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 00:16 | 台州商報
蔣先生是路橋區橫街鎮一家包裝印刷企業的老闆。正月初十,他的工廠開工了,但是過了二三天,就接到了供貨商箱片廠的漲價函,原材料瓦楞紙的價格上調200元/噸。沒幾天,第二家供貨商的漲價函也來了。
從2016年底起,紙價上漲消息此起彼伏。這次春節過後,市場上又掀起一輪原紙漲價潮。據台州市包裝聯合會統計,目前已有60多家原紙廠宣布漲價,這輪原紙漲價幅度大約在每噸100元至400元。記者了解到,與2017年的階段性輪漲不同,此次漲價是文化紙、白卡紙、包裝紙等多種品類價格的一次集體性上揚。
新一輪紙張上漲,下遊企業面臨壓力大
「以前我們都是用定製的包裝箱,每年光包裝箱的成本在5萬元左右,現在包裝箱提價後,成本高達7萬多元。」蔣先生表示,紙價的上漲,直接導致成本的增加,而終端客戶對於包裝成品價格又比較敏感,「所以,現在面臨一個成本高調價難的局面。如果未來漲幅在5%以內,還可以選擇自行消化。如果漲幅到10%左右,那只能跟著漲。不然一點利潤也沒有了。」
記者從台州市包裝聯合會了解到,涉及到包裝企業,大致分為一級的造紙廠、二級的箱片廠以及三級的紙箱企業。作為產業鏈的下遊三級企業數量佔比大。據統計,台州有2000多家紙箱企業,他們大多規模不大。
「因為現在包裝行業行情非常透明,企業大多同質化明顯,稍微的價格差,就能被客戶所察覺,所以,下遊企業在市場的議價能力並不強。」台州市包裝聯合會副秘書長厲邦建表示,對於新一輪漲價,處在產業鏈末端的紙箱企業,則顯得尤為被動。作為三級廠,他們的價格經常被造紙廠,紙板廠所牽動,這主要是因為三級廠數量多,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激烈,幾乎是在打價格戰。漲價容易導致客戶流失,強撐住不漲價又會使企業虧損。
「在十多年前,憑一腔熱血就可以進入這一行業。現在,進入這一行業更需要長期的規劃。」市包裝聯合會會長林啟軍告訴記者,隨著原材料的上漲、環保政策的嚴格等因素,印刷包裝行業的門檻變得越來越高,產品不光要在價格上有優勢,還要在各種服務上展現特色,「如果企業不足夠專業,那麼隨著原材料的波動,企業很可能遇到客戶以及上遊環境的雙重壓力。」
面對新形勢 包裝企業加快設備升級步伐
在壓力下,台州包裝企業也沒有一味「談紙色變」。
東海包裝上了一條美國流水線、勝達包裝採購國內一線品牌流水線、華印紙業採購義大利流水線……據了解,在新形勢下,台州不少企業開始採購新設備提升產能。
厲邦建告訴記者,包裝印刷行業技術含量不高,用設備代替人工降低成本已是大勢所趨。先投入,提高產能和效益,再考慮賺錢,已經是不少人的共識,「我市不少包裝企業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更加先進和智能化的設備,少則幾百萬元,高則近千萬元。」
「企業會倒閉,但行業不會倒,只有比別人先行一步,才能佔據市場。」台州包裝行業龍頭企業森林彩印包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一輪形勢下,他們通過革新設備、提升服務來贏得市場。
「以前,我們給客戶做一個樣品箱,需要經過樹脂版、橡皮版、排版等各種流程,需要兩天左右時間,而現在隨著新設備的應用,只要一個設計圖,2分鐘就能列印出一個樣品來。」森林彩印包裝車間設計師朱橋泳告訴記者,去年公司採購了800多萬元數碼印刷機,個性產品設計變得非常方便。
據台州市包裝聯合會介紹,台州現有2000 餘家紙箱廠、40 餘家紙板廠、60~70 條瓦線,年產值達120多億元;其中,市包裝聯合會69 家會員單位,2017 年包裝工業總產值達72.2 億元,「新形勢下,由於我市各大包裝企業的努力,無論是包裝企業數量還是包裝工業總產值,台州在華東地區均名列前茅。」
(原標題:《紙張齊齊漲價!台州紙箱廠開始大動作了》,編輯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