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的那些老師 1)

2021-02-28 你的柚子smile

我有幸在廈大遇到許多優秀的老師,只是對他們的讚美一直停留在口頭上。昨日因為偶然原因,我要回憶起一位高數老師,那時我突然發現老師的名字已經記得不甚清楚。遙望大學四年,不知要遇到多少老師,又不知多少老師會從此在記憶裡雁過無痕。因此我決心寫下這個系列,不但記錄,也思念我在廈大遇到的那些老師。

孫犁老師是第一位給我授課的大學老師,教授大學英語三級課程。因為管院的一位前(錢?)院長十分重視本院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無論學生的入校英語成績如何,都必須要學滿兩年大學英語課程。

孫老師堅持全英文授課,或許是照顧我們第一次上課的感受,她只說了一些較為淺顯的句子,偶爾有生澀難懂的詞句,她也很快就用PPT展示出來。大學的第一節課我尚且能靜心專注地聽,後來它卻成了我為數不多的全程參與的全英課。

因為是第一節課,我多少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那時社會上還沒有流行起「小鎮做題家」的說法,我對自己的英語水平信心滿滿。記得我在一室靜默中一舉成為這門課第一個回答問題選手,在孫犁老師的大力誇讚中,我以為早早觸摸到滿績的果實。

然而我在大英課上的最後一次主動竟然出現得如此之早。當時孫老師讓我們列舉出一些因為科技進步而被時代拋棄的產品,我照例積極地舉起手。

我站起來的第一個回答是:「The tickets used to buy food.」

「糧票,Very good!」孫老師看起來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她微笑著點點頭,又問我道:「Can you tell us why? Why people don’t use it?」

我的第二個回答是:「Can I speak Chinese?」

教室裡響起了一陣輕微的笑聲。回想起來,我驚訝於自己當時的鎮定,不知為何,我一下就接受了那片笑聲的善意性,以及這句話似乎就是為了讓瞌睡的同學樂一樂而說出口的。

我只是很遺憾,我不能立刻說出「改革開放」的英文,也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說出我沒有見過的長單詞。

可是孫犁老師沒有放棄讓我們這些「開口跪」同學張口的機會。她與所有大英老師一同規定:每個同學每學期必須要上臺進行個人pre和小組pre。這些曾一度成為我整理任務清單時最頭疼的東西,我也是在那段時間,理解了那些中午找空自習室,站在講臺上練習演講的同學的苦衷。

然而無論如何,孫老師的鼓舞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相信她。她每一句「Very good」,都讓我覺得剛剛在臺上忘詞的人、說「Sorry, I am nervous」的人,也許不是自己吧。

我剛開始還算得上是個勤奮的人,然而隨著時間推進,那股衝勁也慢慢磨平了。這一點在起床時間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從原來的提前四十分鐘到班,到最後努力掐點趕上,差距可謂顯著。幸好孫老師在開學初就給我們每人排好座位,好讓我不用體驗高數課上的極致內卷。

然而大英課聽到最後,我逐漸覺得就算搶佔第一排其實也沒有什麼意義。我生性懶惰,也三分鐘熱度。虧得孫老師還耐心與我解讀精聽的作用與方法,我強撐了兩天也就自暴自棄了。我不再糾結於那些聽不懂的高級詞彙,也自動屏蔽了許多同學的英語比我優秀的事實。現在想起來實在是愧對孫老師對我的耐心和鼓勵。廈大的許多老師都是讓我心懷愧疚的。

我還記得期中考試時我因為僥倖連犯了五個低級錯誤,也記得最後寫期末論文時因為害怕來不及,扔掉了衡水體直接本色出演。所幸孫老師並沒有計較她粗心的學生的淺薄與無知,最後仍舊給了我一個較好的分數。

孫老師只教授大英三和大英五,不知日後我修到大英五時,能否再成為孫老師的學生。我常覺得自己過於幸運,只盼日後能再躬耕勤勉,不至於辜負了老師的一番苦心。

倘若不按見面的先後順序,下面我要介紹一位自己尤其喜歡的老師:鄭禎。

鄭禎是一位很年輕的女老師,教授全英文會計學原理。或許因為是專業課,這門課我再怎樣聽不懂,也總恨不得拿出高三的專注度來學習。

鄭禎老師留著齊肩的短髮,講課時從來不施粉黛,然而不知是否是留過學的緣故,鄭老師身上有一種優雅知性卻不失活力的魅力。一學期上課三四個月以來,我在許多課上懈怠過,唯獨鄭老師的課我一次也不敢偷懶。說來好笑,鄭老師的課上我偶爾的幾次分神,竟然是為了寫「鄭禎好漂亮」、「鄭禎好溫柔」這樣充滿崇拜的句子。

