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這個詞可能是語言學領域中最常被誤用和濫用的詞彙之一,不幸的是,一些學者在1920年代錯誤地將其與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和仇恨聯繫在一起,其實在歷史中「雅利安人」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和後來納粹賦予它的含義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
雅利安人的起源
雅利安這個詞來自伊朗和印度的古代語言,這個古老的語系是印歐語系的一個分支,「雅利安人」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高貴的人,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說印度-伊朗語的古代人們用這個詞來表明自己的身份。
第一種印歐語系被稱為原始印歐語系,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裡海北部的大草原,從那裡,它蔓延到南亞、中亞以及歐洲大部分地區。當時,一些不同的民族說印伊語系的語言,包括伊朗的波斯人和遊牧的斯基提亞人,他們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00年間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分地區。
印伊語系的語言如何傳入印度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但是,大多數學者認為,說印伊語的雅利安人(又稱印度雅利安人)大約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從現在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移居到印度西北部,印支雅利安人是西伯利亞西南部安多諾沃文化的後裔,他們與大夏人交往,並從大夏人那裡獲得印支伊朗語。雅利安人的入侵使印度北部的原始居民流離失所,並將他們全部遷往南方,在那裡,他們成了泰米爾人等講德拉威語的民族的祖先。
然而,遺傳學證據顯示,大約在公元前1800年,中亞和印度的DNA混合在一起。今天,一些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拒絕相信「梵語」來自中亞。他們堅持認為它是在印度歷史進程中發展起來的。然而,在伊朗,語言起源的爭議要小得多,事實上,「伊朗」這個名字在波斯語中是「雅利安人的土地」或「雅利安人的地方」的意思。
19世紀的誤解
上述理論代表了目前關於印伊語系和雅利安人起源和傳播的共識,然而,語言學家在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以及遺傳學家的幫助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理清這一脈絡。
在19世紀,歐洲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錯誤地認為梵語是一種保存下來的古老語種,是印歐語系最早使用的一種殘留語種,他們還認為印歐文化優於其他文化,因此梵語在某種程度上是最高的語言。
德國語言學家弗裡德裡希·施萊格爾提出了梵語與日耳曼語關係密切的理論(他的研究是基於兩種語言中聽起來相似的幾個單詞),幾十年後的19世紀50年代,法國學者阿瑟·德·戈皮諾寫了一篇四卷本的研究論文,題為《論人類的不平等》。高比諾在書中宣稱,北歐人(如德國人、斯堪地那維亞人、法國北部人)代表著純種的「雅利安人」類型,而南歐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伊朗人、印第安人以及其他一些人則代表著由於白人、黃色人種和黑人種族之間的通婚而產生的不純的、混合的人類形式。
當然,這完全是一派胡言,它代表著北歐對南亞和中亞民族語言認同的劫持,把人類分成三個「種族」根本就沒有科學或現實的基礎。然而,到了19世紀末,北歐人的觀點已經形成,他們認為,高個子,金髮碧眼的白人就是純種的「雅利安人」。
納粹和其他仇恨組織
到了20世紀初,阿爾弗雷德·羅森伯格和其他北歐「思想家」採納了純北歐雅利安人的思想,並將其轉變為一種「血統」。羅森博格擴展了戈比諾的觀點,呼籲消滅北歐低等的非雅利安人種族,這些非雅利安人包括猶太人、羅馬人、斯拉夫人以及非洲人、亞洲人、和美洲土著人。
對於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助手們來說,從這些偽科學的想法到保護所謂「雅利安人」純潔性的「最終解決方案」的概念,只邁出了一小步。最終,這種語言上的定義,再加上大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為納粹大屠殺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藉口。在那場大屠殺中,納粹將數以百萬計的「非雅利安人」定為屠殺的目標。
從那時起,「雅利安人」一詞的詞意就受到了嚴重的扭曲,二戰以後,除了「印度雅利安人」一詞指的是印度北部的人群,「雅利安人」一詞在語言學中已經不常使用了。然而,仇恨團體雅利安民族、雅利安兄弟會等新納粹組織仍然堅持用這個詞指代自己,儘管他們可能不會說印伊語。