,不是理想餐具。
2.不鏽鋼餐具標有「13一0」、 「18一0」、「18-8」三種代號。前後的數字分別表示鉻和鎳的含量,鎳含量越高,質量就越好。但是兩者是重金屬,如果產品不合格及使用不當,就會危害健康。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切不可購買便宜但不合格的地攤貨。
3.竹木本身沒有毒性,塗上了含鉛的油漆,會被酸性物質溶解,不小心食入剝落的漆塊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選購時最好選擇原木的。
4.與其他餐具相比,密胺餐具較適合寶寶。無毒無味,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和美國FDA衛生標準;質地光滑,陶瓷般的手感,盛放熱食不會燙手,保溫效果好;耐熱性強,徹底的殺菌消毒,可在120°C以下洗碗機內清洗。
耐衝擊,抗摔打,使用壽命長:化學性質穩定,不易殘存食物味道,做成各種顏色均安全。
衛生:不同餐具的清洗方法
俗話說「病從口入」,加之寶寶的幼嫩的體質,抵抗力較弱,不僅僅要保證食物的衛生,餐具清洗也不容忽視。
塑料和竹木餐具
塑料和竹木餐具很容易附著油垢和細菌,不易清洗,而且極易吸引蟑螂、蚊蠅「光顧"。洗滌時用溫和的清潔劑清洗幾遍,最後用熱水衝洗,自然晾乾就行了。清潔劑的殘留物一定要衝乾淨。切忌用抹布擦乾,因為抹布很可能帶有細菌。
不鏽鋼餐具
不鏽鋼餐具可以用煮沸的熱水浸泡,然後放入消毒櫃進行消毒。不能讓寶寶用長時間盛放鹽、醬油、菜湯的不鏽鋼餐具,這些食品可以使不鏽鋼與電解質起反應,會溶解出有毒金屬元素。切勿用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強鹼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進行洗滌,以免與不鏽鋼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金屬元素。
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是最適合寶寶的餐具,不但有很多優點,而且還容易清洗,只要用煮沸的熱水浸泡消毒,用較柔軟的抹布反覆擦拭幾次,用熱水衝洗自然晾乾即可。
清洗時不要用百潔布、鋼絲球之類的東西清潔餐具,不然會擦毛餐具的表面,粗糙的表面更容易受油汙細菌等汙染。密胺餐具不適用於微波爐、電子消毒櫃、烤箱中,否則會出現裂痕。
1.餐具選擇要體現寶寶適用的人性化:小巧別致,多圓形,防滲漏,防劃傷,保持衛生,方便攜帶,
2.選擇不易老化,經得起磕碰,不易打碎,反覆摩擦不易起毛邊的餐具。
3.注重餐具的品牌,挑選內側沒有彩繪圖案的器皿和沒有塗漆的筷子。
4.儘量不要用塑料餐具盛裝熱食,塑料餐具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5.及時徹底地清潔餐具,防止細菌滋生,寶寶專用餐具儘量與成人的分開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