鄭禎老師第一次上課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全英文的會計課有許多專業詞彙我不曾觸碰過,也不曾提前拿到PPT進行預習。那節課我有大半時間是看著鄭禎老師的手翻來指去,在她的肢體語言中極力意會那些會計詞彙的意義。

後來我學乖了,每次都提前拿到授課的PPT,先進行複習,再進行預習,遇到不會的詞彙還得首先標明意思。由於鄭禎老師寧可說三句英文解釋也不願意告訴我們中文意義,我的許多中文版會計詞彙,都是從有道字典裡查詢到的。

我算不得是個聰明的學生,一節會計課下來常常有許多知識聽得雲裡霧裡。會計課上我總愛坐在中間一組第三排,或許是靠得近的緣故,鄭禎老師大概看出了我時而迷茫時而困惑時而痴呆的眼神,總是盡力把知識點講得深入淺出,課後也十分耐心地忍受我的郵件騷擾。年末我整理信件時,看到與鄭禎老師的通信就大小接近二十封,心裡既感動也十分難為情。

我在會計課上出過最大的糗恐怕是小組pre的時候了。那時我們小組一共七位成員,我是組長。我這個組長當得實在不算盡職。我既沒有積極與第七位成員溝通好職責分工,還十分不要臉地利用組長特權選擇了最簡單的任務。後來果然pre的時候出了大問題,鄭老師一個問題下去,展示的同學推給負責解答的第七位成員,解答的成員壓根不知道我們展示的流程。我們的小組pre支支吾吾拖了一整節課,有一半時間是在發愣中度過。

然而鄭老師的忍耐程度果然從來不會讓我失望,就這樣看起來差得一塌糊塗的pre,她竟然也能找出諸如「PPT做得很清晰」,這些我看起來實在無話可講只能算是強行安慰的理由。雖然有些揶揄,但其維護學生尊嚴的行為卻讓我對她的喜愛更進一層。

有段時間我在忙著打商賽。那時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商賽準備到一個瓶頸,剛結束的一節會原課又基本沒聽懂,我擠在樓道裡正心急火燎地跟友人抱怨會原難以理解,一回頭發現鄭老師含笑站在我身後。嚇得我把嘴邊的話硬生生扭轉成:「本來就很難她還偏偏要講英文……但是我們老師講得好所以還可以接受。」

鄭老師多半瞧出端倪,卻也不揭穿。我站在她身邊,不好意思地提出自己正在打商賽的事情,只盼她快點忘記剛才的尷尬。不想鄭老師認真聽完後,不但向我表示支持和鼓勵,還就我遇到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鄭老師的許多為人處事,都讓我深受教益。

停課複習以後,我再一次見到鄭老師是在她的期末考場上。老師的頭髮似乎長了一點,只是當時我的內心充滿對全英文試卷的恐懼,無暇顧及其他。事後回想起來,她溫柔地安撫遲到的學生,以及嚴肅要求我們遵守考試紀律的場景,言猶在耳,宛如今朝,叫我如何不懷念。

我不是一個愛交際的人,卻在除夕夜特意給鄭老師發了一封拜年郵件。某種程度上,她的耐心包容讓我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感。可惜鄭老師不再教授本科生的其他課程,恐怕會計學原理是我在她門下學習的最後一門課了。

阮詩佺老師是我的高數老師。

未見面時,阮詩佺這三個字包含了我對美的全部幻想,我期盼過我們的高數老師是一位舞文弄墨、風流倜儻的文人才子。所以,當我終於承認那個站在講臺前矮小謝頂的男人是我們高數老師時,我的震驚和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皮囊終究包不住一個有趣的靈魂,阮老師的幽默風趣讓我的印象尤為深刻。他曾在課上用很無所謂的語氣教導我們:「沒解就沒解嘛,又不是沒飯吃。」也在最後期末考時,面對哀求老師撈一撈自己的我們,說出:「此乃放生池,不可隨意打撈」這樣的話。

