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教師這個職業總有些特別,他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做著看似平凡的工作,卻影響著一批又一批人的成長。
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對教師群體提出了新的期待。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
大河網訊 (記者 張楠 李彤 實習生 姜雨璐)寒來暑往的日子裡,她把柔情傾注在每個孩子的生命中,賦予知識,明媚青春。我們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鄭州11中教師王冬梅而言,這封寫給學生們的情書,一寫就是29年。
培養學生面對一朵野菊花怦然心動的情懷
29年,從初登講臺到今日,王冬梅的教育初心始終如一。
「培養學生面對一朵野菊花怦然心動的情懷,讓學生思想有重量,生命有溫度,靈魂有芳香。」在她看來,教育的本質是愛與責任。
作為班主任,王冬梅從早到晚跟學生在一起,陪伴他們走過每一節課、每一天。孩子們覺得王老師像知音姐姐,也有的孩子直接喚她為「梅媽」。
周末時,王冬梅會帶上家遠留宿的學生,到校外吃一碗燴麵,買一些水果;會在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的周記本中,不定時地夾上一張紙幣;會從家裡帶來棉衣給衣衫單薄的學生抵禦寒冷;會帶生病的學生到醫院治療;會在每一位學生生日時候,送上小小的禮物和溫暖的祝福;會陪伴有思想問題的學生,走過一條又一條街道,紓解他內心的苦悶;會把離家出走的孩子,帶回家同吃同住,開導交流,直至解決思想問題……
她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道光。
在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王冬梅自備月餅,帶領全班五六十個學生,到操場圍坐一圈,吟詩賞月,共唱《明月幾時有》以寬慰學生們佳節思親之心。而在一年四季的某些時節,她會帶他們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教他們認識自然的模樣——雪白的玉蘭,油綠的梧桐,金黃的桂花,紫色的丁香;讓他們感受柳芽的清苦,臘梅的芳香;欣賞水杉的挺拔,海棠的嫵媚。
「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感受生命的奧妙,會增加心靈的敏感,提升藝術神秘能力。」王冬梅說。
關愛與懂得 尊重與共鳴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教師的最珍貴禮物。王冬梅說:「學生的一切集體活動我都會積極參加,為了了解學生,他們讀什麼書,我讀什麼書;他們聽什麼歌,我也聽什麼歌,這樣就和他們有了共同話題、共同情感,讓他們感覺到同齡人才有的默契,他們才願意親近你、接受你。」
時時刻刻拿起相機,記錄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瞬間,已經成為王冬梅的日常。孩子們大聲早讀時專注認真的樣子、課間討論問老師問題時求知的模樣、操場打球揮汗如雨的情形;春天賞花冬天打雪仗的可愛瞬間……每年下來,她的手機裡,都會存幾千張學生的照片,然後在班會放給孩子們看,做成主題視頻,為孩子們美麗的青春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
王冬梅說:「在教育的歷程中,在學生的成長裡,我們的靈魂不曾缺席,我們認真付出過,認真感受過,一切才那麼值得珍惜,留下永恆的美好回憶。作為老師,我們是幸福的人,因為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工作在孩子們中間!」
王冬梅特別喜歡冰心的詩《愛在左,情在右》,並把它稍作改編——
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扶葉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
【名師簡介】
王冬梅: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曾獲全國語文閱讀示範課一等獎。是河南省優秀班主任,鄭州市優秀教師,鄭州市優秀班主任,鄭州市骨幹教師,鄭州十一中高考功勳教師。王老師從教29年,擔任班主任26年,是一個專業素質過硬、充滿人文情懷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