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發布公告修訂納稅人識別號代碼標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1 07:45 來源: 經濟日報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 為全面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做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納稅人識別號的銜接工作,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於修訂納稅人識別號代碼標準的公告》,明確已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其納稅人識別號使用18位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納稅人原來分別到工商、質檢、稅務部門辦理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對應的有三個代碼:工商註冊號、組織機構代碼、納稅人識別號。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後,原來需要辦理的三個證件合併為一個營業執照,三個代碼合併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此次修訂正是順應改革要求,將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納稅人識別號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統一起來。 公告對已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未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納稅人分別作出了賦碼規定。已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其納稅人識別號直接使用18位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身份證等為有效身份證明的臨時納稅人,其納稅人識別號由「L」+「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L」+「身份證件號碼」組成。 公告明確,未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個體工商戶以及以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明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其納稅人識別號仍然由「身份證件號碼」+「2位順序碼」組成。「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前已設立但未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法人和其他組織,以及自然人等其他各類納稅人,其納稅人識別號的編碼規則仍按原來規定執行。這樣減少了對已登記納稅人的影響和負擔,保證了未取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納稅人正常辦理涉稅事項。(記者 曾金華) |
責任編輯: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