阮老師在學生之間的好口碑自然不止幽默這一條。他教課嚴謹求實,也常鼓勵我們採取他推崇的方法學習數學。遺憾的是,我作為一個半吊子理科生,始終最害怕也最討厭數學。管院對數學的要求不高,我也就得過且過,有時耍小聰明混個不錯的分數就心安理得,恨不得多一分都嫌浪費。阮老師的學習方法,我自是一個也沒用。

高數課內卷得厲害,往往第二天下午才有的課,前一天晚上就有人早早把位置佔好。儘管我自己對數學自暴自棄,卻有一個極力把我拯救的舍友,她總是很熱心腸地幫我佔到第一排的座位。於是我不得不在滿懷愧疚中,在對數學的無望掙扎中,睡倒在阮老師的眼皮子底下。

在跟隨阮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當初以貌取人的做法是多麼不恰當。阮老師的相貌或許對不上他的名字,可他內心的豐富、頭腦的睿智卻足夠與阮詩佺這三個字相匹配。阮老師當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留在廈大讀研,畢業後即前往清華數院深造。他對數學的熱愛和虔誠,讓我這個避數學如蛇蠍的學生自慚形穢。

我在與下一任高數老師毛志平老師的交流中,得知阮老師也是他的一位學長。機緣巧合,我們共同回憶了可愛的阮詩佺老師。也正是這一次契機,使我決心記錄下廈大那些可愛可敬的老師們。

我敢說我是健身課上第一個被陳琛老師記住的學生,畢竟極少有人像我一樣第一節課就被送到醫院去。

我後來常開玩笑說,健身與健美課是我課表上唯一一個汙點。當初選課時本以為這是門容易得分的水課,直到上了才知道還要幹擼鐵的重活。

懶散懈怠的後果我在第一節課就嘗盡了。在試了幾個健身器材後,我隱約意識到自己的肌肉早已退化成軟綿綿的肥肉,只是我沒有想到報應竟然來得這樣快。當我提起一個17.5kg的啞鈴,它的重量直接把我砸出了一聲嚎叫。

然後我在一小時內體驗了廈大醫院辦卡門診清創打針的一條龍服務。

第二周我拖著疲憊不失倔強的身體去上課,並向老師提出質疑:為什麼健身與健美不能像健美操一樣讓人快樂。

陳老師用一種關愛智障的語氣說:「這門課主要是教你們如何健身的,要想健美,你們還沒到那個水平。」

無論如何,課是選了,也不能改了。我為了績點不得不硬著頭皮認真擼鐵。效果顯然還是有的,從一開始費力舉起3kg啞鈴,到最後笑著也能拎起5kg,其中小小兩公斤的差異,凝聚了整整一個學期的努力。

陳老師自然也講了許多使用健身器材的方法,只可惜等到寒假我去健身房蹭暖氣時,腦子裡只記得一個「俯身飛鳥」。當時私教讓我向他演示,我「這樣」、「那樣」得比劃了許久,竟也能把陳老師強調的動作比劃得八九不離十。倒也不算辜負了陳老師對我的特意關照。

我上面說自己生性懶惰,這自然也體現在體育課上。擼鐵多累啊,我總是能偷懶就偷懶,陳老師的視線一消失,我就立刻放下啞鈴自覺休息。陳老師常揚言要扣我的平時分,我也不犯怵,想必是早已看穿了他的色厲內荏。

然而這麼多老師中,我反而與陳老師調侃得最為熟稔。或許沒有了教室裡死板的課桌講臺,我恰能無所畏懼地釋放自己愛玩的天性吧。

可以說在我遇到的這些老師中,陳琛老師的名字也一度讓我覺得很驚豔。「三吳煙霧且如此,百越琛贐來何時。」祝願陳老師不要再遇到我這樣,不好好上課,還做不起平板支撐的學生啦。

我曾經從來沒想過白雲濤老師是我們院的什麼厲害主任,我甚至一度覺得他是個滿嘴跑火車還不著調的中年大叔。

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的規定是:每個小組每學期至少做一次案例分析。白雲濤老師的個人規定是:除此之外,每個人的十分平時分全算在平時每一次回答問題裡面。

