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8日,2020年上海市大學生模擬求職大賽決賽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滬上22所高校的60餘位本研組選手登臺角逐。決賽分為無領導小組討論、情境模擬和模擬單面等三個輪次。我校牛子琦同學(2018級金融學院)以第二名的好成績榮獲大賽二等獎、荊淑月同學(2018級商學院)和楊新苑同學(2018級會計學院)分獲大賽優勝獎及入圍獎。
上海市大學生模擬求職大賽
大賽現場
2020年上海市大學生模擬求職大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華東理工大學主辦。大賽旨在傳播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理念,促進大學生對當前職業世界的認知和把握,引導大學生儘早做好職業準備與職業定位、提升職業素養以及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與就業滿意度。
第一輪無領導小組討論,比賽以企業招聘核心要求為主題,要求選手通過討論選出招聘過程最重要的三個因素。選手們從材料提供的背景信息出發,分析企業的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經過充分的討論商議,各組紛紛向面試官呈現邏輯自洽的排序結果。第二輪情景模擬,比賽以零售店鋪的經營管理作為背景,要求選手討論完成經營改善策略,並向「店長」匯報可行的改善方案。期間,作為「店長」的面試官,不斷拋出各種壓力問題,在考察選手溝通表達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也關注了同學們的應變與抗壓能力。
牛子琦同學憑藉前兩輪優異的綜合評分順利進入第三輪。第三輪模擬單面,牛子琦順利完成自我介紹。在評委提問環節,他從50英鎊紙幣背面瓦特與博爾頓的故事講起,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自己從事金融行業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想法,獲得了在場評委的一致認可。最終,牛子琦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綜合素養榮獲賽事二等獎。
為迎接本次大賽,我校積極籌備,組織開展模擬求職大賽校內賽。經過初賽簡歷篩選、複賽無領導小組討論、決賽單面等系列賽程,以及賽間培訓、校內外嘉賓評委點評等環節,參賽學生更好地認知了自身特點、明確了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同時,比賽也鍛鍊了選手們的求職能力,選拔並推薦了一批優秀學生參加市賽。
選手感言
校內賽期間,學校精心設計了比賽環節,在比賽結束之後為我們進行比賽復盤並提出了指導建議。這些建議讓我受益匪淺,在參加市賽之前,學校的生涯教育老師為我們進行賽前輔導。老師們的建議和鼓勵讓我更有決心參與到市賽中去。在市賽中,我領略了上海市各高校、各專業優秀學子的職業發展歷程,感受到積極向上的青年力量和大家對未來發展的憧憬和奮鬥精神。在本次比賽的過程中我體驗了求職過程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也對自身的職業規劃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 牛子琦
從十月的校賽到十二月的市賽,歷時兩個月,自己也收穫了很多。首先是多次模擬群面,在之前其實自己接觸群面的機會是非常少的,所以非常感謝模擬求職大賽給了我這些機會,讓我可以在一次次群面中直面自己的不足並加以改正。自己在整個過程中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從一開始在群面中如果沒機會說話就會很著急到最後市賽的淡定與從容,這個轉變無論是對自己的個性還是面試技巧都是一個很大的提升和改進。也感謝老師們和組織同學們一路的支持、指導和陪伴,結果或好或壞,但我已經從整個過程中獲得了最珍貴的東西:提升、成長和友誼。
—— 荊淑月
10月份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模擬求職大賽,感覺自己在這次經歷中收穫頗多。複賽的模擬群面中我清晰的記得每位老師細緻的點評,這讓我認識到群面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多表達,更在於把控整體節奏以及不斷推進任務進度。決賽的個人展示環節讓我意識到求職要有目標性,經歷的介紹一定要和崗位需求匹配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情景問答環節也讓我領略到了不同類型的職場問題和處理方式。校賽結束後有幸參加市賽,比賽之前相關老師給予的指導和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讓我對自己的不足有了更詳細的認識,比如說話的速度不要過快,否則會給人一種壓迫感,表達的時候要配合一定的肢體動作等。雖然在市賽中很遺憾未能晉級,但此次比賽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我覺得模擬求職大賽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比賽,因為它連接了校園和職場,能夠提前讓我們了解職場中的思維方式並在此基礎上做好生涯規劃。希望學校的模擬求職大賽能夠越辦越好,為更多同學傳遞光和熱量!
—— 楊新苑
來源 | 就業指導中心
原標題:《脫穎而出!2020年上海市大學生模擬求職大賽上財學子獲佳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