所以說只會上課發呆聽他侃大山是不行的。

為了這十分我們可謂用盡手腕不擇手段。管理課前常見到前排的桌上貼著:「此位已佔,敬請諒解」的小紙條,管理課也催生了一批「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站起來不說話也行的『當代卷王』」。

但就是這樣經常聊磕拖教學進度的白老師,給了我許多人生啟迪。

其中震撼最大的一句話,一直被我記在管理學課本的首頁。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人的這一生,就是在不斷尋找心中那團火的過程。

「我希望你們的那團火永遠是紅色的,不要讓它變成黑火。以後進入社會上也是這樣。」

白老師還說過許多話,被我零零散散地記錄在課本的字裡行間裡。他希望我們不要為以為的不公心懷不滿,學習左右逢源之人的處事之道,但心中有標尺,對惡永遠謹懷畏懼。

這是第一位在課堂上與我講人生哲學的大學老師,也是他使我第一次感受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雖然總聽校訓裡講「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但正是白老師這樣的人,帶我撞進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除此以外,白老師自然也調侃過那些不著調的話題。他曾語重心長地教導我們:脫單要趁早。為什麼呢?因為年紀越大,就越不容易被騙到手了。

心中白老師中年大叔的形象直到很久以後才被打破。當時正值學校迎接百年校慶,管院舉辦了2020年全國商學院院長書記論壇,而我作為志願者之一,順理成章地混入大咖們的座談會。見到白老師時我吃了一驚,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西裝革履不苟言笑的白老師。恍然間我悟到,那個說自己經常在美國英國跑來跑去幫人代購的白老師,可能是真的。

這個小系列寫到這裡就算告一段落了,儘管和一開始動筆時的預想有很大出入。我本以為對每一位老師的介紹寥寥幾筆即可,不想回憶一經展開,就能洋洋灑灑寫下這麼多。我迷茫的大一生活也摻雜在這些回憶之中。希望下一次再動筆這個系列時,能多少帶一點對前路的堅定吧。

相關焦點

  • 今天這九張圖送給你們,我的廈大老師
    當我用筆尖觸碰紙頁寫下的不僅是筆劃線條還有最深沉的愛與敬意當我以風聲寄託言語道出的不僅是字句篇章還有最衷心的感恩與祝福今天,在這個屬於老師的節日想要送給每一位廈大老師一份獨屬於你們的「三行情書」三行文淺卻承載著學生們的款款深情紙短情長濃情九月師恩如海衷心感謝老師們
  • 廈大往事:吳瑪麗老師的英文親筆信
    然而這位洋老師走近時,讓人感到非常親切的是她慈愛的微笑,她總在微笑,那種長者式的、非常善良的發自內心的微笑。吳瑪麗老師也有相當性急的一面,常常在中午就迫不及待地叫一位名叫畢建軍的女生到她的住處去,把已經批改好的部分作文送到教室來,以便讓同學儘快看到結果。不料引發了新的問題,許多同學爭相翻看別人作文本上批語和評分,後來東窗事發,吳瑪麗老師在課堂上第一次生氣了,斬釘截鐵地說:這樣的事情再也不能發生了。
  • 廈大保安成畢業生 用5年時間拿下廈大法學本科學位
    ~       廈大51歲「勵志保安哥」,用5年時間拿下廈大法學本科學位       1.     對周德新來說,廈大的工作開啟了他的人生新視野。廈大的學術大咖,周德新如數家珍,他們淡泊名利、對學術的孜孜以求讓周德新感動。「通過接觸廈大老師我才知道,有些人讀書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情懷和精神。
  • 廈大規定博士應聘教師需先到廈大做博後—新聞—科學網
    ,要求年齡不能太大;想要到廈大當老師的博士,要先到廈大的博士後「熔爐」裡鍛鍊兩年,才能競爭上崗。 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廈大再次明確不留本校博士當老師。 廈大校園網昨日(8月8日)發布消息說,廈大研究制定了《廈門大學新聘教師任職條件補充規定》,提出師資新標準,為的是進一步提升廈大師資隊伍的質量。
  • 廈大痛失一位大師!化學界的數學超人、神奇老師、兩次死裡逃生...
    他是廈大人——1947年,這位惠安人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張乾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本科學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而他的導師就是時任廈大理學院院長的著名化學家盧嘉錫,盧嘉錫後來出任中科院院長。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神奇的老師上課一氣呵成,不用看教案張乾二是位神奇的老師,具有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的神奇本領。
  • 一日三餐裡的百年廈大
    推出「百年拾光」欄目,重溫廈大百年光輝歲月,再讀廈大十軼英雄篇章。回望以展未來,溫故以新精神。與廣大師生校友一起,追尋立校本心、昂揚廈大精神、思考時代責任,共為「吾國放一異彩」。本期由許曉春老師講述百年廈大餐飲傳承與變遷的溫暖故事。
  • 師恩浩蕩,教澤流芳——祝所有廈大老師節日快樂
    敬愛的老師: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這秋風送爽的時節裡,我們迎來了第35個教師節。在此,校學生會、校研究生會謹代表全體廈大學子向辛勤工作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一線的全體教師獻上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祝福:老師,教師節快樂!「國家之富強,全在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乎教育」。教育事業之根本,離不開辛勤付出的老師們。一支粉筆,三尺講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傾注芳華,風雨躬耕,您用愛與真誠感染莘莘學子。
  • 1941年考入廈大,至今仍在廈大從教,他這樣講述78年的廈大時光!
    「我和廈大的關係,時間是很長的,從1941年開始我就基本在廈大,我的人生和廈大息息相關。」潘先生如是說。從朝氣蓬勃的青年到精神矍鑠的老者,一路走來,先生已與廈大共同走過78個寒暑。近八十年的堅守,源於先生對廈大的情感認同,以及學者的一顆赤誠初心。
  • 百年廈大隱秘六十六:她才是廈大最美「校花」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侯學良老師《福建紫薇和廈大林文慶校長》一文對「林氏紫薇」的來龍去脈有更加詳盡的論述,論文附錄在後,供有興趣的人士閱讀。、湖北的利川等地[1],因模式標本採自於福建故名福建紫薇。該種花色豔麗,花型好,是園林中深受歡迎的種類,現廣泛栽培於各地,在廈大本部以及翔安校區的生科院就可見到。每當春末初夏,百花開罷爭豔歸寂後,福建紫薇始吐露芬芳。一朵朵紫紅色的花兒從大型圓錐花序上依次開放,一派花團錦簇,嬌豔欲滴,花期可延續一個多月(圖1)。紫薇屬植物是著名的夏季花卉,不與百花爭春,獨領夏之風騷,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
  • 51歲廈大保安白天學習晚上工作,5年拿下廈大法學學士學位
    提到未來的打算,周德新說,他還是會待在廈大,哪怕還是在校門口當保安,「每天為廈大老師和學生服務,這是我對廈大感恩的一種方式。」「通過接觸廈大老師我才知道,有一種讀書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情懷和精神。」對於廈大的學術大咖,周德新如數家珍,他們淡泊名利、對學術孜孜以求的精神讓他很感動。廈大濃厚的學術氛圍讓周德新重新「惦記」起兒時的夢想。他十多歲時看印度電影《流浪者》,深受裡面大法官的影響,立志長大要當律師,維護司法公正,捍衛公平正義。職工夜校的開設,剛好給了他一個重拾夢想的機會。
  • 南宋散文:我的廈大一條街
    「而真正觸動我的是作家南宋,他在微博裡懷念廈大一條街上的曉風書屋時,我與資深媒體人遊國華靈光一現,找出此前的圖片,作為一個獻給廈大二十幾屆畢業生一個記憶的特別策劃,也代為慶祝廈大建校九十周年慶!」        我在店裡經常可以看到廈大的老師,比如,易老師。據說,易老師名揚天下之前,其實比較落寞。經常騎一輛自行車,到一條街的菜市買好菜,就拐到曉風逛逛,買幾本書,向熟悉的店員抱怨:「讀書太多,沒什麼用。」書屋裡面有一間工作人員休息室,小得只能容下一張辦公桌和一張小沙發、兩三把木凳,老顧客有時愛進來聊天。易老師應該常進來,因為他是老闆許志強的朋友。
  • 廈大MBA |鳳凰花之約,廈大MBA2010級、2000級入學10年、20年值年返校
    # 聊聊創業的那些事 #MBA情1/重溫課堂時光,讓廈大MBA從發展走向輝煌。孟老師上臺致辭,迎來在場同學們熱情的歡呼聲,他與大家相約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廈大MBA師生情銘記於心,深刻於心。校友寄語十年對望,說說真心話1/如果我們的關係往前再進一步,成為同學,成為粉絲,成為夥伴,建立生態圈,未來十年會不會不一樣。
  • 臺灣女生: 廈大最美的風景是人
    廈大最美的風景是人    陳翊瑄(原名陳臆先),臺灣臺北人,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14年,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做交換生一年,從此深深地愛上了廈大,她不但被廈大美麗的景色所傾倒,更深深感謝廈大老師同學對她的幫助與支持,因此立下了一個願望,要當兩岸交流的使者,讓更多的臺灣人發現大陸之美。
  • 廈大「爬樹課」正式開課 女生熱情比男生高
    記者從廈大學生發布的攀樹運動選課統計表中看到,攀樹運動課作為廈大的公共基礎課程,在學期開始的第4周-第17周授課,每周三和周四開課,共開設4個班,每個班共15名學生,理論授課階段在院系的專用教室上課。授課老師曾在海外留學時上過爬樹課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作為攀樹運動課的授課老師將都會有非常專業的攀樹教學方式。
  • 廈大51歲保安5年通過40多門考試,將獲廈大法學學士學位
    提到未來的打算,周德新說,他還是會待在廈大,哪怕還是在校門口當保安,「每天為廈大老師和學生服務,這是我對廈大感恩的一種方式」。周德新平時上夜班,白天有時也到校門口幫忙。周德新在校門口引導遊客進出校園。「通過接觸廈大老師我才知道,有一種讀書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情懷和精神。」對於廈大的學術大咖,周德新如數家珍,他們淡泊名利、對學術孜孜以求的精神讓他很感動。廈大濃厚的學術氛圍讓周德新重新「惦記」起兒時的夢想。他十多歲時看印度電影《流浪者》,深受裡面大法官的影響,立志長大要當律師,維護司法公正,捍衛公平正義。職工夜校的開設,剛好給了他一個重拾夢想的機會。
  • 廈大爬樹課先學理論 選課成功者被贊「人品好」
    現在,廈大的爬樹課上線了!」連日來,多位廈大學生在網絡上奔走相告:廈大爬樹課真的開課啦!  美國帶回「神奇課程」 本學期正式開課  「爬樹課」的準確說法是《攀樹運動課》,這是廈大這學期新開設的公共基礎課。
  • 湖大90後副教授「側顏殺」本科畢業於廈大
    ­  大學副教授,竟是「90後」高顏值小鮮肉­  1月15日,湖南大學學子的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了屏:­  陳少威的確本科畢業於廈大,他就讀的是廈大公共事務學院,2008年入學,2012年畢業,福建永安人。­  廈大公共事務學院的很多老師對他記憶猶新,是因為他的才華,他們形容他是學霸。
  • 洪永淼教授對廈大經濟學科的貢獻——基於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分析
    初識洪老師好像是在1999年,時任經濟系主任莊宗明老師,請他來做講座,當時印象中周穎剛博士要去康奈爾讀書也來聽講座。隨後洪老師兼任經濟學系主任(好像是2006年),2010年擔任了經濟學院院長。從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實事求是的分析,洪老師對經濟學科的中興貢獻:1.在國內頂級期刊《經濟研究》有62篇,高居國內高校第三(僅次於北大人大)。
  • 廈大德旺圖書館命名揭牌 福耀集團董事長捐贈1億元
    「廈門大學德旺圖書館」前日低調揭牌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捐贈1億元的「廈門大學德旺圖書館」前日低調揭牌,它位於廈大翔安校區,2014年落成。這被認為間接解釋曹德旺為何向廈大捐資的最主要原因。廈大德旺圖書館已經在2014年投入使用,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軟硬體設施最為完備的圖書館,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國際圖書文獻資料收藏圖書館。
  • 臺灣在大陸交換生:廈大最美的風景是人
    據微信公號「 CICCSR兩岸協同創新中心」7月5日消息,陳翊瑄(原名陳臆先),臺灣臺北人,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2014年,到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做交換生一年,從此深深地愛上了廈大,她不但被廈大美麗的景色所傾倒,更深深感謝廈大老師同學對她的幫助與支持,因此立下了一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